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說出口的話,都反映「我是什麼樣的人」

2021/04/0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這觀點也讓我想通了,為何「他人評論別太放在心上」。
因為別人對你的意見更大程度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眼光,卻不能反映真實的你。同一部小說,有人看到溫暖,有人讀到的是空心。閱讀會反映一個人的生命歷練、性格和理解能力。
同理,「讀」一個人或事件、狀況,也是帶著評論者自身對相同處境的解讀。他所說出的評論,說明自己的部分,遠大於說明你。小至身邊的聲音,大至網路上的黑粉,每個聲音都反映發聲者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自己決定,要不要認同那部分的聲音。
為免活在象牙塔裡,應該開放地容納各方意見,但,過與不及都不能給予我們助益。開放,並不表示要由那些聲音主導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我們必須先有這樣的認知——那些聲音更多地反映說話者自己的性格。某人對你的觀點,也許是自己的反射。
「如果一個人眼中充滿醜陋的東西,就容不下美麗的事物。」
當然,相同地,當我們要說出對別人的評判時,也不要忘記,每一句說出的話,都在宣示著,「我是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李惠貞
李惠貞
出版界資深工作者,曾任版權、企畫、主編,2011-2017擔任《Shopping Design》總編輯,2012年策畫「台灣設計BEST 100」,2016金鼎奬雜誌類個人奬最佳主編。現為獨立工作者,新型態閱讀推廣活動「獨角獸計畫」發起人、「工作相談室」經營者。著有《成為自由人》、《給未來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