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以戒為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時間: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農曆九月二十八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raw-image

受戒,最重要的是發心和納受戒體。假若沒有得到戒體,則往後的修行,可說完全是妄修,因為沒有得到戒體,是沒有辦法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的。何以「戒體」那麼重要?因為「戒體」是戒法四門之一,依道宣律祖《行事鈔》卷三云:「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又云:「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軼,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彰名,乃有無量。且據樞要,略標四種:一者戒法,二者戒體,三者戒行,四者戒相。」(

靈芝律師的《資持記》云:「欲達四科,先須略示。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故受戒時,納受戒體是非常重要的。「以戒為師」,在佛陀將要入涅槃時,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提出四個問題請示說:「佛在世時依佛為師,佛滅度後,要依什麼為師?」佛對阿難尊者說:「以戒為師」,此為第一。

第二點問:「佛在世時大家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陀回答:「你們要依四念處為住」。我們要明白「四念處」,首要就是講觀察我們這個身軀,沒有一個清淨處。這個身體裡面的東西都是骯髒的,連心地種子也是不淨的。

第三點問:「對一些惡性比丘,佛住世時,佛會設法調伏他們;佛滅度後,要用什麼辦法對治他們?」佛陀教導我們說:「默然不共語,而擯之!」佛在世時到現在,佛教僧團已大大的不同。就像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分裂,社會團體有派別,連家庭有時也會分作好幾派。

比如一個家庭裡有四個人,有的選國民黨,有的選民進黨,有的選無黨派,也有的沒意見,你看即使小家庭也是會意見分歧的。故佛世迄今,佛教也從創始的根本佛教,原始佛教,演變成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等。

raw-image

第四點就是問:「佛滅度後,結集三藏教法時,在一切經經首,當安何字?」佛陀即答:當說信、聞、時、主 、處、眾六種成就,即開頭就是「如是我聞」等。這就是佛所說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瞭解,佛將要入涅槃,所付囑的也是告訴我們要「以戒為師」,沒有這個「戒」是沒有辦法續佛慧命的。所以我們雖然有念佛,若沒有持戒,也就變成一種雜念,不能得到一心不亂,那要往生極樂世界也就變得很困難了。

你們到戒場受戒,一切都要按照戒場的規定;不管是常住的執事,或者是過去自己的習氣、妄想,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夠得到清淨戒。

譬如講這次能夠去受戒,我們的心就是要念師長恩。今天假若沒有師長為我們簽名蓋章,就不可能來受戒。所以,時時刻刻心中要存有恭敬心,才能夠得到清淨戒。在戒場要用功,除了聽課,也要注意演禮的部份,在其他自修的時間,就各自用功,不得喧嘩、四處攀緣,否則絕對得不到清淨戒。我們在受戒期間,若是老老實實用功,龍天護法也會非常護持我們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功,就像現在有的人在戒場,習氣還是很重,假若你在戒場自己沒有收斂一點,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這樣子悠悠泛泛,空過月餘的寶貴戒場生活,未免也太可惜了。我們學佛要有智慧,要選擇如法的戒場,你們要瞭解這個關係。若是不瞭解,在受戒當中的這段期間,就沒有辦法得到清淨的戒體。

raw-image

量某要多用功啦!用功才會沒有障礙,一定要很感恩你師父,排除萬難趕上這一次傳戒,讓你可以去受戒。這個時候去受戒,那以後學院開課的時候,你就可以參加聽課;要不然你若是延到明年才受戒,同學在聽課,你是不能參加的;所以有這樣殊勝的因緣,你一定要明白、感恩!我們能感恩,有恭敬心就會有法喜,那將來一定會有成就。

你們明天早上要出發以前,必須先向你們的師父告假,向佛、菩薩請假,回來記得還是要銷假。《毘尼日用》你們有沒有背誦起來?當我還是居士的時候,天天都這樣做;你們現在已經出家了,背誦《毘尼日用》,這件事情一定要做好。

我當初到蓮因寺時,那天晚上回來我就開始背誦《毘尼日用》,就用這一本啊!隔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運用在生活上。時間過了二十多年,你看現在愈差愈遠,現在的出家人受持《毘尼日用》的這些咒語,可說是今不如昔!

要知道,我們天天都與眾生接觸,假若你沒有持這些咒語時時憶念隨行,你的福報就會在無形中消掉。所以你想要得到清淨,無論怎樣一定要背好《毘尼日用》,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起心動念,方可減少過失。(

raw-image

再者,講到住持,當住持就是在主持道場的一切事情,大小事都是要他處理的,所以排班或是繞佛,他都走在最後面,就是在照顧他們的住眾。為什麼會走在最後?也就是要負責這個因果啊!

那高僧大德他們為什麼不要當住持呢?講起來他們的戒行是清淨具足,什麼因果他們都知道,看到大眾根機不一,乾脆不當住持,有的半夜就跑了。像虛雲老和尚也不想當住持,所以道場重建好了,就簡單整理行李,半夜就跑了,跑到另一個地方,法號也改了。那現在時代不同了,住持轉不了信徒,多半被信徒給「轉」了。

其實,當住持的人,假若不照因果來決斷事情,無形中別人成就了,你反而墮落!墮落到無間地獄去。尤其是關於掛單,必須要講明確;目前若是有人要來掛單,大都是一天、兩天或三天,我都叫他回去!告訴他這裡沒有空的寮房,我絕對重質不重量。為什麼不重量?因為目前來掛單的僧眾,大多都是四處攀緣的雲遊僧,那會影響到整個僧團的精神。

假若你一生當中剃度兩位僧眾,其中有一個成就了,那就夠了,何必一定要有很多人呢?過去的祖師也是這樣,只要有一個人成就,那我們這個道場的付出,就都值得了。不必擔心,也不用擔憂住眾有多少人,一定要「以戒為師」,不應去貪取不該得的。

raw-image

我希望你們光量寺,不用著急,住眾個個老老實實地修行,以修行為主,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曾跟教務主任淨界師講過,淨律學佛院,若你一年培養一個人才,十年就有十個人才,三十年以後,這道場就有三十個人才。假使這三十個人,都能夠同心合作,同一條心,不管你的教育方針,是要從行門著手,或是從解門深入,都會是圓滿的。對吧!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緣起] 2018歲末時,我有幸跟上了善山師父德國冬禪的行程。 回想起來,那回真是無比殊勝的心靈壯旅,遇見很多人,遇到很多事件,當然有考驗也有收穫。 那時,在上完所有禪修課程以及灌頂加持後,師父為想皈依的同學,啟動儀式。 相對於現時,發菩提心入菩薩行,一樣共振。
Thumbnail
[緣起] 2018歲末時,我有幸跟上了善山師父德國冬禪的行程。 回想起來,那回真是無比殊勝的心靈壯旅,遇見很多人,遇到很多事件,當然有考驗也有收穫。 那時,在上完所有禪修課程以及灌頂加持後,師父為想皈依的同學,啟動儀式。 相對於現時,發菩提心入菩薩行,一樣共振。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Thumbnail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Thumbnail
我來淨律寺開山的時候,每天都在工地忙,也不知道應該要把法器練好,真的一點覺照都沒有。有一天融德法師,他出家十幾年了,晚課時,他拿木魚給我說:「你打小木魚」。眼看就要繞佛了怎麼辦呢?接板如何接,煞板如何煞?我完全都不會。在那個時候,我起了一個分別心;經過兩個晚上的思惟,我想通過後感到非常法喜,
Thumbnail
我來淨律寺開山的時候,每天都在工地忙,也不知道應該要把法器練好,真的一點覺照都沒有。有一天融德法師,他出家十幾年了,晚課時,他拿木魚給我說:「你打小木魚」。眼看就要繞佛了怎麼辦呢?接板如何接,煞板如何煞?我完全都不會。在那個時候,我起了一個分別心;經過兩個晚上的思惟,我想通過後感到非常法喜,
Thumbnail
我當初到蓮因寺時,那天晚上回來我就開始背誦《毘尼日用》,就用這一本啊!隔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運用在生活上。時間過了二十多年,你看愈差愈遠,現在的出家人受持《毘尼日用》的這些咒語,可說今不如昔!要知,我們天天都與眾生接觸,假若你沒有持這些咒語時時憶念隨行,你的福報就會在無形中消掉。
Thumbnail
我當初到蓮因寺時,那天晚上回來我就開始背誦《毘尼日用》,就用這一本啊!隔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運用在生活上。時間過了二十多年,你看愈差愈遠,現在的出家人受持《毘尼日用》的這些咒語,可說今不如昔!要知,我們天天都與眾生接觸,假若你沒有持這些咒語時時憶念隨行,你的福報就會在無形中消掉。
Thumbnail
佛教其中一個最古老和最受尊崇的宣示就是: 1.諸惡莫作 2.眾善奉行 3.自淨其意 4.是諸佛教
Thumbnail
佛教其中一個最古老和最受尊崇的宣示就是: 1.諸惡莫作 2.眾善奉行 3.自淨其意 4.是諸佛教
Thumbnail
這個造罪的妄念,要如何對治呢?就是要發心勤修福慧,才有辦法。當你發心磨練自已時,雖然妄念還是會起,但是我們比較有辦法壓制;若不是自已發心,而是被動的話,妄念一起來便沒有辦法調伏、壓制。所以,我們要主動發心,才有辦法對治妄念。
Thumbnail
這個造罪的妄念,要如何對治呢?就是要發心勤修福慧,才有辦法。當你發心磨練自已時,雖然妄念還是會起,但是我們比較有辦法壓制;若不是自已發心,而是被動的話,妄念一起來便沒有辦法調伏、壓制。所以,我們要主動發心,才有辦法對治妄念。
Thumbnail
佛教戒律的基礎,也可稱為基本的倫理觀念,依據三皈、五戒、十善,來清淨三業,自利利人。 戒的功能在於清淨與精進;律的功能在於和樂與無諍。
Thumbnail
佛教戒律的基礎,也可稱為基本的倫理觀念,依據三皈、五戒、十善,來清淨三業,自利利人。 戒的功能在於清淨與精進;律的功能在於和樂與無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