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高中考試作答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篇隨時想到就可能會修正增補,最後修改時間:2021.04.13)
先聲明一下,我是一位不喜歡考試的老師,
對我來說,地科本身是一門非常入世的科目,是探討我們生活環境的科學,
如果只是因為考試而學就真的太無聊了。

raw-image

為什麼決定寫這篇?

既然都說不喜歡考試了,還談作答技巧,這不會有點矛盾嗎?
現實面來說,即使我個人不小考,也還是有所謂的段考、學測等等考試,
而我也常遇到同學來問:「老師,地科到底該怎麼唸才能唸好?」,
在這些年的一些觀察,會發現不少同學不是不會,而是不懂怎麼作答,
這在評量過程其實是蠻可惜的一件事情,因此才決定作一點點小分享,
尤其如果是剛剛踏入高中生活的同學,這些細節可能是你過去不曾遇到的呀!

高中有哪些常見題型?

(1)選擇題:基本款中的基本,又可以分為是非、單選、多選這三種類型。
(2)填充題:常出現在英文單字、學測數學科,這種也算是常見。
(3)計算題:顧名思義,不論是算出一個數值,或推導公式的解,暫且都算這類。
(4)問答題:著重書寫文字、理由,111年學測自然科、社會科都會開始出現。
(5)其他:當然還有中英文作文、明明過了擅長背書的年齡卻硬要考的意義不明的默書、甚至畫圖等等。

下面將針對選擇題(Part1)與問答題(Part2)稍微作一點點分析。


Part1. 先來看看好像很單純(?)的選擇題

raw-image

老實說我覺得看似從小做到大的選擇題背後技巧性最高。
先定義一下,只有是/否的二擇一問題就是「是非題」,

但是!!!!

沒有跟你說應選幾項的多重選擇題,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是非題」!
因為五個選項你都要個別去判斷正確或錯誤,這根本就是五重是非題XD

什麼是選擇題呢?
對我來說可以透過刪去其他選項,判斷相對適宜答案的題型才能算是選擇題。
所以如果是多選題,就應該要放「應選 n 項」才有選擇的意義,
然而現況來說,升大學的學測似乎只有自然科這樣做。

多選題該怎麼選呢?
理論上正統多選題扣分通常會採取倒扣1/5題分的方式(註1),
多選題所給予的應選n項,這個n應該只會等於2或3(註2)。

假設今天一個多選題已經標示「應選2項」,正確答案是AB,
此時同學如果真的只選2個,但選成BC,那就只會得到1/5的分數,
因為你漏選了A,同時多選了C,會被扣兩個選項分數,
相較之下,只寫A,或者寫ABC,反而會獲得更多分數。

因此,遇到真正的多選,不見得要拘泥於那個應選n項,
如果真的沒有把握時,多選或少選一個選項或許會是更保守的作法。

*註1:
假設一題 5分的多重五選題,每個選項分別價值 1分,倒扣則會扣 2分,
而每個選項單獨來看,無論多答或少答都會被扣 2分。

*註2:
多選題如果應選 4項,遇到不會寫時大可直接選全部的答案,因為你只會錯 1個,
所以其實會變相送分而減少鑑別意義。



Part2. 問答題該怎麼寫?

從小寫過大大小小的作文,到了高中突然冒出了問答類型的題目要寫,
彷彿這件事情都不用教,會寫作文就會寫問答題一樣...
在這邊一定要先跟同學強調一個觀念:

問答題絕對不是寫作文!!!這非常重要!!!

當你遇到冷血(?)的老師如我,是不會給予任何墨水分數的,
問答題首重各位就事論事的能力,再來就是中文能力文字邏輯

raw-image

(1)關於字數

學測可能會限制問答題字數在30字、50字以內,所以這時要求精準回答就好,
但是,如果沒有限制字數,這時候就要考慮完整且精準的回答。
(完整度請依照配分與能用的時間決定)
把可以掌握的部分回答完後,剩下沒有把握的部分千萬不要當作作文貪多亂寫,
有時某些東西不寫還好,寫了反而把分數倒扣回去。

舉例:
請說明地震預警與地震預測的差異。

不限字數的寫法,我就會先定義什麼是預警?什麼是預測?然後直接指出差異。
然而如果字數有限制,例如50字以內,我就會直接寫:
「預警是針對已發生的地震,在較具災害的S波到達前提出警示;預測則是透過對地震的瞭解,試圖在地震尚未發生前就預知。」

縱使你知道什麼是P波、什麼是S波、表面波,你可能也知道所謂的海嘯預警等等,
都不需要在這題呈現,因為題目並沒有問這些事情。


(2)老師沒有義務幫忙詮釋
不要想說「因為改考卷的人是老師」所以我寫這樣老師就會懂,其實,越是公平審閱的老師,越不會幫你解讀文字背後的意義,換句話來說:「你不寫出來,我就當作沒這回事。」

舉例:
為什麼C14不適合用來測恐龍標本的年代?

如果同學只回答:「因為碳14含量太少,所以不適合用來測定恐龍標本。」
作為一個老師,我大概可以推測這位同學其實知道超過10個半衰期長度,會導致母元素含量過少的問題,且這位同學也知道恐龍是中生代的化石。
但是,由於這個這個回答當中完全沒有提到...
1. 為什麼C14含量太少?而且「少」是多少?(10個半衰期的限制)
2. 恐龍這種生物不適合的理由?(中生代遠超過5萬年)

因此,知道的關鍵知識務必要寫出來,雖然前段有提到不要畫蛇添足,
但也不能過於省略自己該寫清楚的部分,也應避免「只」用形容詞敘事。


(3)中文很重要,詞不能亂用,邏輯是否連貫
英文單字當中,measure可能代表著「觀測、量測、斟酌」等等意思,但反過來上面那四個中文語詞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如果是觀測、推測出的事實,就不能用「猜測」這個詞彙去敘述。

另外,老師也很喜歡看「因為...」以及「所以...」後面寫了什麼。
這是一個還蠻好抓重點評分的敘事句,有的同學「所以」的結論是對的,但前面因為的原因是錯的,這就很可惜。如果中間夾了個「但是...」,請記得這是一個轉折語氣,應該要有跟前面不太一樣的觀點出現。


(4)看清題目在問什麼,理性敘述,避免不必要的感性
再次強調,畢竟問答題不是作文,無論寫得再怎麼文情並茂、聲淚俱下(?),
沒打到點就是沒打到點,理論上沒有所謂的感人墨水分XD

舉例:
請提出兩個全球暖化對於當今自然環境所造成的直接影響。

關鍵是全球暖化自然環境這兩件事情,因此無論要寫海水面升高、生物被迫遷徙、森林大火、種作與糧食問題等等都可以,但不需要去反省人類有多可惡、北極熊有多可憐,這完全不在分數的評分標準內,而且越多人寫這些老師會覺得越煩



結論,老師就是這麼難搞。


這些作答技術,其實都必須建立在同學已經對於知識融會貫通的狀態下才會用得到,
如果同學本身還沒有唸完書,憑空變出的答案通常是很難拿到非選題的分數。
往後如果有遇到其他狀況(或改到的有趣回答)隨時再補上來跟大家分享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斜/廢青的沙龍
3會員
22內容數
如果你對台、日作家,或是推理、驚悚、怪談類型小說作品有興趣;抑或者,想看看一位高中老師對教育時事、科普資訊的相關見解,那或許這裡可以找到點什麼~ 相對於我們podcast節目上的漫談,這邊是一個更精華濃縮的分享園地,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聽看看唷! https://shor.by/slashieduet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七篇。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七篇。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四篇。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四篇。
Thumbnail
文章開始還是要再申明一次,本篇文章的對象是寫給目前高二下或者有近一年的時間準備學測國文的學生,我不是第一次面對高三,但如果正在閱讀的你是第一次準備高三,希望可以提供你一些準備的方向。 國寫算是學測國文很重要的一環,佔了學測國文的一半分數,如果不加強準備國寫,形同有一半的國文是沒有準備的狀況下去面對考
Thumbnail
文章開始還是要再申明一次,本篇文章的對象是寫給目前高二下或者有近一年的時間準備學測國文的學生,我不是第一次面對高三,但如果正在閱讀的你是第一次準備高三,希望可以提供你一些準備的方向。 國寫算是學測國文很重要的一環,佔了學測國文的一半分數,如果不加強準備國寫,形同有一半的國文是沒有準備的狀況下去面對考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申論題怎麼準備?」重點是多讀、多寫、多想。 這一篇跟大家分享「申論題要怎麼寫?」的技巧。 總結一下,寫申論題的重點是:「要看清楚題目,架構要出來,用大綱式寫法,最後時間分配、字跡工整。」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申論題怎麼準備?」重點是多讀、多寫、多想。 這一篇跟大家分享「申論題要怎麼寫?」的技巧。 總結一下,寫申論題的重點是:「要看清楚題目,架構要出來,用大綱式寫法,最後時間分配、字跡工整。」
Thumbnail
學測考完了,成績也公布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學生們忙著準備入學備審資料,老師們投入下一次的學測倒數,但命題團隊花了整整一年打磨修出來的題目傳達了什麼,是否有人關心過呢? 做為一個測驗主修的人,想就自己的觀點分享:在我看來,命題團隊藉著這份題目,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
Thumbnail
學測考完了,成績也公布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學生們忙著準備入學備審資料,老師們投入下一次的學測倒數,但命題團隊花了整整一年打磨修出來的題目傳達了什麼,是否有人關心過呢? 做為一個測驗主修的人,想就自己的觀點分享:在我看來,命題團隊藉著這份題目,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
Thumbnail
隨著108課綱的上路,學測的國文也開始在111年加入了混合題型的調整,因為自己剛好連續帶了兩年高三的學生,今年112學測成績也放榜不久,想利用機會談談我會建議學生如何準備學測國文。首先我們先來講學測國文的遊戲規則,再針對學測國文的題型而有策略的準備方針。 一、基本須知 建議服用對象:高二下學期的學生
Thumbnail
隨著108課綱的上路,學測的國文也開始在111年加入了混合題型的調整,因為自己剛好連續帶了兩年高三的學生,今年112學測成績也放榜不久,想利用機會談談我會建議學生如何準備學測國文。首先我們先來講學測國文的遊戲規則,再針對學測國文的題型而有策略的準備方針。 一、基本須知 建議服用對象:高二下學期的學生
Thumbnail
請聽我多嘮叨幾句,再進入正題^^ 許多人對於國中國文最大的迷思,通常就是: 「啊不就是把課本背一背就好,有什麼難的?不都是中文嗎?」 會說這句話的人,通常是把中學『國文』當成小學的『國語』來認定,覺得「考國文」就是把國文課本裡的東西背下來、抄到考卷上,就可以換到分數;這種遊戲玩法,在國一上學期大致上
Thumbnail
請聽我多嘮叨幾句,再進入正題^^ 許多人對於國中國文最大的迷思,通常就是: 「啊不就是把課本背一背就好,有什麼難的?不都是中文嗎?」 會說這句話的人,通常是把中學『國文』當成小學的『國語』來認定,覺得「考國文」就是把國文課本裡的東西背下來、抄到考卷上,就可以換到分數;這種遊戲玩法,在國一上學期大致上
Thumbnail
雖然我是經歷過學測和指考的洗禮,後來才進入大學就讀英語系,並接受專業訓練,但我覺得還是可以簡單分享一下我過去在高中期間,是如何迎戰英文作文的。
Thumbnail
雖然我是經歷過學測和指考的洗禮,後來才進入大學就讀英語系,並接受專業訓練,但我覺得還是可以簡單分享一下我過去在高中期間,是如何迎戰英文作文的。
Thumbnail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一位學霸朋友就說:證明不就是記好定義就會寫的東西嗎。你坐在那雖然都聽得懂,可是聽的懂跟考試會不會寫是兩件事啊。請注意,他說的是:記好定義。
Thumbnail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一位學霸朋友就說:證明不就是記好定義就會寫的東西嗎。你坐在那雖然都聽得懂,可是聽的懂跟考試會不會寫是兩件事啊。請注意,他說的是:記好定義。
Thumbnail
即使我個人不小考,也還是有所謂的段考、學測等等考試,而我也常遇到同學來問:「老師,地科到底該怎麼唸才能唸好?」 在這些年的一些觀察,會發現不少同學不是不會,而是不懂怎麼作答,這在評量過程其實是蠻可惜的一件事情,因此才決定作一點點小分享,尤其如果是剛剛踏入高中生活的同學,希望能多少對你有點幫助。
Thumbnail
即使我個人不小考,也還是有所謂的段考、學測等等考試,而我也常遇到同學來問:「老師,地科到底該怎麼唸才能唸好?」 在這些年的一些觀察,會發現不少同學不是不會,而是不懂怎麼作答,這在評量過程其實是蠻可惜的一件事情,因此才決定作一點點小分享,尤其如果是剛剛踏入高中生活的同學,希望能多少對你有點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