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一句彌陀處處具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時間: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農曆十一月初三)
地點:淨律寺客堂

raw-image

這一次,香山玄奘大學舉辦三壇大戒,你們大家去受戒,一切都有如法進行嗎?是什麼人先登壇?

學員答

量某師先登壇。

院長開示:

今後你們排班,要依登壇先後為序。我們出家就是要依登壇的次第為主。譬如地藏王菩薩的弟子,閔公的孩子先出家,走路的時候就是排在前面,閔公後出家就排在後面,這些佛制都是依戒律而制。

要明白,不管做什麼,順序都是以先後登壇的次第為主;如同時去受戒,是要以先登壇為長。若以居士來說,十年前皈依的較年輕,十年後皈依的比較年長,就是以年長的排前面。若是年輕的先受五戒,比較年長的後受五戒,這時先受五戒的要排前面。

現在受三壇大戒,得清淨戒體,這個就是出家人最重要的基本戒。我們要了解戒是「無上菩提本」,咱們出家要發菩提心就是要荷擔如來家業。「菩提」兩個字,就是不捨眾生。我們應該嚴守清淨戒,與一切眾生結善緣,顯發本來具足的自性清淨心,才能夠成就無上佛道,這是非常重要的。

過去,祖師大德若是受了戒,在五夏當中必須要好好學戒,絕對不隨便出去參學,但現在末法時代,一出家就受戒,受完戒好像就變很大了,這就是最遺憾的事,往往把方便當成隨便。

在過去如果要出去參學,就必須經過道場的道規,一層一層的,須先參照客師,才能夠見到知客師,才決定准不准你掛單;現在真方便,今日來今日就能掛單,而且非常歡迎,給與非常大的方便,這就是我們末法眾生的現象啊!

raw-image

過去祖師大德有那個福報,在受三壇大戒前,日用偈咒都要完全背熟,全部要一清二楚,法器也全都要會。說不定去戒場,就叫你打法器。可是現在都講隨便啦!如果說他不會,就說他還沒有那個根機,隨便啦!不要緊啦!其實,不要緊就是對自己的損失,是非常不利的,若說末法,其實說的就是人的末法了。

我來淨律寺開山的時候,每天都在工地忙,也不知道應該要把法器練好,真的一點覺照都沒有。有一天融德法師,他出家十幾年了,晚課時,他拿木魚給我說:「你打小木魚」。眼看就要繞佛了怎麼辦呢?接板如何接,煞板如何煞?我完全都不會。

在那個時候,我起了一個分別心;經過兩個晚上的思惟,我想通後感到非常法喜,這都是融德法師及大眾的慈悲,都是為了督促我精進。從那時候我就開始用功,雖然白天在工地,晚課作完後就聽《楞嚴經》錄音帶、背〈楞嚴咒〉、學法器,一個禮拜之後,就開始與大眾輪值,那時候是不可以看課誦本的。

raw-image

現在回憶起來,十幾年前那段時光真是非常殊勝。但是,你若沒有智慧覺察到自己的不足,就會認為大眾在找我的麻煩。相反的,你自己若是有智慧,才會了解到出家就是要發菩提心啦!佛法說的平等,指的就是一個平等法,這是你要去體會了解的。假使你不了解這個道理,就不懂得如何服用這帖藥啊!

你看,這樣貢高我慢的心及分別心的毛病,就沒辦法對治了。所以出家後,回憶到過去的所作所為,實在是非常無知。若以世間法來說,一個大企業家,總是高高在上,你看這樣子的心態要如何斷生死?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說學佛要先自覺自悟,才能够確確實實了解「僧寶」是什麼。僧寶是非常清淨的,即使用世間一切物質或財物都是沒辦法取代的,因此我們要能夠清淨具足,才是一個如法的僧寶。

各位要明白,不要時常用世間習氣來思惟事情。你看世間人,就算是做到人王,也是要受生老病死等八苦的。那僧寶怎麼樣才能夠清淨具足呢?就像我們現在這樣,能夠守小戒念佛,這就是具足清淨了。

raw-image

你們自己本身對受戒,與未受戒有感覺到什麼差別嗎?戒場有嚴肅嗎?現在物質豐富,反而不像古時受戒那般清淨。以前受戒時,我是每天清晨就去大殿拜佛,拜到糾察師說:「你每天那麼早就起來拜佛,不可以。」糾察師怕我睡眠不足,他的慈悲我是很感恩的。

曾有位同戒兄,他看我精進拜佛,就說:「你早晨起床時叫我一下」。但說是說了,我叫他二、三次,他都爬不起來。在戒場時,只要有空,我就一定是在大殿禮佛。若是遇到上課,教室與寮房距離差沒多遠,到午後下課的時候,回到寮房,有許多戒子都是在那裡講話聊天啦!這樣實在很不莊嚴,這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隱憂。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是環境的問題,並不是他們本質的問題。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習氣。信徒往往都認為出家師父物質較缺乏,所以只要看到一個比較好的餅乾他就買來供養師父,像這樣子,反而是養成了不好的習氣!

這都是我們這個年代的共業啦!應該要自己去好好的體會。等到信徒慢慢有一點正見的時候,我們就要好好地開導他們。像現在寺院貼在公佈欄的文告,信徒來了之後,也沒有遵照文告的規定。你看!我們有很多方面都要好好地轉法輪。

譬如說我們現在為了國家,常住早晚課誦,尤在每朔望清晨,都要祈願「國基鞏固,治道遐昌。」好讓我們國家富強,社會祥和,人心安定。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好好培育下一代的正覺、正見,將淨化人心的佛法更為遠揚傳播。

raw-image

從今天起,你們光量寺還是要好好同心協力,儘量要知道這重點,要大公無私的!要以眾生為我,不可以私我為我,要為佛教前途著想,奉獻自己的身心與性命。就像台北有成立一個「觀音線」,時時刻刻來應對、解決眾生的困難,像「觀音線」的組織,他們需要具足相當的人才能建立。

假若有困難的人求助於你,你就要學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的精神;當眾生要你救苦救難時,你也要懂得如何處理。世間法所說布施、救世,這都只是相,是臨時性的,並不是究竟的。因為修這個相,將來還是有因果的;若是修體,才是清淨。

所以你們要知道這個道理,才有辦法納受自己種種的苦。相反的,你若不知道這個道理,不懂得修體,那就無法清淨,無法清淨就會陷於輪迴,這樣就真的太苦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佛法度眾生,說道理度眾生,然後在說理的同時也可以施行救濟。假使以後光量寺建築圓滿,硬體工程告一段落後,在經濟許可下,大眾可以作羯磨法,一年內作一些救度接引眾生的活動,更要撙節一些培養僧眾人才的經費。

日常使用的東西儘量節儉一點,東西夠用就好,不要太多,太多的東西反而會變成一種負擔的。譬如說覺得這張桌子不理想,就想換張新的或者看怎麼重新整理它。其實,如果一開始不要起這個念頭,也就不會有要換掉或將它上漆的這些問題。那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處理呢?

raw-image

我現在正在研究佛桌,假如我們漆上油漆保護它,這樣檜木的質地就顯現不出來,對吧!佛桌剛開始用乾漆擦一擦,雖然不上油漆,但是我們每天用布擦一擦,日子久了之後,自然就變雪亮而會返光照人呢!

所以我們每天用完早齋後,要打掃、擦桌椅,要是能這樣每天擦乾淨,也就不必說再來要換什麼啦!出家人就是講究清淨,不是在講究外在表相的。只要我們有清淨實相,大家來道場,所看到的,便都很清淨。

如現在的光量寺,一進入大殿就十分清淨,那你看看在這種清淨的環境裡,即使不想修行,還是會激發你的道心,而想修行的。不過我們要知道,這還是要看個人福報的,沒有福報的人,再怎麼清淨的環境,他還是待不住的。

以前學院剛開始,就有人問我說:這個地方四處都是玻璃,這樣每天要花很多時間擦玻璃啊!哪還有時間修行?他不知道擦玻璃時,可以一邊念阿彌陀佛,而且一樣可以擦得很光亮。我相信真正念阿彌陀佛的人,比修密宗還要殊勝。你若是用清淨心、恭敬心、沒有分別心,恭敬地持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就無比殊勝了,又何必去持咒、結手印呢?

不過,結手印也是可以增加你的願力,你結了手印就應該要持念咒語,這與念阿彌陀佛聖號都是一樣的。你說禪宗講明心見性,是要求開悟的。要開悟,祖師大德也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你要作七世的狀元、三世的人王,才有辦法開悟的,那你有辦法嗎?

raw-image

古代當狀元,就像現在的行政院長,是隨便就可以擔任的嗎?那管理的可是一國大事啊!我們連管理自己都管理不了了,還有什麼辦法、什麼能力可以去治理國家大事呢?所以,你們要明白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動機。假若你不明白自己,卻一直說要修行、要修空性,即使空掉一切,這還是執著。

說起來,我們現在都是大福報啊!阿彌陀佛處處都可以具足。譬如說,你在洗碗也阿彌陀佛,你在洗筷子也阿彌陀佛,洗杯子時也阿彌陀佛!哪個地方沒具足?一個信徒來,你一句阿彌陀佛!他就知道師父在哪裡。總之,行門要下苦工,要事來磨,才能見功夫。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一、前言 各位佛教的傳燈大德︰     我個人很少有面對大眾講話的經驗,應邀來戒場和諸位結這席法緣,真的有點惶恐。在我個人大約廿六年的出家學習歷程中,在佛教界我沒有任何學位的成就,雖然沾個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的殊榮,到目前我手中也沒取到這個殊榮的文憑,對這些學位的文憑成就,我總覺得在生命中是不增
Thumbnail
一、前言 各位佛教的傳燈大德︰     我個人很少有面對大眾講話的經驗,應邀來戒場和諸位結這席法緣,真的有點惶恐。在我個人大約廿六年的出家學習歷程中,在佛教界我沒有任何學位的成就,雖然沾個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的殊榮,到目前我手中也沒取到這個殊榮的文憑,對這些學位的文憑成就,我總覺得在生命中是不增
Thumbnail
一個人能不能達到目的?事業會成功與否都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習氣的關係。你若對自已的習氣不明白,不能真正去瞭解,你就沒辦法接納這個道理,對麼! 你若不相信,你回去用一個垃圾桶,把果皮裝到滿,你一定要清除掉,不然不能再丟進去的。
Thumbnail
一個人能不能達到目的?事業會成功與否都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習氣的關係。你若對自已的習氣不明白,不能真正去瞭解,你就沒辦法接納這個道理,對麼! 你若不相信,你回去用一個垃圾桶,把果皮裝到滿,你一定要清除掉,不然不能再丟進去的。
Thumbnail
我來淨律寺開山的時候,每天都在工地忙,也不知道應該要把法器練好,真的一點覺照都沒有。有一天融德法師,他出家十幾年了,晚課時,他拿木魚給我說:「你打小木魚」。眼看就要繞佛了怎麼辦呢?接板如何接,煞板如何煞?我完全都不會。在那個時候,我起了一個分別心;經過兩個晚上的思惟,我想通過後感到非常法喜,
Thumbnail
我來淨律寺開山的時候,每天都在工地忙,也不知道應該要把法器練好,真的一點覺照都沒有。有一天融德法師,他出家十幾年了,晚課時,他拿木魚給我說:「你打小木魚」。眼看就要繞佛了怎麼辦呢?接板如何接,煞板如何煞?我完全都不會。在那個時候,我起了一個分別心;經過兩個晚上的思惟,我想通過後感到非常法喜,
Thumbnail
我當初到蓮因寺時,那天晚上回來我就開始背誦《毘尼日用》,就用這一本啊!隔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運用在生活上。時間過了二十多年,你看愈差愈遠,現在的出家人受持《毘尼日用》的這些咒語,可說今不如昔!要知,我們天天都與眾生接觸,假若你沒有持這些咒語時時憶念隨行,你的福報就會在無形中消掉。
Thumbnail
我當初到蓮因寺時,那天晚上回來我就開始背誦《毘尼日用》,就用這一本啊!隔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運用在生活上。時間過了二十多年,你看愈差愈遠,現在的出家人受持《毘尼日用》的這些咒語,可說今不如昔!要知,我們天天都與眾生接觸,假若你沒有持這些咒語時時憶念隨行,你的福報就會在無形中消掉。
Thumbnail
大家要知道,一個道場是以大殿為主,大殿是最高的,它是供奉佛菩薩,亦是供奉法的地方。我們現在雖然不是聖僧,但我們凡夫僧也算是三寶之一,所以在大殿內,我們的言行舉止一定要嚴肅,這是我一再交代,一定要嚴嚴肅肅的!若有事要請教,盡量到大殿外講,聲音以能讓對方聽到即可,不能讓第三個人聽到,這是表示我們的心很靜
Thumbnail
大家要知道,一個道場是以大殿為主,大殿是最高的,它是供奉佛菩薩,亦是供奉法的地方。我們現在雖然不是聖僧,但我們凡夫僧也算是三寶之一,所以在大殿內,我們的言行舉止一定要嚴肅,這是我一再交代,一定要嚴嚴肅肅的!若有事要請教,盡量到大殿外講,聲音以能讓對方聽到即可,不能讓第三個人聽到,這是表示我們的心很靜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