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你焦慮了嗎?十個與壓力共處的放鬆妙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資訊所包圍,特別是關於人工智慧(AI)的話題。這些資訊雖然令人興奮,但也往往帶來不少壓力和焦慮。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心靈的平靜?讓自己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找到內心的穩定。

最近只要打開社群媒體不是黃仁勳,就是AI。科技的變化讓我們內心需要面對更多不確定感,而這種不確定感可能帶來壓力、焦慮、恐慌等情緒。

我承認我自己偶而也會因為排山倒海而來的AI相關資訊搞得我很焦慮,我知道AI很重要,我得跟上浪潮,可是這些資訊彷彿在告訴我:「快點學!不然就準備要被淘汰了!」這種生存焦慮感一不注意就會跟我Say Hi!

仔細覺察了一下我的感受:AI很重要是真的,大家都在談這個話題也是真的,我想多學點AI也是真的,但會被淘汰不是真的(至少短期內都不會),不用因為這樣就感到焦慮。AI的快速進步讓世界也快速變化,職場以至於生活都受到影響,但我們要怎麼面對這股不確定感帶來的焦慮?

最近因為準備幾場分享會,我彙整了10個我自己常用和其他朋友推薦的放鬆身心妙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和焦慮與壓力共處。

  1. 規律運動: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你心情好!這應該不用多說了。
  2. 健康社交:《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建立牢固的親密社交圈和擴展群體,與更好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關。擁有穩固的支持系統也可以幫助我們度過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過重點是“健康的社交”喔!會讓你消耗的有毒關係就謝謝不要聯絡了。
  3. 健康飲食: 不是暴飲暴食喔!雖然吃些垃圾食物有助當下舒壓,但比較是短期解法,長期來說健康的飲食對身心能量才是比較有幫助的。
  4. 寫日記:讓情緒有個抒發管道,也可以趁機安靜沈澱,整理一下思緒。
  5. 打坐冥想:卡耐基梅隆大學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打坐冥想更能有效減少體內的炎症指標——白細胞介素6(IL-6),並且能提升大腦處理壓力的能力。我自己也已經打坐16年,每天睡前的打坐幫助我釋放壓力、讓一整天忙碌的腦袋停下來,也可讓睡眠品質提升。
  6. 培養興趣、休閒娛樂: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沒有「興趣」,似乎除了工作就是回家滑手機,有個讓自己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生活更快樂的興趣或休閒也是很重要的。
  7. 洗熱水澡: 研究顯示洗熱水澡能幫助放鬆、幫助睡眠。我自己覺得洗澡放鬆後,突然迸出很多靈感,不知道有沒有人也跟我一樣?
  8. 數位排毒/獨處:讓自己擺脫數位裝置,給自己一個Me Time,無意識滑社群不算完全的獨處喔!
  9. 幫助他人:史丹佛大學的分析表示,幫助別人能保護你不受壓力的負面影響。我看到這篇研究的時候,心裡想,原來我喜歡助人有默默的提升自身抗壓力啊!這件事真的很神奇!
  10. 深呼吸: 現在有許多正念呼吸法、緩慢深呼吸等等的學習資源。我們似乎從出生就知道怎麼呼吸,但如此自然的呼吸還是需要學習的。


加碼分享一個脆友的留言!他會想像恐慌是一隻小動物,有時溫順有時暴躁,自己有餘裕時,那隻小動物會溫順一些,但沒有的話就聽聽他想跟自己說些什麼!我覺得很棒!這很像敘事治療的「外化」,會讓我們更有空間去面對這個情緒。

鼓勵大家都可以維護一個專屬自己的放鬆身心的清單,時不時想起就可以選一兩個起來用,希望以上這些方法能夠幫助你建立這份清單,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能保持內心的平靜。

raw-image


職涯諮詢師李宜芳分享各種職涯與生涯規劃乾貨,喝杯咖啡聊聊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