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分開的話是奴力,不懂何謂努力是什麼就會讓努力變成是被奴役的力量,所以你口中的努力只是看起來努力。
努力是一種很主觀的認知,因為主觀,所以更容易迷失與誤以為。所以如果是學生或孩子在辨識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努力」,第一步當然是讓自己能夠說出「努力的定義」,如果連努力的定義都說不上來,那真的別以為自己「很努力」。
以下溫力分享三個問句來討論「努力」:
1.你做了什麼?
「努力就是一直做啊。」當說出努力的定義後,可能多數人的想法會是如此,但這個定義並不夠明確,我們應該要讓這句話更為具體,所以得追問「#那你做了什麼呢?」(認真求問,非挑釁的堅定態度)。
2.你是怎麼做這些事的?
「我做了blablabla…」多數人至此還可以為自己說出已經付出的事情,但此時抽象的努力仍然還不夠清楚,所以得追問「#那你是怎麼做這些、那些事的?你的練習的數量、進行這些事的時間分配、持續多久…等」(認真求問,非挑釁的堅定態度)。
3.你做這些事的目標是為了什麼?
通常問到第二個問題多數人就會無法清楚回應了,最後一步則是最有力的問句,「你做這件事的目標是什麼?是為了更好嗎?如果是更好,那你想達成什麼?你現在做你所謂的這些”努力”能夠讓你達成目標的可能有多少?」,這是蒐集完資訊後,逼迫與談者真的好好看見自己的「努力價值」。溫力認為『努力的本質是你有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是因為有目標想變好才會真正有努力,所以即便辛苦與難耐,依然會不斷督促自己向前、向好邁進,若非以達成自己所期許的變好目標,做的過程都不叫努力,充其量只能算是用了被奴役的力氣完成。』
*小補充:也可以嘗試讓與談者將努力換算成金錢,例如「努力價值如果可以換算成金錢,那會是多少?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雇用你這樣的努力嗎?你覺得這樣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嗎?」。
不論你是家長、老師還是為自己苦惱跟想精進自己的學生,其實都很適用上述的三個問句,以上對於「努力」的辯證,其實重點就是「把努力具體化」,也當我們真正把抽象的東西變為具體時才能更有依據的檢視、評估與調整,對於自己來說也才是「有掌控感」的,當人有了掌控感才會有意識的讓行動的力量更為加值,讓努力不是奴力,而是一種可看、可控、可動的力量,但倘若沒辦法把努力具體化,那努力真的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罷了。
最後分享初步努力具體化監控的實際方式:
- 用綠豆當經驗值-完成自己所設的要求時就在書桌前的小透明瓶子中丟入一顆綠豆,讓綠豆像是遊戲中的經驗值,當人看見了實際的被記錄下來的努力,會讓人更加有動力與自己提醒自己的效果。
- 寫手帳記錄每天的三件小成就-「努力」最難被維持的就是日複一日的做差不多的事情,人性會對此重複且辛苦的事情厭倦與厭煩,若看不見這些努力的紀錄,久之會讓持續真正努力下去的動能減低,因此,能用實體的方式提醒大腦看見那些過程,會是注入好的能量。
遊戲會使人眷戀、沈迷與投入是因為你看得到自己的努力具體化成為經驗值、等級和技能,現實世界裡越抽象的東西越被需要用心和用力地刻意被看見,想要保持動機與動力,那看見自己真實的努力是必要的,而努力過後可以獲得的成就感也會為疲勞的身心充電,努力和成就是互相回饋的機制。
我們一起練習看見努力的本質,讓努力不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是踏實能得到成就感的努力。
*給家長與老師們的後續備註:要處理努力議題的人,必須平常有非常深刻的觀察(其實不管什麼議題都要深刻的觀察啦XD),你掌握的訊息要比與你對談的人還要多,你也得是一個深知自己狀態的父母與師長,自己的狀態會建立在判斷孩子的狀態時這個標準是否是自己投射過高的期待標準?是否對這個孩子帶有特定視角?(先反思自己是在與孩子對談議題時重要的前提,否則若力道不對或誤判情勢,很可能會使得親子關係的信任感下降,隱埋未來衝突的爆點,如果自己猶豫和不確定自己的狀態,此時找尋身邊的「隊友」討論與檢視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