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汐街可奈(Kona)、Yu Yuuki
譯者:王靜怡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19-04-30
ISBN/ISSN:978957108151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60頁
開數:25
類別:中文書>商業>職場成功法(?)


  雖然我最近才讀這本書,不過其實我真正需要它的時候應該是在去年底才對;越是可能貼近自己所處的黑暗的事物,就會越沒辦法去面對,這是我這一年來發現自己的特質之一,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我直到現在才能夠拿起它吧。

  我曾經經歷過嚴重加班的生活——是不至於到書中說的那樣「末班車都過了」的程度,但有一、兩年是經常八到十點才下班,中間沒有吃午餐和晚餐,就只是沒有休息地一直工作,而且沒有加班費;雖然總是嚷嚷著想要換工作,但也擔心自己是否太過草莓而沒有行動。後來我的工時因故恢復正常,不久後我在推特上看到作者最初發表的、本書的前八頁的序章時,才突然感到恍然大悟以及滿滿的震撼:

  雖然過程中有很多叉路可以選擇,可是在不斷封掉這些岔路之後,人就會變得再也看不見岔路,只能在眼前這條筆直而崎嶇黑暗的道路上行走,漸漸地把自己逼到絕境;也就是如果不趁早下判斷的話,就會失去了判斷的能力,意即書名說的「無法辭職的理由」。

  書中在講的案例常常是過勞,雖然我多少也算是遇過,不過近期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件是職權騷擾。去年底我被迫背了上司的黑鍋而度過了非常痛苦的好幾個月,「只要我死掉了的話這一切就結束了呢」腦海裡突然出現這個從來不曾出現過的念頭的時候,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書中很明確講到了這件事情,以及當時很多在我身上出現的症狀,不過那時候我沒有去就診,因為我一直在瞎操心萬一醫生跟我說:「妳這只是太草莓了」的話,我會覺得更崩潰。

  不過其實應該去的,像我擔心的那種事情應該不會發生,因為作者說每個人能夠承受的壓力都不一樣,也許有的人做超過政府規定的加班時數依然沒有問題,但也有人無法負荷,所以不要拿他人的例子來當作比較,不要參與「不幸比賽」。

  作者認為憂鬱症應該要被視為等同於生理疾病的嚴重性,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覺得不舒服就要趕緊就醫;越快越好,總之找間最近最方便的先去試試,如果覺得不合再找其他家。書中提點了不少到身心科與精神科就診時需要注意的心態,像是「不需要裝成自己很從容的模樣等等」,看了之後能夠讓我這種沒什麼常識的人(艸)在真正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安心許多;所以我覺得不管是否是工作上的問題,有憂鬱傾向的人都很適合讀讀這本書,而就算沒有憂鬱傾向,為了家人朋友以及未來可能的需求,也都很適合閱讀。總而言之就是很值得推薦給每一個人。

  會因為工作關係得到憂鬱症的人常常都是過於犧牲自己、不願意給人添麻煩、重視他人評價、以及對不明確的未來有許多憂慮的人;另外也有像是作者過去一樣,因為覺得自己從事的是喜歡的工作,因此絕對要堅持到底才行的人。但是作者說:這個世界是很寬廣的。他強調眼前的路其實不只一條,人應該要多正視自己的心理反應,不舒服的時候就得趕緊選擇別的道路;無論是早退請假、做不完依然準時下班、留職停薪、離職等等都沒關係,畢竟自己只能靠自己來保護。

  「公司原本就是設計成無論缺了誰都能夠繼續運作,如果不能,就是公司本身有問題。」作者提到的這一點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簡直應該被列為職場生存法則了。

  其實我覺得最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遠離憂鬱的源頭,不過我也認為如果一昧地說「你就辭職嘛!肯定不會比現在更糟了」的話,實在是太不負責任了。可是作者也表示就他的觀察,他身邊的案例在辭職後,「就結果而言,我沒聽過『我不該辭職的』之類的話。」也許是因為辭職之後看得見別的道路了,就算又再次陷入困境,也已經明白「應該要在看不清楚周圍之前趕緊再跳往別的選項」的道理了吧我想。


----2020/11/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卿的沙龍
27會員
153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光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作者在這篇科幻故事裡探討了某些有關生命的議題,好比生命的意義、永生的形式、忒修斯之船悖論等等。我覺得好難看。
Thumbnail
2025/04/04
作者在這篇科幻故事裡探討了某些有關生命的議題,好比生命的意義、永生的形式、忒修斯之船悖論等等。我覺得好難看。
Thumbnail
2025/04/03
有的時候以日本人的角度來寫台灣,有的時候則是向台灣介紹日本。讓人蠻失望的兩本書。
Thumbnail
2025/04/03
有的時候以日本人的角度來寫台灣,有的時候則是向台灣介紹日本。讓人蠻失望的兩本書。
Thumbnail
2025/03/14
《孤獨世紀》的焦點不局限於任一年齡層,且述及的是整個社會現象;《過曝世代》則是著重在孩童的教養方面,不過我覺得作者的分享讓身為成年人的我也很受教。
Thumbnail
2025/03/14
《孤獨世紀》的焦點不局限於任一年齡層,且述及的是整個社會現象;《過曝世代》則是著重在孩童的教養方面,不過我覺得作者的分享讓身為成年人的我也很受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所謂「為自己而活」到底是什麼感覺?這可能是許多人奔波於工作生計,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經意想到的問題。但為了生活,隔日鬧鐘響起時,我們終將把夜晚心靈深處傳來的回聲遺忘腦後,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奔走,直至夜晚下班走在寂靜的人行道上,驀然再次聽見心靈的疑問。
Thumbnail
所謂「為自己而活」到底是什麼感覺?這可能是許多人奔波於工作生計,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經意想到的問題。但為了生活,隔日鬧鐘響起時,我們終將把夜晚心靈深處傳來的回聲遺忘腦後,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奔走,直至夜晚下班走在寂靜的人行道上,驀然再次聽見心靈的疑問。
Thumbnail
2022年10月28日,我離開了一間讓我身心俱疲的公司,我知道在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時間就離職,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但忍了一件又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我毅然決然提出辭呈。
Thumbnail
2022年10月28日,我離開了一間讓我身心俱疲的公司,我知道在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時間就離職,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但忍了一件又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我毅然決然提出辭呈。
Thumbnail
雖然過程中有很多叉路可以選擇,可是在不斷封掉這些岔路之後,人就會變得再也看不見岔路,只能在眼前這條筆直而崎嶇黑暗的道路上行走,漸漸地把自己逼到絕境;也就是如果不趁早下判斷的話,就會失去了判斷的能力,意即書名說的「無法辭職的理由」。
Thumbnail
雖然過程中有很多叉路可以選擇,可是在不斷封掉這些岔路之後,人就會變得再也看不見岔路,只能在眼前這條筆直而崎嶇黑暗的道路上行走,漸漸地把自己逼到絕境;也就是如果不趁早下判斷的話,就會失去了判斷的能力,意即書名說的「無法辭職的理由」。
Thumbnail
人類越是疲憊,就越是無法辭掉工作。 憂鬱症的徵兆之一, 就是認定自己的工作極為重要, 只要請假, 就會造成各種災難的後果。—《羅素·幸福之路》 已經努力到不能再努力了,旁人卻一直說再努力一點……究竟要努力到什麼程度……? 已經身心俱疲了,但別人都可以,為什麼只有你不行?天底下過得比你苦的人多的是,
Thumbnail
人類越是疲憊,就越是無法辭掉工作。 憂鬱症的徵兆之一, 就是認定自己的工作極為重要, 只要請假, 就會造成各種災難的後果。—《羅素·幸福之路》 已經努力到不能再努力了,旁人卻一直說再努力一點……究竟要努力到什麼程度……? 已經身心俱疲了,但別人都可以,為什麼只有你不行?天底下過得比你苦的人多的是,
Thumbnail
一個憂鬱症患者從繭居在家到走向世界的重生之旅。 也許你跟我一樣有著憂鬱症, 也許你跟我一樣很難適應體制內的工作, 也許你跟我一樣身無一技之長, 我承認自己的弱小,摸索不用故作堅強也能活下去的方法, 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帶給你追尋自由人生的勇氣。 作者是個日本人,23歲罹患憂鬱症,兩度
Thumbnail
一個憂鬱症患者從繭居在家到走向世界的重生之旅。 也許你跟我一樣有著憂鬱症, 也許你跟我一樣很難適應體制內的工作, 也許你跟我一樣身無一技之長, 我承認自己的弱小,摸索不用故作堅強也能活下去的方法, 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帶給你追尋自由人生的勇氣。 作者是個日本人,23歲罹患憂鬱症,兩度
Thumbnail
工作是一個難題。 大學時期憂鬱症大爆發,見識過無能的自己,因此一度非常害怕出社會後沒辦法工作、沒辦法賺錢、沒辦法獨立生活。 吃藥治療後,情緒變得很穩定,只剩兩門課的情況下,跑去打工,開啟工作職涯。先嘗試假日工讀,也就是一個禮拜工作兩天,在超商。當時還十分沒自信...
Thumbnail
工作是一個難題。 大學時期憂鬱症大爆發,見識過無能的自己,因此一度非常害怕出社會後沒辦法工作、沒辦法賺錢、沒辦法獨立生活。 吃藥治療後,情緒變得很穩定,只剩兩門課的情況下,跑去打工,開啟工作職涯。先嘗試假日工讀,也就是一個禮拜工作兩天,在超商。當時還十分沒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