(一)科技中立不中立
作者強調過去創造機器的重點是擺在有無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但不知哪一天開始,人類更加在意的不再是機器的智力,而是機器的感覺。其實,當你開啟了掃地機器人,也賦予了它所有的權力,是你命令這部機器代替自己,忠實且無情地進行清除工作,不論灰塵還是螞蟻,它無法分別也並不會產生罪惡感。或許吸入一隻螞蟻無關緊要,但換成自動駕駛的汽車時,也同樣要面臨複雜的道德情況,若換在人類身上面臨相同的場景,恐怕也沒有標準答案。
過去我們以為科技是中性的,無感情及無自由意識的,當然,隱含的意義也包括是價值中立的工具。隨著人工智慧快速的發展,許多技術原本僅是單一的功能與指令,筆者認為未來將會朝向多功能發展,多個指令可能衝突,必定面臨更複雜的選擇。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它裝載著特定的人所帶來的特定價值,每個指令代表一種價值判斷,每個科技發明其實都是社會、創造者與技術等因素融合的產物。
然而,人不是萬能的神,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有限的,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時經常遭到反撲,科技的規模越來越大,用途已不再限於日常所需,只要一個決定錯誤,將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後果。同時我們也受到固有的文化價值觀影響,無論技術再進步,科技主體是誰擁有的?誰能使用?服務目的是甚麼?永遠都是影響發明最重要的因素。而資本主義仍是大企業遵循的商業模式,從核武器的發明、貧富差距到環境惡化,一旦科技的設計脫離人群,不僅容易促使人們為謀求眼前利益濫用或誤用科技,越來越多設計都是為了使人上癮,鼓勵使用者沉迷產品增加消費,例如蘋果手機每年都會更新並產出新的商品,但每一代手機之間少有重大的創新,功能差異性非常小,卻不斷以花俏的行銷方式吸引全世界的蘋果迷買單。這樣的商業模式,嚴重地忽視了科技的其他社會功能,特別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若再一次陷入資本主義的新花樣,缺乏精神文化的進步,根本不是科技造成人類孤獨,而是人類自願孤獨。
(二)脫離科技成癮:科技、公民與政府扮演的角色
愛因斯坦說,科學究竟是帶給人類幸福還是災難,完全是取決人類自己而不是工具。首先,人的需求有很多面向,其中還包括社會、文化、生態等等,科技的未來不只是滿足物質生活的工具。而發展的過程由各種不同利益構成,必須要找出共同的益處,使得科技的發展有更多人參與、瞭解及對話,建立科技與民眾之間良善的溝通管道,並創造出有效的監督機制,對科技發展什麼,如何發展,發展的程度等盡量達成共識,追求多元主體間都能和諧發展、共同進步。
具體而言,科技不只是作者所描述的客體,而是未來主體的其中之一,科技主體包含了科學家、發明家及企業家,其可能的目標主要是加強道德素質、提高對社會的責任和回饋精神。其次,對公民主體來說,不須將科技視為高難度的專業黑盒子,被動接受發明結果,養成既依賴卻又恐懼的習慣,形成甘心被綁架的矛盾心理,應該積極主動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現狀,進而參與到科技的成果評價,唯有破除科學迷信,才能脫離成癮,將之駕馭。還有,最重要是政府主體的角色,它不該只是使用者、倡導者,國家的決策應從政策、經費、人力等方面提高科技研發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加強引導、監督和管理,形成高效並合情理的機制,以及建立公平友善的對話管道,讓發展在一定的規範下進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