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好玩的溫尼考特 04】創造力源於痛苦的迷思──從事藝術創作者會害怕諮商後創意消減?

2024/04/16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即便心理治療或精神分析能夠預期幫忙到案主,釋放及安頓他們內心的種種糾結與焦慮,但有一類人情願繼續痛苦下去,也害怕得到療癒──你以為我要搬出「受虐型人格」(masochistic personality),說他們從受苦中得到潛意識的滿足?NO!我指的是從事創作、需要靈感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藝術家們。

創作的欲望,往往源於無處宣洩的痛苦,即人們有話想說、有事想表達。雖然這個說法值得被商榷,但至少許多人是這樣認定的。如果痛苦表達無門,也許此人已經不幸地不存於世上了。因此,藝術家以其天賦或才能,用文字、繪畫、雕塑、音樂等媒介,賦予無名的情緒某種形狀、色彩、聲音,彷彿沒有痛苦,就無需創作。

這難怪多數從事創作活動的人,他們即便有心理的需求,也會害怕自己治療以後就失去創作動力。就像一位男士,每當他感到痛苦時,就會開始寫新詩和畫畫,而當他經過幾年的諮商以後,突然發現自己原來逐漸放掉這個需要了。當然,人生無常,一些教人痛苦的事件仍然會光臨,男士很偶爾會想要重新寫新詩或畫畫,但那個動機已經減弱了許多,他跟我說:「創作品質大不如從前!」我問:「是怎樣的品質?」他答:「那種對難言之痛的表達力……應該是說,現在已經不會像以前那麼糾結地痛了。」

這讓我又想起一位大學時期唸設計科系的女士,她說那時期的自己一定是生病了(所謂有病識感),憂鬱焦慮各種情緒把她折磨透,但為了不影響創作的動力、恐怕一去做心理治療就失去靈感,她決定拖到畢業以後才去開始看諮商。

年輕時期的我會完全相信這套「痛苦—創意」的說法(或一種迷思?),但幾年來的臨床經驗讓我逐漸能夠把一些創作欲望、動機、動力,及它們與痛苦之間的關係,也借溫尼考特的理論而多釐清一點點。

「創造力」與「創作衝動」的不同

按上面的說法,藝術家恐懼的是「創造力」(creativity)會因為痛苦得到治療的緩解而減退或消散。現在,讓我們先假設這個說法不夠精確,因為表達的需要若因為心理痛苦的緩解而消弱,真正被消弱的不是「創造力」,而是「創作衝動」(the motivation/urge to create)。

  • 「創造力」關乎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讓人覺得人生值得活著,即作品(內含隱藏的自我)可以被看見、被欣賞,而且這個藝術品將不同於那些必須去配合世俗、或去適應現實的無聊產物……這件事讓創作者享受一絲活著的快慰。
  • 「創作的衝動」則往往因痛苦而出現,因為人們在痛苦中再也找不到活著的意義,而為了找到還值得活著的明證,他必須借助衝動去創作(表達):沒有創造力或天份的平凡市民,尚且會在臉書或個人 blog 寫個長篇大論或發佈照片,那些擁有藝術才情的人,則能夠用比較複雜的形式去表達自己,企圖從創造力中吸取值得活著的一點快樂。

人們常常因為心理痛苦的減少而失去「創造力」,但其實身上所消退的,是源於痛苦、渴求快樂的「創作衝動」。人們覺得自己活得更自在與踏實,但又恐懼生命自此變得無聊單調,因為以往轟轟烈烈、變幻莫測的情緒所引發的「創作衝動」頓時間不見了,但他們以為不見的是「創造力」。

事實上,創造力不會無緣無故就枯萎,除非當初的創造力只是抄襲而來的贗品、是自以為的藝術價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83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