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平安!疫情期間在家的壓力調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日日都有數百位新增案例的台灣,我們的不安感再度被激起⋯⋯
這週開始有些人到各賣場囤貨,這週三開始學校也全面停課,改為線上教學,避免群聚感染,各行各業也大多暫停營業
食物會不會不夠?口罩會不會不夠?要去哪裡打疫苗?
有些類似去年疫情開始之後,大家群起焦慮,不是很清楚新冠病毒是什麼,但直接連結到Sars的經驗,我們快速地擋住了第一波疫情
時隔約一年,這次本土案例出現大幅增加
人心又開始惶惶
我自己這週呢,在忙著視訊教學討論
由於教育部宣布學生停課,學校都紛紛開始視訊教學的課程,但我們學校這週先花了兩天的時間,徹底討論如何在疫情之下落實蒙特梭利精神,因而沒有馬上就把課程用視訊的方式原封不動轉移
為什麼?
在疫情壓力之下,大家都急急忙開始抓緊腳步進行視訊教學,但我們卻透過搜索資料,討論,相互交流,先穩定彼此的心
因著自學的精神,人可以獲得內心安定,內心平安,也才能面對孩子丶面對家庭
很神奇地,經歷這樣的過程,我真的獲得內心安定了,也瞭解到怎麼做,是真正落實蒙氏精神。最後,我們確實討論出一個在家自學的方案,回歸到家庭,引領家長和孩子一起將家裡也變成自學的環境,不只是因應二週的在家教學,更要透過這次的危機,轉機!讓孩子去發掘家庭環境與日常生活,處處皆可學習,持續啟發,而不是教!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也反思我這幾天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參考Lazarus & Folkman(1984)壓力互動模式,這個模式認為個體的壓力會透過兩個適應方式,來處理壓力。一個是問題焦點適應(problem-focused coping),另一個是情緒焦點適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面對壓力,直接去處理產生壓力的情境,比如確定問題,查詢資料,而後決定如何行動,可以說是問題焦點適應(problem-focused coping);沒有直接處理產生壓力的情境,而是先接受,先去面對壓力的情緒反應,讓自己減少不愉快的感受,則是屬於情緒焦點適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比如我想了解如何預防新冠肺炎的群聚感染?有人想了解只接種過第一劑疫苗,但目前尚無法接種第二劑的話,保護力到底如何?接下來要怎麼做?就從研究病毒、其生長、繁殖、死亡,是怎樣的過程,現今的疫苗是怎樣的作用機制⋯⋯我和學校其他引導者們都依依翻書丶查資料
這是問題焦點適應(problem-focused coping)
我們一起研究新冠病毒,發現,這不是一場戰役,而是生命教育
病毒,介於有生命與無生命之間,當找到適合的宿主,它的生命就此開始,它本身並無好壞,也不是專門為了傷害人類,殺死人類,它用它的方式活著,找到生存的機會,它也是生命,而每一種生命都帶著它自身的訊息,這次的新冠病毒的生命更是活躍,它不斷地變異,有英國型的丶印度⋯⋯,所以我們能做的,不是去妖魔化這種病毒,而去無畏的怕,去緊張丶焦慮。這樣鞎鉅的時候,更讓我思索:在一次又一次的冰期與間冰期交替,造成多次生物大滅絕,生物們怎麼面臨環境變化?一代一代的人類怎麼經歷各種的疾病,鼠疫丶黑死病丶霍亂丶天花丶瘟疫丶流感丶MERS丶SARS丶依波拉⋯⋯⋯
而這幾天,除了如火如荼的準備新的在家自學計劃,也花了一些時間調適心情,改變生活模式
這是,情緒焦點適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有些朋友主動關心我的狀況,詢問身體狀況丶工作⋯⋯,也有跟我分享目前在追的劇,要我也一起追劇,難然防疫期間不能碰面,卻也沒有因此少掉互動,減少關心。再來,除了追劇,閒暇時間看Youtube時,發現有些youtuber有在揪大家在家視訊運動,確實,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維持好的身體循環,提升免疫力,就是我們在家防疫可以努力的方向再來,三餐均衡營養丶充足睡眠,也是不可或缺。最後,在家打掃丶消毒,這是防疫期間的重大工程,有朋友趁機整理房間,斷捨離,蒐出了自己用不到的物品,準備寄送給社福團體,這樣的行為,讓我想到:是不是除了自己囤貨,補充足夠的食物丶藥品⋯⋯以外,我們也能夠去關心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呢?
面對疫情壓力,這些都是一個適應的過程

結語

根據Lazarus & Folkman(1984)壓力互動模式:
適應是建立在我們評估可以做到,並改變該情境之上。如果評估說某些事情可以完成,問題焦點適應優先;如果評估說甚麼事都做不到,則情緒焦點適應優先。
也就是說
如果你已經怕到腦筋一片空白,你最好先放鬆一下,放鬆身體,放鬆情緒,不要急著讓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忙碌,跟隨他人的行為,照著做。想想平時都透過什麼活動來放鬆?看劇丶聽音樂丶看電影丶吃東西丶找朋友聊聊⋯⋯⋯先深呼吸,讓自己轉移注意力,重新調整一下生活的步調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那麼緊張丶害怕,也可以搜尋一些資料,確定當下的時勢,掌握了問題之後,思考可以做什麼事?打掃家裡丶消毒,重新安排工作,減少群聚感染的機會⋯⋯總之,個人的健康,可以負起責任努力維護,行有餘力,也多多關心身邊的家人,遠處的朋友們,甚至是這片土地上一起生活的人們吧!(我想,透過文章的寫作,也是我傳遞關心的一種方式了)
一起正視壓力來源,相互打氣,祈禱台灣平安!
一起渡過這一波的疫情,台灣加油!
參考資料:
1.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2. 防疫⼼理話. 中華⺠國諮商⼼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avatar-img
40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最長的一部,全曲約100分鐘。你能維持注意力100分鐘,聆聽完這首曲子嗎?(當然,我相信馬勒的音樂一定可以讓人類維持這樣的注意力時間的) 如果可以,來聽我說說這首曲子吧 !這是一首關於馬勒的世界觀,關於「愛」的交響曲⋯⋯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最長的一部,全曲約100分鐘。你能維持注意力100分鐘,聆聽完這首曲子嗎?(當然,我相信馬勒的音樂一定可以讓人類維持這樣的注意力時間的) 如果可以,來聽我說說這首曲子吧 !這是一首關於馬勒的世界觀,關於「愛」的交響曲⋯⋯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對於部分星星兒在戴口罩的熱氣,是星星兒的感官過敏,令照顧者感到傷腦筋的不爭事實。 目前,新冠肺炎再度重新復出,自閉症的延宕式反應,出現在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大混亂之中。 在主兒女,有線上聚會。 在學校,有線上授課。 對星星兒,包括我,必然有出現類似〝杞人憂天〞的擔憂。 就算有記住〝馬太福音第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作者希望這些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思考,能夠引起讀者產生共鳴和啟發。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對於部分星星兒在戴口罩的熱氣,是星星兒的感官過敏,令照顧者感到傷腦筋的不爭事實。 目前,新冠肺炎再度重新復出,自閉症的延宕式反應,出現在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大混亂之中。 在主兒女,有線上聚會。 在學校,有線上授課。 對星星兒,包括我,必然有出現類似〝杞人憂天〞的擔憂。 就算有記住〝馬太福音第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作者希望這些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思考,能夠引起讀者產生共鳴和啟發。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