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息尚存,困難都能被克服

2021/05/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疫情已來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們的內心再次騷動不安。面對這種局勢,很多人都惶恐不已。尤其當政府宣布管制令恢復到2020年3月第一次管制令的標准時,我們除了惶恐之外,更多的是疲倦。
對上班族而言尤其。
今天這個週日,我在熟悉不過的上班路上,途徑經常走過的辦公大廈。好些平日里可能在到辦公室上班時西裝革履的男女,此時此刻穿著簡便服飾,開著豪車,用宜家那藍色容量大得驚人,幾乎能夠將整個宇宙都納入其中的袋子,一袋袋將文件從辦公大廈裡搬運出來。
🟦🟦🟦🟦面對陌生環境、人事逐漸形成熟悉和依賴
我駐足觀察了十分鐘,陽光讓他們冒汗的額頭的露珠像星點裝飾著他們的疲憊臉龐。此次疫情再度爬升,讓我們都沒了喘氣餘地!那幾個分別來自不同公司的男女,還請保安協助將大袋文件搬上車。我趕時間沒有再看下去,聽著播客,再次邁開到辦公室上班的步伐。
播客的三個與談人聊的話題,剛好碰到了“熟悉和陌生”的日常感,也就是當我們在日常中,我們對周邊那些人事物已熟爛於心了,很自然的就不會像初見那般,驚嘆連連。其中一位在荷蘭的與談人說,如果要她現在用文字去書寫荷蘭,她怕很難寫得好。寫得不好的不在於無法掌握敘事語言,而是她已融入荷蘭的情境中了,熟悉了那裡的酒吧、紅燈區、景點……
這何嘗不是我們在面對陌生環境、人事逐漸形成熟悉和依賴的演變嗎?
回顧疫情初發時期的謹慎惶恐,那時的我們不論在心理還是物理面上,都對新冠病毒陌生不已。當它在如今變得彷彿身邊愛人、親人熟悉時,麻木開始紮根,深深在你心坎上從一道如剛劃開的傷口鮮血淋淋的畫面,到如今變成倘若無人提起那道可能還會流血的疤痕,你便將這道曾讓你害怕、苦痛的傷口記憶淡化。
🟦🟦🟦🟦你的不安我可以安撫嗎?
當首相宣布,6月1日執行全城管制時,大賣場的人龍聚攏、殺菌消毒用品重登網購平台的首頁推薦,不論新舊媒體將輿論風向從疫苗搶奪戰中,轉移目光,聚焦商場是否因管制令而人潮浮現、主要道路路障設了多少,記者又展開新一輪的工作——採訪大街小巷的路人、政商名流輪番發表沒用的見解,提出他們如廢話般的建議,希望從不完美的語言中,透過媒體試圖以此獲取政府有限的資源。
重回陌生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我迎著陽光和風走向中國報。陽光溫暖,風很涼,我誤以為又回到去年六月我到浪中島的心情。不一會兒,我就進了報館。屋友問我,身為媒體人,政府說會給你們注射疫苗。我笑說,才沒有呢!只有前線記者、擁有政府發出的採訪證的人才有資格。編輯雖然也在媒體的人員系統裡,但很顯然編輯跟前線沒有關係,雖然我們都在疫情嚴重時期,乘搭巴士、輕快鐵、捷運到報館上班,處理著前線新聞報導。從來沒有人問候過:“編輯你好嗎?需要協助嗎?你的不安我可以安撫嗎?”
🟦🟦🟦🟦理性面對困境,憑一己力量也能攻無不克
打從學習斯多葛哲學以來,我便學習著如何平靜看待事情變化,唯有如此才能讓浮躁和不安獲得安寧。我想,很多人在這次疫情嚴重起來的瞬間又重回到“熟悉的”陌生和恐慌了吧?不論工作、情感還是病毒,如果你我一樣是處在中下階層的人,內心定然有很多壓抑和不確定。
但我想你會習慣的,可是習慣並非教你麻木。切記!不要讓自己在不安情緒中停頓太久,趕緊迎著陽光和風邁開步伐。我相信你能在陽光和風的自然中,找到新出口;也相信只要你願意動動腦筋和指尖,接觸和善用網絡科技,你會發現外在的不安可以透過這些工具、管道來平伏。至於內在的徬徨,你可以像我這般,學習斯多葛哲學用以維護生命安寧,斯多葛哲學的生活實踐,並不困難,它能夠讓你在障礙前,應用理性的判斷,不硬來,將問題拆解之後,你會逐漸放鬆緊繃情緒,理性看待問題。沒有過去不去的坎兒,只要你一息尚存,前方困境任誰都可以憑一己力量,攻無不克。

文、圖:吳鑫霖(同步發表於編輯自然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Nigel Ng
    Nigel Ng
    80年代人。喜歡讀書。不希望被看見的文字工作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