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太魯閣號事故,想起的兩段往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其一

台鐵太魯閣號昨天上午因外車侵入撞擊導致出軌,到目前為止已經五十一人不幸喪生。原本美好的連假第一天,就發生震驚世界的重大意外,實在令人悲痛。

中午吃飯時,一邊看新聞直播,一邊聯想到三十年前的一起火車對撞事故--1991年台鐵造橋列車對撞

那年,我差不多國小低年級而已,事發當天到底出了什麼事?我完全不知道。不過,在我印象中,那天家裡的氣氛異常詭譎且哀悽,媽媽幾乎一整天都坐在沙發上講電話,還幾度講到落淚。聽她講話的口氣,應該是在跟舅舅或阿姨通話。

事後,大人才告訴我,表舅剛好在那台出事的自強號列車上值勤(我忘記他是什麼職務了),因而罹難……

我跟表舅沒見過幾次面,對於他的罹難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但,媽媽及他的兄弟姊妹們可不一樣了--

我阿公很早就外遇,丟下七個小孩給阿嬤帶,自己和別的女人另組家庭去了。因此,我阿嬤不但得一肩扛起照顧七個小孩的責任,還得賺錢養家,承擔莫大的經濟壓力。聽我媽說,阿嬤一度壓力大到要輕生,不過當她站在天橋上,看準鐵道上行駛而來的火車,正要一躍而下時--瞄到一名憲兵走上天橋!嚇得她立刻爬下來,趕緊閃人。(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連死都不怕了,卻會怕憲兵?)

在六十年前,她一個不識字的弱女子要養家活口,就夠折磨了。但最可悲的是連親戚見到阿嬤及七個小孩的艱難處境,也冷眼旁觀,甚至在背後指指點點--這是她主要的壓力來源。

然而,在眾多親戚當中,唯有表舅他們一家人不會因為阿嬤的遭遇而歧視她,還不時給予經濟上及精神上的支持。所以,阿嬤及七個子女始終非常感激表舅一家。現在,他們還來不及報恩,表舅便因公殉職,留下兩個年紀好像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孩子,我媽他們當然傷痛不已。

我幾乎沒見過表舅,且三十年前的記憶本來已經相當模糊了,今天因為太魯閣號的重大事故又從記憶深處被翻了出來……

其二

當年到外島馬祖東引當兵,第一個分配到的工作是駕駛,白天載長官到各營區督導,晚上則載他們到各個衛哨亭查哨。

當駕駛兵真的是一份爽缺,雖然出勤時間不固定,有時候不能準時跟部隊一起用餐。不過呢,嘿嘿,當部隊在烈日下出操或執行勤務時,我可能正坐在車子裡吹冷氣、聽音樂、看漫畫,一邊等待長官;當部隊的伙食有如廚餘一般時,我可能正跟長官在外面「打小蜜蜂」,大口吃雞排、大口喝飲料(通常是長官請客)。

這些上了車就變得隨和,甚至隨便,滿口垃圾話的長官,有一件事卻是他們無論如何隨便不起來,還會嚴格要求的,那就是--停好車一定拉手煞車,並且放輪胎擋抵住輪胎。即使是在平坦的道路上,每當停好車,他們也不忘提醒我要放輪胎擋。

有一次,我把車停在平直的路上,長官下車後,我拉好手煞車,就拿起書來看。沒過多久,一陣急促的敲打玻璃聲響起,我回過神來,才發現長官臭著一張臉站在外面;我急忙下車,還沒站好,他就指著後輪,冷冷地對我說:

「為什麼沒有放輪胎擋?」

「哦……我想說我人在車上,而且這裡是比較平的路,應該沒關係……」

「是嗎?」他抓著我的手臂走到路上,「看清楚!這裡哪裡平?」

我仔細看,真的有一些傾斜,剛剛開車過來的時候並沒有察覺,而且再往後一百公尺,是一個接近四十度的斜坡--要是我剛好下車去上個廁所,運氣不好,回來車就不見了……

後來我才知道,由於東引多陡坡,曾經有駕駛兵沒放輪胎擋就下車,車子滑落掉進坡道下的營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然而,事後軍方追究起來,不只是駕駛兵遭懲處,連同乘坐的長官,也受到連帶處分。因此,他們才對這條規則如此重視!

raw-image

很多規則表面上看起來既繁瑣又無腦,但它們卻是預防意外發生的守門員。當我們貪圖一時方便時,一定會想說「沒關係啦,不會這麼倒楣」;直到發生,才在那邊怨嘆「怎麼那麼倒楣,早知道我就……」

呵,真讓你早知道的話,就不叫意外了。

昨天太魯閣號發生嚴重意外,疑似是停放在邊坡的工程車,因為沒拉好手煞車才滑落軌道,造成事故。見到這則令人心痛的新聞,不禁想起十年前當駕駛兵的這件往事……

希望將來,不再發生類似的憾事,也衷心盼望傷者儘快康復、罹難者家屬儘快走出陰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1,某部份台灣人真地很奇怪,他們大概就是從岐視您的阿嬤、一個弱女子當中,找到優越感。還有些人則反智,岐視學問學歷比他們高但錢可能沒有他們賺得多的人,大概就是iinferiority complex. 2,台灣人很喜歡說好人有好報,其實,世間事很難講。最好是做什麼不求回報,唯求心安。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4/06
正是,歧視真的無所不在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9.5K會員
644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在馬祖東引當兵時,我們每人只有一個置物櫃可以使用,狹窄的櫃子放不了太多東西;至於多餘的物品只能放在床底下,但東西放這裡不僅容易受潮發霉,還有可能成為蜈蚣,甚至蛇類生長的溫床。直到發現天花板上的空間後,我簡直「如獲至寶庫」般的欣喜若狂!
Thumbnail
2025/05/01
在馬祖東引當兵時,我們每人只有一個置物櫃可以使用,狹窄的櫃子放不了太多東西;至於多餘的物品只能放在床底下,但東西放這裡不僅容易受潮發霉,還有可能成為蜈蚣,甚至蛇類生長的溫床。直到發現天花板上的空間後,我簡直「如獲至寶庫」般的欣喜若狂!
Thumbnail
2025/02/24
其實,王大陸閃兵的動機,不但我可以理解,相信很多台灣男性都可以理解。但我當年就是沒有這筆錢,也沒有這個膽,只好入伍服役。然後呢?動腦筋思考該如何騙假……
Thumbnail
2025/02/24
其實,王大陸閃兵的動機,不但我可以理解,相信很多台灣男性都可以理解。但我當年就是沒有這筆錢,也沒有這個膽,只好入伍服役。然後呢?動腦筋思考該如何騙假……
Thumbnail
2024/09/23
我的青春小鳥不回來,恐怕早已變成烤小鳥。然而,一年就這樣烤個一次肉,嚐的不是肉味,而是年少放縱的滋味;即使人事已非、角色置換,自己不能像從前那樣盡情吃喝,但見到大家吃得開心,也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2024/09/23
我的青春小鳥不回來,恐怕早已變成烤小鳥。然而,一年就這樣烤個一次肉,嚐的不是肉味,而是年少放縱的滋味;即使人事已非、角色置換,自己不能像從前那樣盡情吃喝,但見到大家吃得開心,也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每看到新聞傳來火車出事的訊息就會不自覺得關注,還為搭車的人祈禱希望大家都沒事,一聽到有人傷亡就會流下悲傷的眼淚,或許從小就是火車司機的家屬關係。 外公是一名火車駕駛員,他的一生是我們的嬌傲,從小學徒鏟媒年代做起,經過幾年後,上司鼓勵他去考駕駛員,當初家家戶戶都還用著油燈
Thumbnail
每每看到新聞傳來火車出事的訊息就會不自覺得關注,還為搭車的人祈禱希望大家都沒事,一聽到有人傷亡就會流下悲傷的眼淚,或許從小就是火車司機的家屬關係。 外公是一名火車駕駛員,他的一生是我們的嬌傲,從小學徒鏟媒年代做起,經過幾年後,上司鼓勵他去考駕駛員,當初家家戶戶都還用著油燈
Thumbnail
昨天晚上抵達台北後, 相較於南部,溫度明顯冷了許多, 因為人潮眾多,所以必需排隊等待計程車, 離我們坐車愈來愈近時, 其中有一台車吸引著我的目光, 相較於其他車款,這台明顯老舊, 我祈禱著不要坐到那台車, 眼看著前面排隊的人潮愈來愈往前, 那部老舊計程車就離我們愈來愈近。 愈來愈近…愈來愈近…
Thumbnail
昨天晚上抵達台北後, 相較於南部,溫度明顯冷了許多, 因為人潮眾多,所以必需排隊等待計程車, 離我們坐車愈來愈近時, 其中有一台車吸引著我的目光, 相較於其他車款,這台明顯老舊, 我祈禱著不要坐到那台車, 眼看著前面排隊的人潮愈來愈往前, 那部老舊計程車就離我們愈來愈近。 愈來愈近…愈來愈近…
Thumbnail
拎著行李下樓的時候天空都是黑的。爸爸的摩托車,停在巷子裡的路燈下,發出低沉而老練的轟鳴。也算是一台老爺車了,在擁塞的路上,載著我們倆,像一隻駝著兩個殼的烏龜。身旁的車輛,無論兩輪還是四輪,都像嘲笑一般,呼嘯一聲即一閃而過。我心裡急,在後座用膝蓋內側使力敲爸爸的屁股,好像老闆用指節叩著辦公桌。
Thumbnail
拎著行李下樓的時候天空都是黑的。爸爸的摩托車,停在巷子裡的路燈下,發出低沉而老練的轟鳴。也算是一台老爺車了,在擁塞的路上,載著我們倆,像一隻駝著兩個殼的烏龜。身旁的車輛,無論兩輪還是四輪,都像嘲笑一般,呼嘯一聲即一閃而過。我心裡急,在後座用膝蓋內側使力敲爸爸的屁股,好像老闆用指節叩著辦公桌。
Thumbnail
以前念小學時放暑假,就是搭藍皮對號快車去下港阿媽家住,車頂架著綠色的風扇轉呀轉,窗外的風也會不時灌進來,就這樣從北部一站一站的晃著,忘記數了幾次嗚漆嗎黑的山洞,轟隆隆進洞時要記得把窗戶關起來,不然臉上就會有一層黑灰,年紀小不夠力氣放下窗戶時,旁邊站著的叔叔就會主動幫忙,然後看著他小小說聲謝謝。
Thumbnail
以前念小學時放暑假,就是搭藍皮對號快車去下港阿媽家住,車頂架著綠色的風扇轉呀轉,窗外的風也會不時灌進來,就這樣從北部一站一站的晃著,忘記數了幾次嗚漆嗎黑的山洞,轟隆隆進洞時要記得把窗戶關起來,不然臉上就會有一層黑灰,年紀小不夠力氣放下窗戶時,旁邊站著的叔叔就會主動幫忙,然後看著他小小說聲謝謝。
Thumbnail
後來警察來急診室找我釐清車禍的經過。警察問我老爸車子開多快?我記得只有二、三十公里。旁邊的人問警察,是什麼車撞到我們?原來是一台Toyota的小轎車,車速70幾公里。駕駛說他為了閃一隻狗,所以逆向行駛,開到我們這個車道來。
Thumbnail
後來警察來急診室找我釐清車禍的經過。警察問我老爸車子開多快?我記得只有二、三十公里。旁邊的人問警察,是什麼車撞到我們?原來是一台Toyota的小轎車,車速70幾公里。駕駛說他為了閃一隻狗,所以逆向行駛,開到我們這個車道來。
Thumbnail
坐火車除了是點到點的交通工具之外,我覺得還帶有一點休閒放鬆的氣氛在裡面,在火車上除了有異鄉遊子還有一起相約外出旅遊的朋友、家人,常常在車廂上可以聽到很多嘻笑聲,小朋友搶玩具的叫囂聲,配上窗外的景色,這些景像似乎是每個人坐火車的日常。 然而這樣的日常在2021/4/2變了調........
Thumbnail
坐火車除了是點到點的交通工具之外,我覺得還帶有一點休閒放鬆的氣氛在裡面,在火車上除了有異鄉遊子還有一起相約外出旅遊的朋友、家人,常常在車廂上可以聽到很多嘻笑聲,小朋友搶玩具的叫囂聲,配上窗外的景色,這些景像似乎是每個人坐火車的日常。 然而這樣的日常在2021/4/2變了調........
Thumbnail
連假第一天,太魯閣408車次出軌了。 2018年,下午四點的那班普悠瑪,原本我也會坐上那班車、有著不同於現在的人生的。 還記得那天下午發懶地軟在家裡的客廳,手機打開台鐵訂票app,來回查看到底要坐下午四點的還是晚上八點的班次回位於花蓮的學校,翻看訂票的歷史紀錄,想起來還是有些驚恐。原先已經決定要搭乘
Thumbnail
連假第一天,太魯閣408車次出軌了。 2018年,下午四點的那班普悠瑪,原本我也會坐上那班車、有著不同於現在的人生的。 還記得那天下午發懶地軟在家裡的客廳,手機打開台鐵訂票app,來回查看到底要坐下午四點的還是晚上八點的班次回位於花蓮的學校,翻看訂票的歷史紀錄,想起來還是有些驚恐。原先已經決定要搭乘
Thumbnail
有一次,我把車停在平直的路上,長官下車後,我拉好手煞車,就拿起書來看。沒過多久,一陣急促的敲打玻璃聲響起,我回過神來,才發現……
Thumbnail
有一次,我把車停在平直的路上,長官下車後,我拉好手煞車,就拿起書來看。沒過多久,一陣急促的敲打玻璃聲響起,我回過神來,才發現……
Thumbnail
「美麗姐,是哪一站啊?」 「山里啦,記得喔!不記得要問我啊!」   這日初二,我乘火車往臺東去。惠君姐與美麗姐二人還停留,邀我下去。我心裡有惦,興那臺東美麗姐老家,也興著她倆鄉村生活模樣,此日便聽了美麗姐「讒言」,往東去了。   原先母親相詢,我只說要忙碌工作,卻感覺藏事藏得不知所以然,好怪;姑且
Thumbnail
「美麗姐,是哪一站啊?」 「山里啦,記得喔!不記得要問我啊!」   這日初二,我乘火車往臺東去。惠君姐與美麗姐二人還停留,邀我下去。我心裡有惦,興那臺東美麗姐老家,也興著她倆鄉村生活模樣,此日便聽了美麗姐「讒言」,往東去了。   原先母親相詢,我只說要忙碌工作,卻感覺藏事藏得不知所以然,好怪;姑且
Thumbnail
我曾有過一個難忘的遭遇,每回憶起那一夜所遇見的幾位運將[1],我就會感覺到人世間流溢著溫情和善意。 大約1990年前後,當時我還是一名小學生,父母和兄長都在臺北工作、定居,而我隨著祖父母住在嘉義老家
Thumbnail
我曾有過一個難忘的遭遇,每回憶起那一夜所遇見的幾位運將[1],我就會感覺到人世間流溢著溫情和善意。 大約1990年前後,當時我還是一名小學生,父母和兄長都在臺北工作、定居,而我隨著祖父母住在嘉義老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