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故事|疫情好轉之後...,台灣即將會發生什麼事?借鏡其他國家「第二波」疫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關於標題:「如果疫情好轉,除了好好的吃一餐,我真的很想回台中拿我的吉他,去KTV一口氣把一年份的歌唱完。」對!應該不只我這樣想吧?

「疫情漸趨緩!醫:Rt值可能已低於1!」「陳時中說大家的犧牲有了效果!」,中央指揮中心的新聞一出真的是鼓舞人心。(來源,此篇文章撰寫於6/1)

我待在家吃泡麵都吃的快吐了,周邊店家不開門就算了,連Ubereat、Foodpanda司機都不想送我這區。真的是強迫增進廚藝。 改天來跟大家分享我這幾天都吃什麼。

如果疫情好轉,除了好好的吃一餐,我真的很想回台中拿我的吉他XD,去KTV一口氣把一年份的歌唱完。端午節買票了嗎?好想出門對嗎?

好吧一切都很合邏輯。

所以今天來聊聊:「每個洲的疫情第二波,都是年輕人」、「年輕人確診,能讓台灣發生什麼事」、以及我依舊會提供幾個「做得到的建議」

故事開始。

*

#台灣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統計數字會說話:

raw-image

第一波都是高齡,我猜是阿公阿嬤的資訊來源原本就會慢一拍,又或者是他們看透了人生百態,覺得身邊的人都好好的,「阿不就發燒而已?」並不覺得危險。

「阿還好啦?」
「有那麼嚴重嗎?」

不誇張,我的病人真的是這樣,戴上口罩只是因為怕罰錢、每天照樣群聚喝茶下棋逛市場。我大膽的推測,那位砍護理師的阿公會那麼不想被隔離,他就是這樣想的。

第一次遇到疫情,年輕人總是比長輩緊張XD(我主觀角度)

*

然後嚴格了兩三個月,最後疫情總是會好轉。這麼嚴格?也難怪好轉之後,重新開放生活的第二波疫情,就都是年輕人了。(我也豪想出企玩)

統計數字會說話:

raw-image

還有冰島捷克法國的統計,我就不放圖片了。歷史就是這樣不停地、不停地重複循環。

第二波將會是一堆年輕人確診,然後「無症狀」帶原回家給家人、老人,疫情重來。

我就不詳細說明,等你醒來之後,需要面對家人被傳染被確診的痛苦消息了。
(想看可以看這篇:209人死亡來自家人「故意」傳染。)


*

#當第兩次防疫模範生

讓台灣當第兩次防疫模範生、預防第二波最好的方法,就是「所有人寫疫情日記」、「所有人去唱歌露營也戴口罩」、「所有人不出門」。

但你想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怎麼可能。再這樣下去,台灣人不是熱死就是無聊死。XD

所以我有幾個「做得到的建議」:

  1. 有疫苗就打。戰爭已經開始了,你還有餘韻嫌裝備太差?口罩只是鋼盔,沒有疫苗我們依舊是裸體出門打仗。世界已經有6支上億人都打過的疫苗,可隨時更新CDC疫苗預約的消息。(保護力只有一半?你打的65%疫苗哪裡沒有效。)
  2. 自己搞一個實名制。未來開放之後出去玩、唱歌烤肉露營吃火鍋,也主動自己實名制。拿張A4白紙,簽名+留電話就能完成。(範例)
  3. 搶不到殘劑?不想打疫苗,可以看這篇直接教你能怎麼辦。
  4. 趁著還打不到疫苗,先去打別的:新冠肺鍊不能一起打?最棒疫苗接種順序

這樣就算確診了,有實名制也能一群人打包隔離,跟2020年一整年的台灣一樣「雖然玩得很嗨,但也守得住」。有疫苗保護,就算確診了也不會用到加護病房的資源。

看新聞就知道,青壯年確診不再只是輕微症狀了,死亡病毒不會偏心,40歲36歲也是給你往生、給你不可逆的肺纖維化。

那到底會不會有第二波?也許真的被我烏鴉嘴、也許我根本沒有猜到。

但預防不就是這樣嗎?又何必冒著失去生命的風險嘗試呢?

*

#結語:

好的!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這篇文章要送給一群「對健康文章沒興趣的年輕人」。

討論健康很無聊,健康真的很無聊。各位看方格子點閱率總排行就知道了。

可能某天我也會忘記初衷,跟著跳下海寫股票0050、寫疫情趨緩概念股。(苦笑)

被動收入破5萬之後,你想陪家人?環遊世界?還是提早退休?存到1,000,000是第一桶金,是很多錢對嗎?恩,健康是那個「1」,其他的夢想都只是後面的「0」。

我知道你有很多夢想,但我也知道「不健康的人」只會有一個夢想。我知道你想賺大錢未來好好陪爸媽,但我也知道人類平均生病住院年齡是55歲。

當我30歲的時候,爸媽已經幾歲了?爸媽經得起一次的確診嗎?

單日13死、19死,我好怕,下一次什麼時候輪到我的爸媽、輪到隔壁那些會來跟爸媽串門子的鄰居。當疫情來襲時,沒有人可以事不關己。

我們總是在痛苦失去的時候才知道曾經擁有。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預防失去呢?

所以我寫下今天這篇「預言烏鴉嘴」文章、還有可以給爸媽的五個建議(這篇),讓各位看懂,讓各位能把「健康」帶回家給爸媽、給阿公阿嬤。

因為我只有影響你們、影響一群「對健康沒興趣的人」,我們才能一同拯救更多生命。

「嘸通等成功欲來接阿母住 阿母啊 已經無置遐。」
《落雨聲-江蕙》

預防健康失去、預防生命失去。我想,這是我和資訊世代最有能力能做到的事情。

減藥最好。

*

真希望我的烏鴉嘴不會預言成功。

下一篇就來聊聊「吸菸能提升免疫、增加維他命 E。這篇文章跟你想的不一樣。
你可以訂閱我,這樣文章就會即時傳送到你的手機裡。

其他「做得到的建議」文章:
「不小心就被你運動到了」的幾個動作推薦。例如在百貨公司亂來XD
媽祖遶境走到血尿?我:阿對啦,你是不是吃肌肉鬆弛劑
避免「群聚看診」!常備藥清單、哪些症狀也許不用吃藥?

記得分享這篇文章。
歡迎來信問問題:twympc@gmail.com

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看懂,下方有一個綠色的拍手符號,如果幫我按個 5 下,我會收到你的鼓勵,如果你沒有 Likecoin 帳號,也可以申請,點此看 LikeCoin是什麼

阿你想直接贊助我也可以XD!(贊助連結)

20-22環島演講中!持續醫療敘事!

諾諾藥師,減藥藥師,胡廷岳藥師
關於「減藥」、「好好活著」我相信我可以幫上忙。

raw-image

#台灣疫情 #Rt值 #疫情趨緩了嗎 #0050 #疫情趨緩概念股
#烤肉 #露營 #吃火鍋 #唱歌KTV #股票 #疫苗預約 #被動收入


aa
TVBS - 呼吸病房營養師沉痛喊話!若長輩染新冠重症「就放手吧」│TVBS新聞網
全台昨(26)日新增11例因新冠肺炎死亡個案,自11日起共計34例身亡,指揮中心表示,死者年齡大多落在50餘歲至70餘歲,且有慢性病史,對此一名自稱在呼吸病房有10多年資歷的營養師表示,若遇到年事已高且有慢性病的長輩不幸確診重症,「真的就放手吧」。 ...
TVB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妍妍-avatar-img
2021/06/07
已帶著祝福的心轉發這篇微杯具宣導文...做到自己能做的部分,我們可以的,我們很棒。
你說得很對!台灣有台灣的做法,台灣民眾也有台灣民眾可以辦到的地方
吳心-avatar-img
2021/06/01
這篇很實在啊啊啊啊啊!
XD 希望沒有寫太難
avatar-img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的沙龍
1.1K會員
131內容數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5/03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2023/05/03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在台灣各地多點開花 當然很多婆婆媽媽又開始慌慌張張(疊字可愛+10分) 今天剛好我老姊在通訊軟體上談論到這件事, 但也是老調重彈- 她的婆家又要她趕緊回到他們位處郊區的宅院來避「疫」! 不過今天不想談中國政治, 就簡單談談台灣後疫情吧! 這幾天來的新聞你一定要看懂這件事 掰!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在台灣各地多點開花 當然很多婆婆媽媽又開始慌慌張張(疊字可愛+10分) 今天剛好我老姊在通訊軟體上談論到這件事, 但也是老調重彈- 她的婆家又要她趕緊回到他們位處郊區的宅院來避「疫」! 不過今天不想談中國政治, 就簡單談談台灣後疫情吧! 這幾天來的新聞你一定要看懂這件事 掰!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疫情要好轉了!但下一波將會是一堆年輕人確診,然後「無症狀」帶原回家給家人老人,疫情重來。今天來聊聊「台灣即將會發生什麼事」、以及我依舊會提供幾個「做得到的建議」。
Thumbnail
疫情要好轉了!但下一波將會是一堆年輕人確診,然後「無症狀」帶原回家給家人老人,疫情重來。今天來聊聊「台灣即將會發生什麼事」、以及我依舊會提供幾個「做得到的建議」。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其實,「疫情」是我想都沒想過的。 從去年開始,大家漸漸的面臨到疫情的衝擊,那時的台灣,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真的很幸運。 但,有時突發太快,真的有點恐慌。 最近,因為疫情變的有點嚴峻,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外出、不要群聚,相信大家都有點不太適應,所以導致一連串的事件發生。  真的沒有人想發生這樣子的狀況,但事
Thumbnail
其實,「疫情」是我想都沒想過的。 從去年開始,大家漸漸的面臨到疫情的衝擊,那時的台灣,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真的很幸運。 但,有時突發太快,真的有點恐慌。 最近,因為疫情變的有點嚴峻,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外出、不要群聚,相信大家都有點不太適應,所以導致一連串的事件發生。  真的沒有人想發生這樣子的狀況,但事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一年過去了,世界各地疫情仍不見緩和,台灣最近新增案例也有增加的趨勢,但台灣的大家似乎已有疲乏之感,出門沒戴口罩的民眾比比皆是,每到假日各大觀光景點人滿為患,飯店民宿假日住房率居高不下,出入密閉場合體溫量測系統似乎也是架設好看的,從沒看到有人因體溫過高而被攔下來。
Thumbnail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一年過去了,世界各地疫情仍不見緩和,台灣最近新增案例也有增加的趨勢,但台灣的大家似乎已有疲乏之感,出門沒戴口罩的民眾比比皆是,每到假日各大觀光景點人滿為患,飯店民宿假日住房率居高不下,出入密閉場合體溫量測系統似乎也是架設好看的,從沒看到有人因體溫過高而被攔下來。
Thumbnail
剛剛騎車去好市多買義美鮮奶,一眼望去,沒戴口罩的人寥寥可數,走一圈我自己看到沒戴的只有三位,但也許還有更多,不過我想數目應該還是極少。 很開心看到口罩右下方都打著MIT或是Made in Taiwan
Thumbnail
剛剛騎車去好市多買義美鮮奶,一眼望去,沒戴口罩的人寥寥可數,走一圈我自己看到沒戴的只有三位,但也許還有更多,不過我想數目應該還是極少。 很開心看到口罩右下方都打著MIT或是Made in Taiwa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