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秩序背後的癲狂:藝術中竊盜癖患者的再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藝術史是由各式各樣的「人」所組成,那背後的人性和社會背景總令我深深著迷,曾經也有這麼一位藝術家,對於為疾所苦的底層人物投以關注,讓醫病關係重現在藝術史中。今天想從引述文獻的角度談談「竊盜癖」(Kleptomania),此字的英文是由klepto(竊盜、偷竊)和mania(癡迷到癲狂的程度)組合而成,意思是對偷東西懷有走火入魔的狂熱,不管竊盜已經是犯罪的一種依然奮不顧身地去做,難以控制自己。
竊盜癖被歸類在精神病學裡起於19世紀初期,在那之前,竊盜癖常常被視為犯罪,狂症患者甚至被視為魔鬼附身,被忽略是強迫症/疾病的一種。之所以獲得關注,與浪漫主義息息相關,浪漫主義重視個人性和自我的實踐,其中很大一個特徵是對瘋癲/理智的研究。在法國大革命自由的旗幟之下,看似在理智的相反端的精神患者實踐不同於民主的「自由」,在秩序混亂打破又重建的時代,何者為瘋?誰人是狂?怎麼樣的失控是能被容許的,怎麼樣的失序會引響這個社會而應該被體系/機制收編管理?...等等種種的界線設定成為醫生們討論的議題。
竊盜癖作為一種精神隱疾,曾於1822年被法國畫家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繪記下來。當時鬱鬱寡歡的傑利柯,受到巴黎醫生Dr. Georget的鼓勵著手畫了十幅病人肖像畫,這群病人各自執著於唯一的興趣癖好,包括竊盜、綁架、賭博,當時醫生對發狂的病人抱持著興趣,對他們為何發狂、背後原因還有體現在臉上的表情細細進行臨床觀察,傑利柯跳脫傳統藝術的框架,去寓言、宗教的象徵元素,回歸到實際敏銳觀察現實,最終將真實且未經修飾的面容呈現在畫布之上。
《竊盜狂肖像》觀察理性和瘋狂的傑利柯,完成前所未見的藝術—醫學合作。
傑利柯的十張癲狂病症肖像畫系列作品,起於1820年,完成於1824年,當時對這樣的精神疾病尚在研究初期,時間快轉,到1937年,當時流行的精神分析也被應用在「治療」狂症患者之上,在著名推理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小說《尼羅河謀殺案》(Death on the Nile)中,對其中一位角色梵舒樂小姐便是這樣描述的:
「是的,她(梵舒樂小姐)控制不了自己。你知道,但她確實……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特別是珠寶。那正是我(護士)為什麼隨時都得跟著她的原因。一點也不是因為她的健康,而是為了她這怪癖。我得經常保持警覺,幸而我跟了她這麼久,倒沒有發生過事故。」
這裡對梵舒樂小姐的介紹很有意思,梵舒樂是一位有身份地位的中年婦女,她的生活並不匱乏,而且偷竊很有可能害她失去自己的名聲,因此才聘用一位護士隨時預防。儘管如此,她仍然「控制不了自己」,表示竊盜犯是身不由己,偷盜物品並非出於慾望或貧窮,而是偷東西本身帶來滿足。當時的治療方式對於竊盜癖的治療,著重在精神分析層面,借書中醫生之口是這樣敘述的:
「他(醫生)...說這種病人的確身不由己。他的診所也有不少偷竊狂的病人,起因常常是由來已久的神經系官能病。」珂妮亞敬畏地複述這些話。「它深深根植於潛意識裏;有時只是由於孩童時期發生過的某些小事。他治療的方式就是讓病人回憶往事,記起那些小事是什麼。」
從該書中看得出來,在1937年,竊盜癖並不罕見,當時普遍的治療方式是透過精神分析來找出原因,如書中醫生所述「它(疾病)深深根植於潛意識裏」,患者可能經歷過童年創傷、可能對偷竊癖有走火入魔的偏執。病人的病識感近乎於零,往往深埋在潛意識中,被掃到心靈角落的一隅。
她(梵舒樂夫人、竊盜癖患者)總說是壞人放在她那兒的,從不承認自己有拿東西的怪癖。所以如果你當場逮個正著,她便會乖乖返回床上去,一面說只是出來看看月光,或是什麼的。
時至2021年,現在對於竊盜癖的治療加入了藥物輔助以及認知療法,從原本精神分析的層面,回歸到患者本身對偷竊行為的認知,如何解讀偷竊行為,回溯出沈迷的原因。精神疾病一直是現代文明中沈默的殺手,而治療的派別亦與時漸進,這次窺看精神病患者的在繪畫和文學中的再現縮影,亦簡單作為文明和瘋癲、理性和痴狂這廣大研究議題的腳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速度的追求,不僅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指標,現代社會中勞力等價交換的「資本」之一,同時作為一個新穎的最新端技術,也自然而然成為藝術家關注的議題。未來主義即是深受現代工業文命影響,高唱機械力動和速度之美的一個團體,他們試圖將時間因素引入作品,致力體現萬物運動的動態感。
根據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研究顯示,博物館觀眾欣賞一件作品的時間為17秒。正因為時代很快,看展更要慢。「慢藝術日」Slow Art Day即將在2021年4月11日登場,此篇文章將介紹慢藝術日的核心概念,漫談藝術、慢逛美術館、漫遊人生,慢繪畫,所以是。
庫爾貝是個很有意思的藝術家,對風花雪月沒太大興趣,作品題材多半都是工人,關懷中下階級,他崇尚走向現實,只描繪他親眼所見的事物,並藉此倡導藝術的真實。
忠於自我且風格強烈的藝術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他用藝術關注當下時事,用詼諧嘲諷的方式再現事件。杜米埃創作了有關社會階級、貧富差距以及生活百態相關的大量作品,速寫他看見的19世紀巴黎風景:車廂內雜沓的人潮、廣場上佇立一隅的街頭藝人、醜化王公貴族的嘲諷作品...
康斯特伯(John Constable)是一位喜愛風景的英國畫家,他出生於英國西南方薩福克郡,自小喜愛繪畫,尤其愛好臨摹家鄉周遭的風景,工作地點也在左近,一生從未離開英格蘭,以畫筆謳歌自然,他的畫作忠實呈現出英國鄉村的田野風光。
今天要說的是德國畫家弗萊德里克(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他的畫作呈現出對自然的敬愛與崇畏,他筆下的風景,往往氣象萬千,氣派非凡,頗有風雨欲來山滿樓的氣勢...
對於速度的追求,不僅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指標,現代社會中勞力等價交換的「資本」之一,同時作為一個新穎的最新端技術,也自然而然成為藝術家關注的議題。未來主義即是深受現代工業文命影響,高唱機械力動和速度之美的一個團體,他們試圖將時間因素引入作品,致力體現萬物運動的動態感。
根據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研究顯示,博物館觀眾欣賞一件作品的時間為17秒。正因為時代很快,看展更要慢。「慢藝術日」Slow Art Day即將在2021年4月11日登場,此篇文章將介紹慢藝術日的核心概念,漫談藝術、慢逛美術館、漫遊人生,慢繪畫,所以是。
庫爾貝是個很有意思的藝術家,對風花雪月沒太大興趣,作品題材多半都是工人,關懷中下階級,他崇尚走向現實,只描繪他親眼所見的事物,並藉此倡導藝術的真實。
忠於自我且風格強烈的藝術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他用藝術關注當下時事,用詼諧嘲諷的方式再現事件。杜米埃創作了有關社會階級、貧富差距以及生活百態相關的大量作品,速寫他看見的19世紀巴黎風景:車廂內雜沓的人潮、廣場上佇立一隅的街頭藝人、醜化王公貴族的嘲諷作品...
康斯特伯(John Constable)是一位喜愛風景的英國畫家,他出生於英國西南方薩福克郡,自小喜愛繪畫,尤其愛好臨摹家鄉周遭的風景,工作地點也在左近,一生從未離開英格蘭,以畫筆謳歌自然,他的畫作忠實呈現出英國鄉村的田野風光。
今天要說的是德國畫家弗萊德里克(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他的畫作呈現出對自然的敬愛與崇畏,他筆下的風景,往往氣象萬千,氣派非凡,頗有風雨欲來山滿樓的氣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2024年7月21日,早上跟朱騏聊到許多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引發了我們對小偷的深入思考,在此記錄一下。 「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我想這句話你一定耳熟能詳,說明了創作或多或少都是在講就偷東西的藝術。 與朱騏的討論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怪盜創作者」還是蠻不錯,
Thumbnail
這次追的這個系列,則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發生的故事,或事故?這次的故事圍繞著一位犯罪學教授,副業連續殺人犯的紀念品收藏家;超級危險分子,擁有高度社交需求;失去所有,一無所有,剛從監獄旅社退房的前刑警;外加一位走在路上,不斷被倒楣遇上的年輕少女;與一大堆失去呼吸的龍套角色。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一名女強人在交友軟體上遭遇了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件,引發了一連串殺人案件的調查。隨著案件的深入,交織著心理學、科學實證和刑偵原理的線索浮出水面。本作結合了猴子陷阱、科學實證等多元元素,呈現出一場緊張刺激的殺人案調查。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當我們聽到「病態人格」時會想到的是電影裡喪心病狂的殺人魔,抑或是面對警方訊問時泰然自若的冷酷模樣? 事實上,根據《病態人格》這本書中的描述,以上兩者皆是病態人格的特徵,而且還擁有許多看似值得讚許的特質,比如具有高度積極性,而且還深具魅力又特別引人注目,厲害的是還能輕易贏得他人的信任,以至於
Thumbnail
我從沒讀過一本回憶錄,因為我對於他人的生平事蹟不感興趣。然而這次以「患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生」的獨特身分勾起我極大的興趣。 先說明躁鬱症的基本資料,患者情緒非常反覆不定,不是狂喜而充滿幹勁,就是暴力、幽暗而瘋狂,生活與理性平靜絕緣。
行為預測者沉迷於人類情感和自由意志的美妙之處,對■■■■的命令產生了懷疑和不滿而■■。她開始利用自己的技術知識干預人類世界,暗中操縱事件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私慾。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2024年7月21日,早上跟朱騏聊到許多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引發了我們對小偷的深入思考,在此記錄一下。 「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我想這句話你一定耳熟能詳,說明了創作或多或少都是在講就偷東西的藝術。 與朱騏的討論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怪盜創作者」還是蠻不錯,
Thumbnail
這次追的這個系列,則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發生的故事,或事故?這次的故事圍繞著一位犯罪學教授,副業連續殺人犯的紀念品收藏家;超級危險分子,擁有高度社交需求;失去所有,一無所有,剛從監獄旅社退房的前刑警;外加一位走在路上,不斷被倒楣遇上的年輕少女;與一大堆失去呼吸的龍套角色。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一名女強人在交友軟體上遭遇了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件,引發了一連串殺人案件的調查。隨著案件的深入,交織著心理學、科學實證和刑偵原理的線索浮出水面。本作結合了猴子陷阱、科學實證等多元元素,呈現出一場緊張刺激的殺人案調查。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當我們聽到「病態人格」時會想到的是電影裡喪心病狂的殺人魔,抑或是面對警方訊問時泰然自若的冷酷模樣? 事實上,根據《病態人格》這本書中的描述,以上兩者皆是病態人格的特徵,而且還擁有許多看似值得讚許的特質,比如具有高度積極性,而且還深具魅力又特別引人注目,厲害的是還能輕易贏得他人的信任,以至於
Thumbnail
我從沒讀過一本回憶錄,因為我對於他人的生平事蹟不感興趣。然而這次以「患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生」的獨特身分勾起我極大的興趣。 先說明躁鬱症的基本資料,患者情緒非常反覆不定,不是狂喜而充滿幹勁,就是暴力、幽暗而瘋狂,生活與理性平靜絕緣。
行為預測者沉迷於人類情感和自由意志的美妙之處,對■■■■的命令產生了懷疑和不滿而■■。她開始利用自己的技術知識干預人類世界,暗中操縱事件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私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