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感

更新於 2021/05/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年,清明時節雖沒有雨紛紛,路上行人卻真的欲斷魂。
昨天,回去家鄉的靈骨塔探望祖先,也感悟文化。看到祂們的塔位,再加上聽到身旁的家人親戚,輕聲細語地向那些名字,喊出那曾經最親切的稱呼,當下沒來由地,我頓時感到一陣鼻酸而濕了眼眶。老祖公、老祖嬤、阿祖、查某祖......,祂們似乎都在,一切安好。這一天,對孔子說的「祭如在」,我又有更深的體悟。只要我心中有先人,祂們就永遠在。
今年清明,備感任重道遠。我實在不忍再聽到任何有關太魯閣號意外的事了。世界無常到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地步,現階段的我只能向天祈禱了。曾經在曾仕強教授的演講中聽他語重心長地說 : 「凡是在重大災難中失掉性命的人,基本都是菩薩。這個跟迷信沒有關係,菩薩是個代名詞。什麼是菩薩?就是犧牲自己寶貴的性命來喚醒世界上的人的一些想法。」曾仕強教授是陪伴我們家一起成長的恩師,對我的啟發之大、影響之深,難以用筆墨形容。尤其,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每每為因故過早離開人世的人們感到不捨時,想起這句話總會寬慰許多。災難走的,都是菩薩。將菩薩換成天使、守護神或天兵天將,似乎都說得通,因為這無關宗教信仰,只關乎對生命的信念。
在這些艱難的日子,天災人禍接踵而來,讓我對於世間的變化、人生的終點,以及來世的存在也愈發有感。如果死者復生,會心無旁鶩地去做什麼 ? 會積極地去完成什麼?祂們一定心有宿願,祂們一定心有餘而力不足。那我們呢 ? 能否做些什麼? 能否不做些什麼 ? 能否留出心力與時間,去做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 生命是有限的時間與能量。這些日子以來,生活乃至這世上都發生了太多事,讓我越來越有深刻地覺悟到,除了時間管理,人必須做好能量管理。
人類或許存在這地球上沒有特定的意義,但每一個人都積聚了這宇宙間一定份量的能量。我們有義務,將這份餽贈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尤其到了這個人口爆炸的時代,全人類已經足以左右地球的發展、生態的存亡,我們迫切地須要在限定的時間之內,將自身的能量導向正當的地方。《中庸》講的「贊天地之化育」,或許談的就是這方面的課題。人如此渺小,偉大這形容是很難擔當得起的。我們若能向天地看齊,學習它的千萬分之一,順著自然規律盡本分,管理好自己的能量,就非常非常了不起了。
今日的我實在沒有資格對任何人講上面這些話,只能拿這些話好好地砥礪自己。對我來說,人能盡自己本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勇者」了。而且,今日我終於稍稍可以理解,為什麼孔老夫子是說「勇者不懼」而不是「勇者無懼」。因為,內心沒有畏懼而為所欲為,那恐怕連人都稱不上,遑論勇者。人必須有所敬畏,對象多元,天地、聖賢、神明、祖先,甚至是人群,都好,如余光中的詩句 : 「...美在其中,神在其上/我在其側,我在其間...」我們唯有在宇宙大化之中安分守己,才能活得踏實,因為,生命的意義感來自於我們和一個更大、更高的存在相連結。
若能如此,生活不再充斥著不必要的波動和煩惱,而能騰出時間與空間,讓內心逐漸澄清明朗。慢慢地,隨著體悟越深,有一天我們將真正意識到,我們唯一該恐懼的,是直到老去,還沒有修己安人、榮親耀祖。而因為正視這樣有意義的恐懼,明智地善用生命採取行動,當我們遭遇到種種瑣碎、阻撓,永遠可以堅定信心、選擇不懼,朝著正道勇往直前。
而且,敬畏進一步可以化為「奉愛」。「奉愛」一詞來自印度文化,是一種對於更高的存在,人虔誠地奉獻出來的敬愛。 這啟發了我,發覺愛有兩種,小我對於另一個小我的愛,少不了因為變動、糾纏造成的苦;而小我對於大我的愛,卻相對來說更有安全感,因為,大我是穩定的,只要我們有所付出,回應也總是會有的。愛鄉愛土愛祖先的愛,是最有幸福感的愛之一,而這或許就是華人傳統文化中「敬天」、「祭祖」的現代意義。
關於「文化」,無奈地,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文化」一詞在政權糾葛、認同迷惘的夾縫中掙扎。每當我們要有所創新,傳統總是變成箭靶。但往往是我們誤解了文化、曲解了傳統。我們不能為了倒髒水,也把孩子也倒進了水溝。例如,五四時期, 華人傳統文化中的「敬天法祖」被嚴厲批判為守舊、不進步的原因。然而,今年清明我領悟到,「敬天法祖」並不是要我們去模仿先人、沿襲舊習。若「敬天法祖」的「法」是模仿的意思,那為什麼不說「敬天學祖」呢?其實,這裡的「法」意思是取法、效法,強調的是學習的選擇性、主動性。環境在變,作法一定要變,我們無法模仿先人,但要用和先人一樣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今年清明,對於生死、先人乃至文化,我都特別有感。有別於杜牧的詩,這次清明的雨,改下在台灣人的心中。相比於太魯閣號的受難者們及其家屬,他們巨大的遺憾與傷痛,我的哀悼與祈禱,顯得微不足道。唯有真正領受祂們捨身以告的警訊,徹底改變不良的現況,齊心塑造出更互信慎行的台灣文化,祂們才能在我們的心中永生。
改善文化,談何容易,不過,史有明鑑,面對「文化」,崇洋媚外的人,是「失根的蘭花」,是「漂泊的浮萍」;面對「文化」,抱殘守缺的人,是「鐵屋中熟睡的人」,是「洞穴裡的囚徒」。面對「文化」,我們既不能守舊,亦不能忘本。我們既要保持清醒的理智,懷抱批判的勇氣,譜寫文化的新篇;也要持守自重的信念,汲取思想的泉源,滋養人群的生命。但願有一天,在時代的喧囂中,我們依然能夠聽見「文化」微弱的呼喚,回到她的懷抱,回歸純粹修養自我的道德,回歸純粹凝聚人群的愛。
完稿於20210404 清明節的暖夜於台南
avatar-img
12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世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死後,真的什麼都不存在了嗎? 每當我在學院的課堂上,得知一些自己正處在某種關鍵期、高峰期,只有一種輕微的憂傷躡手躡腳地打心頭走過...面對太多太巨大的無解,所幸,我還能許願——但願,當我對外追尋,對內梳理,都能夠在渺小生命的巨大空虛中,稍稍留出一些空間,給美麗而真摯的情感,給昇華而蕩漾的精神...
...時間點點滴滴不停流逝,我想趕緊回到書桌前...然而,當我邁開沉重的步伐走近門前,突然我發覺,要推開那扇嘎吱作響的門,帶給我一陣糾結...那更難以面對的,是又再一次被考試緊緊捆綁的學習,是空虛到幾近輕飄無依的內心...無法再面對考卷、再面對書本,更無法再次承受,這樣一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我是林世峰,目前就讀臺大心理系四年級,雙主修中文系,也修習教育學程、神經科學學程,近來正在進行性格及社會心理學的學士論文研究。學測結束、成績公布後,不少學弟妹來詢問我想考臺大心理系要怎麼準備。我綜合整理了各種提問和我的回答,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家簡要說明該系畢業生的出路,並分享自己對於心理學的一些認識。
人死後,真的什麼都不存在了嗎? 每當我在學院的課堂上,得知一些自己正處在某種關鍵期、高峰期,只有一種輕微的憂傷躡手躡腳地打心頭走過...面對太多太巨大的無解,所幸,我還能許願——但願,當我對外追尋,對內梳理,都能夠在渺小生命的巨大空虛中,稍稍留出一些空間,給美麗而真摯的情感,給昇華而蕩漾的精神...
...時間點點滴滴不停流逝,我想趕緊回到書桌前...然而,當我邁開沉重的步伐走近門前,突然我發覺,要推開那扇嘎吱作響的門,帶給我一陣糾結...那更難以面對的,是又再一次被考試緊緊捆綁的學習,是空虛到幾近輕飄無依的內心...無法再面對考卷、再面對書本,更無法再次承受,這樣一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我是林世峰,目前就讀臺大心理系四年級,雙主修中文系,也修習教育學程、神經科學學程,近來正在進行性格及社會心理學的學士論文研究。學測結束、成績公布後,不少學弟妹來詢問我想考臺大心理系要怎麼準備。我綜合整理了各種提問和我的回答,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家簡要說明該系畢業生的出路,並分享自己對於心理學的一些認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一陣子宅出一個新高度,似乎已經適應了閉關的日常,也不需要特別開車出門透個氣,一切就是如此進行中也練就了淡然處之的心境了.... 這樣的日子有2個層面的感受,一方面承受著疫情的威脅,一方面又得以釋放掉一些人情的束縛,真正的回歸不需對外界交代與連結的壓力,其實內心深處還蠻自在的,又或許是反正大家都面臨
清明清爽和明媚,花草萌芽和茂盛。 氣候有時不穩定,多少還是受影響。 清明也是有三侯,每侯都有其特色。 一候視為桐始華,白桐花爭先開放。 二候田鼠化為鵪,田鼠躲洞鳥兒出。 三候就是虹始見,因多雨產生彩虹。 清明代表杜鵑花,對應花也是杜鵑, 清明也有三侯喔,桐花麥花和柳花。 桐花花語真的多,幸福歡喜和享
我們非常不同。 我踏著他們的死亡而來,遙望著這片汪洋。
Thumbnail
今日清明,加碼清明節詩賞析。最有名的是杜牧的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 網路上有粵語的頌讀:來看韻腳,紛,魂,村。分別是 fan1, wan4, cyun1,聽起來前兩個字的韻母 -an, 的-a, 病無發音,按閩語是ㄢ音,粵語聽起
史明在他的世代,他是進步青年,早稻田大學菁英,加入共產黨又脫離,際遇連連遠走日本,開餐廳搞台獨運動,也是赫赫風雲人物。他的四百年台灣史,以他的年代閱讀的書籍,成長經歷,難免書中思想視野受限,但能寫書也是旅程碑。如何看待史明的一生,如何思考書寫新的台灣史呢?台灣認同是什麼?這些挑戰才開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一陣子宅出一個新高度,似乎已經適應了閉關的日常,也不需要特別開車出門透個氣,一切就是如此進行中也練就了淡然處之的心境了.... 這樣的日子有2個層面的感受,一方面承受著疫情的威脅,一方面又得以釋放掉一些人情的束縛,真正的回歸不需對外界交代與連結的壓力,其實內心深處還蠻自在的,又或許是反正大家都面臨
清明清爽和明媚,花草萌芽和茂盛。 氣候有時不穩定,多少還是受影響。 清明也是有三侯,每侯都有其特色。 一候視為桐始華,白桐花爭先開放。 二候田鼠化為鵪,田鼠躲洞鳥兒出。 三候就是虹始見,因多雨產生彩虹。 清明代表杜鵑花,對應花也是杜鵑, 清明也有三侯喔,桐花麥花和柳花。 桐花花語真的多,幸福歡喜和享
我們非常不同。 我踏著他們的死亡而來,遙望著這片汪洋。
Thumbnail
今日清明,加碼清明節詩賞析。最有名的是杜牧的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 網路上有粵語的頌讀:來看韻腳,紛,魂,村。分別是 fan1, wan4, cyun1,聽起來前兩個字的韻母 -an, 的-a, 病無發音,按閩語是ㄢ音,粵語聽起
史明在他的世代,他是進步青年,早稻田大學菁英,加入共產黨又脫離,際遇連連遠走日本,開餐廳搞台獨運動,也是赫赫風雲人物。他的四百年台灣史,以他的年代閱讀的書籍,成長經歷,難免書中思想視野受限,但能寫書也是旅程碑。如何看待史明的一生,如何思考書寫新的台灣史呢?台灣認同是什麼?這些挑戰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