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本裡的宋朝,《洗冤集錄》的成書背景
你對宋朝的印象是什麼呢?其實我把以前讀的通通還給老師了啦~我們先一起簡單地回顧一下當時的背景,再看看醫學發展在這個時期有些什麼進步!
從上面的背景來看,戰爭與印刷術是當時醫學進步的兩大推動力。當時戰爭造成很多的死傷,為了治療大量受傷的士兵,醫學應該讓更多人知道,而不是只留在朝廷裡,所幸印刷術也在那時興起,就讓醫學的文獻得以流傳(很久以前的古籍都是刻在竹簡上的,大家有看過一些古裝劇,裡面總會有一個小書僮幫忙揹著很重很重的竹簡,可以想見這樣要把知識傳遞下去會有多困難,也總是會有些章節失傳)。
不過,當時朝廷裡的仁宗大概沒想到這麼多,多虧了駐守邊疆,抵抗西夏的韓琦將軍,向朝廷建議將幾本醫書送到軍隊裡,提高軍隊的醫療水平,畢竟每天都親眼目睹了這麼多的死傷,若不積極治療,戰力也會持續削減。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裡寫道韓琦當時對朝廷的建議:
「丙子,賜德順軍《太平聖惠方》及諸醫書各一部。韓琦言軍城初建,屯集師旅,而極邊之地,人皆不知醫術,故賜之。」
後來,意識到醫學普及的重要性,宋朝更有了一項創舉——設立校正醫書局。醫書要廣為流傳,也要確保內容的正確性,為了避免內容農場誤導大家,宋朝選了許多當時的專家,開始校閱許多傳世以久的醫書,並頒布了《太平聖惠方》給地方軍隊。(其實,也不只有太平聖惠方,像是現在中醫學裡每個中醫師都要讀的傷寒論,許多的醫書,也是在這時期,由官方成立負責小組,重新整理、編輯)
好,說到這裡,太多資訊,大家可能要棄追四物所了QQ,那我告訴你們,這時期還出了一位全世界鼎鼎有名的法醫界扛壩子——宋慈!如果還是沒印象的,歡迎趁著居家防疫期間去追劇《大宋提刑官》,真心大推這部從《洗冤集錄》改編而來的劇!
世界法醫學的鼻祖——宋慈(1186—1249)
31歲中進士,先後四次出任廣東、江西、廣西、湖南四處刑事長官。
宋慈的名言:「獄事莫重於大闢,大闢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白話文是說,獄訟案件中沒有比判處死刑更嚴重的,判處死刑最看重的是釐清案件的真實情形,釐清案件的真實情形沒有比做好傷、病、屍體的檢查驗證更重要的。
宋慈認為獄訟案件,最重要的就是檢驗查證!在他到任之後的8個月,將案件處理的更為專業,效率方面更有指數級的成長,原本的地方官在檢驗的過程中,都派非專業的人員來驗屍,甚至連現場都沒去,宋慈到任後,大大改變了原有的作法與風氣。
鼎鼎大名的《洗冤集錄》(1247)
全書共五卷,53章。內容包含:
- 驗屍的基本規則
- 各種死因觀察,例如刃器傷、自刑等…
- 瀕死急救方等…
《洗冤集錄》的內容非常豐富,集結了宋慈處理案件的經驗,並且綜合了當時已經有的法醫學著作融合而成。《洗冤集錄》的內容包含了驗屍的SOP、死因的觀察、也有些有趣的滴血認親之類的檢驗方法,看到這邊你可不要小看他,內容有許多可是現在都還奉為圭臬的準則喔!舉幾個例子嚇嚇你!
【猶豫傷】
Di Vella G, Grattagliano I, Curti S, Catanesi R, Sullivan MK, Tattoli L. Multiple stab wounds: understanding the manner of death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autopsy. Clin Ter. 2017 Jul-Aug;168(4):e233-e239. doi: 10.7417/T.2017.2012. PMID: 28703837.
hesitation maks,猶豫傷。可以從刀痕兩端的寬窄等資訊,判斷是否是自刑,並根據一般使用習慣,作為慣用手的參考線索。
《洗冤集錄》節錄-二十三、自刑篇,記載:「其痕起手重、收手輕」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的自刑的猶豫傷,檢驗者可以透過傷痕左右兩側深淺的不同,顯示運刀的方向,聰明的你,是不是想到這樣就可以推測是左、右撇子了呢?(當然還需要綜合其他證據考量,但是個很好的線索)
【防禦傷】
《洗冤集錄》節錄-二十四、殺傷篇,記載:「其被傷人見行兇人用刃物來傷之時,必須爭競,用手來遮截,手上必有傷損」,從這裡我們可以了解在當時候,已有了防禦傷的概念!wow~
【生前死的判別】
《洗冤集錄》:「如生前刃傷即有血汁,及所傷痕瘡口、皮肉、血多花鮮色,所損透膜即死。若死後用刀刃割傷處,肉色即乾白,更無血花也。蓋人死後血脈不行,是以肉色白也。」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從傷痕的狀態,可以提供該傷口是被害人還活著時,嫌犯所造成的,還是說過世後才造成。
其實《洗冤集錄》不是第一本法醫學著作喔!
當時已有的法醫學著作:如《內恕錄》、《折獄龜鑒》,《洗冤集錄》是將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著作加以綜合,像是前面所提到的兩本書以及《棠陰比事》、《檢驗法》等,並結合自身豐富的經歷而完成的,透過有系統的法醫理論,避免仵作經驗不足導致冤案,書裡面很詳細地描述屍體檢驗的方法及指南,制定了驗屍的SOP。
阿!宋慈跟中醫有什麼關係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兩者關係並不大,但讓我好奇的是,既然中國以前也有發展出這麼厲害的解剖學,也都藉由解剖看到了人體的結構,那為什麼後來的中醫卻沒有走向跟西醫一樣的方向呢?畢竟到了明清時期,也是有許多國外的解剖學書籍與知識,隨著傳教士一起傳到東方。
這部分就先讓我們賣個關子,之後我們將更深入地聊聊為什麼中醫看待人體的方式與現代醫學有所差異,敬請期待!
參考資料:
- Di Vella G, Grattagliano I, Curti S, Catanesi R, Sullivan MK, Tattoli L. Multiple stab wounds: understanding the manner of death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autopsy. Clin Ter. 2017 Jul-Aug;168(4):e233-e239. doi: 10.7417/T.2017.2012. PMID: 28703837.
- Thore Karlsson, Homicidal and suicidal sharp force fatalities in Stockholm, Sweden.: Orientation of entrance wounds in stabs gives information in the classification,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Volume 93, Issue 1, 1998, Pages 21-32, ISSN 0379-0738
- 詹苡萱, 以宋代解剖圖──《歐希範五臟圖》、《存真圖》看中國解剖學的發展, 2009
- https://new.shu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