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心理學 #壓力緩解
近日突然升溫的疫情,為已漸漸習慣無疫生活的我們,投下一顆震撼彈,除了理智上得安排工作與生活外,面對生命安危的威脅,那浮動、擺盪不安的心,同時也需要你好好照顧,於此,我們也提供和分享一些可能的狀況以及可行的應對方式,讓我們在疫情下仍能一起,好好的。
1. 減少暴露在過多的媒體資訊:
關於染疫人數、疫情擴散、篩檢機制有效與否等的新聞資訊,在現在這個時間點爆量充斥人們的視野,但每一則新聞資訊都挾帶著一點緊張、擔心,累積下來反倒讓閱聽者除了新聞內容本身外,還無端吸收了許多負面且不必要的情緒。建議每天定時定量,也就是每天固定時間和固定閱聽頻道(可以挑選你自己信任的平台或媒體)接收疫情訊息即可,讓自己不致於在疫情現況上掉隊,也不會過度暴露在無謂的負面情緒中。
2. 設定個人行程表,安心且有界線:
對於工作較有彈性,或是開始在家工作的夥伴來說,設定個人的行程表至關重要。它幫助了我們對自己的一天有所掌握,一來能評估每日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一來在心理層面上更是代表著我們能夠對自己的每一天產生控制感,尤其在疫情環伺的危機下,能夠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產生控制感,讓我們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有助於降低焦慮、穩定身心。
3. 劃分工作區域與休閒區域,彈性運用物理界線:
在家中工作和學習的夥伴,可以試著讓把工作(學習)以及休閒的區域分開,讓工作區域的書桌、工作台等,僅僅為了工作而使用,在物理層面上區隔出工作與休閒的界線,在心理層面上也自然能夠區別工作和休息的狀態。而若家中沒有足夠空間劃分工作區與休閒區的夥伴,也能透過簡單的儀式行為,例如開始工作前用特定的杯子泡杯咖啡、凝視家中特定的牆面或裝飾物等,並告訴自己將要開始工作一段時間,藉著這些儀式行為在心理上做出投入工作的自我暗示,以劃清工作和生活的界線;越加明確的界線越能讓人們能夠避免模糊、漸趨安定。
4. 排定一段運動的時間:
幫自己安排每天一段不少於30分鐘的時間進行符合你個人生理狀況的運動,諸如瑜珈、有氧、Tabata等等都可以。運動不僅僅能幫助血液循環,也能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維持穩定的情緒和好心情,也能適度的幫助調解壓力。
5. 嘗試新形態的人際連結:
社交生活維繫了感情,也提供了我們許多生活樂趣和支持。對人類來說,與他人產生連結這件事有著莫大的吸引力,而在疫情環伺下,現實的移動受到限制,不妨讓我們開啟無限(無線)的想像力,從簡單的視訊聊天、線上共餐、線上遊戲聚會,到進階的視訊共同運動、線上共煮、線上共同讀書等,科技帶給我們無比地便利,也同時照顧了我們那最元初、對人際連結的渴望。
在難以捉摸、風聲鶴唳的疫病侵襲下,我們都會感到擔心、恐懼、緊張、焦慮等,這都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但在確認已經完成所有能做、能準備的之後,讓我們一同安撫不安的心,練習安靜且有信心的度過這次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