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勒索》採取行動,SOS 三步驟(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唐娜‧費瑟(Donna Frazier)
譯者:杜玉蓉
出版社:究竟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這篇文章要把延宕已久的《情緒勒索》書摘、心得,做一個收尾。

■ 前情提要

有鑒於「情緒勒索」一詞往往被濫用,為了釐清概念,找了原著來看,關於定義以及容易誤解的地方,詳見《情緒勒索》二三事釐清
在書的後半部,作者鼓勵讀者要「化知識為行動」,其中有一個遊戲式策略,很容易記住,當你覺得快要被情緒勒索的壓力淹沒時,就發出求救信號——SOS 三大步驟:
  • 停下來(Stop)
  • 冷靜觀察(Observe)
  • 擬定策略(Strategize)
現在,作者要提供一些有用的策略,不管對方如何回應,能幫助你陳述事實並固守立場,進而改變人際關係中的權力失衡狀態。

■ 步驟三:擬定策略(Strategize)

Photo by Felipe Furtado on Unsplash

策略一:非防禦性的溝通

以經驗來看,有些人總是藉著吼叫、生氣、欺凌、威脅和責備等方式來遂其所願,而我們也總是充滿防禦性地「配合回應」,只會讓氣氛更加緊張:
▍解釋、反駁
「我並不自私,自私的人是你。你怎麼可以那樣說我?想當初我為了你付出一切⋯⋯。」

▍想了解他們的心思
「告訴我怎麼啦?我做了什麼事讓你不高興嗎?告訴我,我要怎麼做,你才會覺得舒服些?」

▍想獲得他們的認同
「好吧!假如你真的那麼不高興,我可以改變我的計畫/不去⋯⋯。」

▍想讓他們以跟我同樣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你為什麼不理性點?你不明白你錯了嗎?你的要求是多麽的可笑/瘋狂/不理性/無禮⋯⋯。」
結果是,我們企圖保護自己,卻反而火上加油。
但也能讓這些「火苗」,像是飄落在濕地一樣。只要先別試著改變他人,而是先改變自己的口吻,可參考這些緩衝句:
▍我很遺憾你這麼不高興。
▍我能理解你看事情的角度。
▍這事蠻有趣的。
▍怒吼/威嚇/退縮/哭泣都沒有用,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當你覺得心裡好過一些時,我們再來聊聊。
▍你的確是對的(即使你並不這樣認為)。
使用「非防禦性表達」說出你的決定。
目標是表達並維護你的決定:重要的是你說了什麼,而不是你有什麼感覺
此時,對方可能會威脅你/批判你(貼標籤)/誘導你解釋和說明/沈默⋯⋯。
繼續集中焦點在你的目的上。你正在說明你自己的決定——這是重點所在。別陷入對方為了遂行己意,而使你在不知不覺中迎合的過程。為了破解這個模式,千萬別說明、別解釋、別爭辯、還有別在對方問你為什麼時,立刻回答因為如何如何⋯⋯。

策略二:化敵為友

當陷入僵局時,藉由把對方拖進來一起解決問題以轉移談話方向,往往很有幫助。
一旦你向對方求援,對方提供的建議或資訊將可以創造你從未想到的可能性;而且根據人性,他們一旦參與了你的決定,就會更樂意幫助你實現這個決定,就會更樂意幫助你實現這個決定。
以傾聽找出解決之道。
如果面對對方時,你抱持的是求知欲和願意學習的態度,將可以快速改變這個開始惡化並充滿攻擊和辯護的對話基調。
▍你能不能讓我知道,為什麼這對你這麼重要?
▍你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議,好讓我們來解決問題?
▍你能不能幫我想想可以一起做些什麼來改善彼此的關係?
▍你能不能讓我知道,為什麼你這麼生氣/不高興?⋯⋯。

✅ 策略三:條件交換

當你希望另外一個人改變行為時,你也要改變你自己——這個交換條件是必須的。
沒有人喜歡自己單方面退讓,而且我們討厭獨自解決問題,所以不願意首先採取行動解決爭執。但「條件交換」能創造雙贏局面,讓我們有從對方那裡獲得某些東西的感受,較容易使我們將仇恨擱置一旁

✅ 策略四:運用幽默感

在一個還算良好的關係中,幽默感可以是一種對方說明感受的有效工具。儘管不能保證它每次都有用,但會讓你不再那麼恐懼害怕

■ 文末心得

我在摘要以上四種策略時,腦中一直浮現以前讀過的幾本書籍——也是談人際關係,頗有「本是同根生」的發想。
像是「非防禦性溝通」,愈寫愈覺得和《我想和你好好說話》的「非暴力語言」異曲同工。都讓我們做一個中立的觀察者,先從情緒中抽離,把焦點專注在事實的陳述。
似乎融合了「正念」的應用。
而「化敵為友」、「條件交換」這兩條策略,也在《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有進一步詮釋:
化敵為友 → 找出真正的問題。
條件交換 → 交換評價不相等的東西。
每個人對事情的反應本來就不一樣,想了解別人心中的想法,提問是一個好工具,找出真正的問題;釐清對方所想,接著是理出你腦中的想法,然後找到一方認為價值不高、但另一方非常重視的東西,最後是交換這兩項東西。
也別忘了,所有溝通技巧,若能架構在穩固的「傾聽」地基上——《你都沒在聽》,事半功倍。
所以在未來,與其涉略新的溝通類書籍,除非真的有新爆點,寧願回頭重溫手上的幾本完讀書籍——涵蓋非暴力語言、談判、聆聽等面向,各挑一本最愛的——效果應該會更理想。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拍手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6K會員
727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作者經濟 IMO 的其他內容
不是小說,但層次遞進;不是工具書,但知識點像沙金般,自然地流瀉⋯⋯
這是一本職人書,談的職業是你可能沒聽說過的——遺物整理師。
人後悔的多半是沒聽而不是聽太多,是說太多而不是沒說。
作者對於「談判」有一些主張,可能和你我舊有的認知截然不同。
不是小說,但層次遞進;不是工具書,但知識點像沙金般,自然地流瀉⋯⋯
這是一本職人書,談的職業是你可能沒聽說過的——遺物整理師。
人後悔的多半是沒聽而不是聽太多,是說太多而不是沒說。
作者對於「談判」有一些主張,可能和你我舊有的認知截然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的挑戰,以及如何適當地溝通和應對。由於文章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建議在文章主要關鍵詞中增加一些相關的圖片。圖片中可能包括父母子女的溝通場景、相互支持的家庭場景等。
最近對於情緒勒索一詞特別有感,雖不是最近才認識這名詞的,只是就在近日,個人一天下來感受到三方給的情緒勒索情形就特別感覺有壓力,淚腺開開關關自動不知溼了又乾了幾回? 平時也看了很多有關拒絕情勒的文章和影片,自認學得很透徹也擁有足以對抗情勒的能力,誰知道如果一天遇到三個人都是這樣的,情緒壓力還是得靠淚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早幾年我就知道自己飽受情緒勒索的折磨。儘管現時情況大為改善,心底還是害怕自己會由受害變成加害,無意間成為勒索者。所以我翻開這書,好好正視自己的心結與心魔。 此書劃分成兩大部分。首先是解析情緒勒索是怎樣利用Fear 恐懼、Obligation 責任和Guilt 罪疚(簡稱為FOG)去運作,然後逐一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本書作者:Susan David,副標:哈佛心理學家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所以書寫的脈絡便依循著4個步驟: 1. 勇敢現身,坦然面對。 2. 跨出去。 3. 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 4. 向前走:(1)以微調方式,微調心態、動機、習慣 (2)以翹翹板方式(在壓力和舒適圈中取得平衡)。
Thumbnail
一方想要凡事都依自己的方式,卻因此犧牲掉另一方的利益,這種雙方力量的較勁,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的挑戰,以及如何適當地溝通和應對。由於文章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建議在文章主要關鍵詞中增加一些相關的圖片。圖片中可能包括父母子女的溝通場景、相互支持的家庭場景等。
最近對於情緒勒索一詞特別有感,雖不是最近才認識這名詞的,只是就在近日,個人一天下來感受到三方給的情緒勒索情形就特別感覺有壓力,淚腺開開關關自動不知溼了又乾了幾回? 平時也看了很多有關拒絕情勒的文章和影片,自認學得很透徹也擁有足以對抗情勒的能力,誰知道如果一天遇到三個人都是這樣的,情緒壓力還是得靠淚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早幾年我就知道自己飽受情緒勒索的折磨。儘管現時情況大為改善,心底還是害怕自己會由受害變成加害,無意間成為勒索者。所以我翻開這書,好好正視自己的心結與心魔。 此書劃分成兩大部分。首先是解析情緒勒索是怎樣利用Fear 恐懼、Obligation 責任和Guilt 罪疚(簡稱為FOG)去運作,然後逐一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本書作者:Susan David,副標:哈佛心理學家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所以書寫的脈絡便依循著4個步驟: 1. 勇敢現身,坦然面對。 2. 跨出去。 3. 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 4. 向前走:(1)以微調方式,微調心態、動機、習慣 (2)以翹翹板方式(在壓力和舒適圈中取得平衡)。
Thumbnail
一方想要凡事都依自己的方式,卻因此犧牲掉另一方的利益,這種雙方力量的較勁,就是一種「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