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晴的小說教學】(四一)角色:用小說教你談戀愛(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上一期講到戀愛和小說相同,都需要具備先決條件,才有讓戀情或者故事展開的本錢。
  這件事放在「角色」上,其實也是大同小異的。

角色評價


  有一個心理學的學說,叫做「鏡中自我」。簡單來說,是指每個人都是藉由他人的目光、評價,來形塑自己的存在。
  譬如大家都說你很帥,你可能就會在心底給自己一個「帥哥」標籤。
  我不是心理學專業,沒辦法對此聊得太多,而且今天也不是來談心理學的。
  我要說的是,其實故事中的角色也可以利用這個方法來塑造。
  以當今的眼光來看,角色無疑是作品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有些作品雖然沒有多麼曲折驚奇的劇情,但憑著角色形象足夠討喜,最後仍能成功收穫不少掌聲。
  不過,即便我們都知道角色重要,卻不代表我們能輕鬆塑造出讓讀者喜愛的角色。
  有時候甚至更慘,可能作者一個人說得開開心心,但讀者卻不這麼認為,反而讓作者淪為自說自話。
  也就是說,在故事裡,我們最怕的往往是沒辦法說服讀者,讓讀者願意相信作者所說的。
  比如,作者想告訴讀者,A是一個充滿正義感又十分具有魅力,非常值得他人信賴的英雄型人物。
  這時候,要是作者直接評價,可能就會這樣寫:
  A具有強大的正義感與爆炸性的魅力,那種強大的存在感足以擄獲每個人的目光。
  假如這時候,讀者心中浮現出「A哪有這麼厲害,太吹噓了吧」這種想法,對於作者而言,肯定是極度嚴重的一場災難。
  為了避免作者自說自話的尷尬窘境,這時候,我們不如放棄讓作者「自己說」,改為讓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幫作者說」。
  換言之,就是讓其他角色來「評價」這名角色。

評價的方法


  當然,這絕不是單純讓其他角色說出剛剛那段台詞就好。和談戀愛一樣,重點在於鋪陳。
  要想讓角色獲得評價,那麼,角色本身也必須作出夠格的舉止,才能順理成章獲得其他角色的評價,並且讓讀者心服口服。
  以五對五藍球賽來說,要想讓角色被評價為「奇才」、「神童」,那麼角色當然不能是拿到球就掉,對手一過人就失守,關鍵時刻強行出手還吃了一記火鍋的肉腳。
  看看以下的例子:
  關鍵一刻,A在多人的包夾下強行起跳,三名對手同時協防,在他面前組成一面高牆。
  以一敵三,絕對的不利。
  即便眼前是堅不可摧的人牆,球仍然脫離了A的手掌。赤紅的球體在空中拉扯出一道弧線……
  但那顆球的去處,卻不是籃框。
  而是早已等候多時的隊友B。
B仰首看向高空,那顆過份耀眼的籃球。虎吼一聲,爆發性的起跳讓他凌空飛起,雙手持球。
  所有對手意識過來,朝著B團團圍去,試圖阻擋這一球。
  但是,場上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B。
  此時此刻,他就是球場上唯一的神。
  雙手持球,全力暴扣。
  B與他手中的球,對著籃框轟然砸下──
  灌、籃!
  哨聲響起,逆轉獲勝!
  賽後,B走過來對著A說:「因為有你,我們才能勝利,我只是在配合你的傳球而已。我承認你是我們的隊長。」
  我也不知道為啥突然寫了這麼多籃球劇情,但總之,假設在AB的無間合作之下,終於成功逆轉比賽,奪得勝利。
  是不是合情合理許多?
  好,說到這邊一定有人覺得我在胡說八道。
  都打了這麼精彩的一仗,有沒有透過其他角色來評價根本無所謂,故事中的A本來就值得吹捧。
  別急,我們不妨把劇情改變一下:
  B與他手中的球,對著籃框轟然砸下──
  灌、籃!
  哨聲響起,逆轉獲勝!
  賽後,A走過來對著B說:「因為有你,我們才能勝利,我只是在配合你的跑動而已。我承認你是我們的隊長。」
  在這段劇情裡面,被評價為隊長的人從A變成B,但劇情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嗎?
  沒有,正常得很。兩個人都有爭奪隊長的資格,各自都有出色的表現。
  若要比喻的話,就像是兩個人明明都拿了一樣高的80分,但透過讓一個角色去吹捧另一個角色,被評價的角色瞬間變得好像拿了100分一樣厲害。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哪怕只是80分的壞,卻可以被說成是100分那麼壞。
  也就是說,讓「其他角色評價」的這個方法,雖然沒辦法把「不好」扭轉成「很好」,卻可以把「好」突顯成「超級好」。
  能夠在無形之中幫角色加分/減分,就是這種方法的妙處所在。

結語


  透過讓其他角色來評價這名角色有多強、有多壞、有多帥、有多異常,哪怕角色的表現並沒有真的這麼出彩,但只要其他角色說了,讀者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願意相信的。
  這樣的做法在漫畫裡非常常見。比如《朋友遊戲》裡面就很常見,常見到有點老套,讓讀者有點厭煩的程度。
  總之,讀者是很聰明的。與其直接告訴讀者,不如活用這種側面描寫的方式,更能讓讀者在無形之中,被其他角色的評價所影響。

  最後是老樣子的工商時間。
  我是顧天晴,一名小說家兼評文人。
  把寫作當成人生,有空就寫,寫到沒空。
  每週日更新小說教學,以及不定期更新書評。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擊Like並按下「喜歡」及「收藏」,也別忘了追蹤我的粉絲專頁,給我一點愛的關注,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顧天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在與喜歡的對象交往的過程裡,總會猶豫許許多多的問題。   比如說,我最近的表現有沒有提升她對我的評價?我現在單獨約她會不會答應?又或者是,我現在究竟能不能主動牽她的手?   雖然我不是兩性專家,但作為一個已婚人士,加上和老婆的平時閒聊,我想我對這個話題還是有點說話權的。
  剛開始寫故事的時候,很容易都以為,故事發展應該是線狀的。   一連到二、二連到三、三連到四……一路連接下去。   然而,隨著我看的作品越來越多,再回想自己認為「精彩」的作品是哪些時,我不禁開始懷疑,這種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嗎?
  在討論小說技法的時候,最容易被人提點到的,來來去去不外乎幾個名詞。   衝突、懸念、伏筆。   幾乎跟小說有關的所有要素,都能把這三個項目藏在裡面進行討論。   本篇想針對「伏筆」進行討論。
  小兒子出生後的這兩個禮拜,寫作進度毫不意外逼近於零。   這讓我想起之前一直記著的這個主題。當時看到不少相關討論,才會有感而發寫下這篇文章。   把目光放回現在。其實這篇的內容也很適用於如今的我自己。   寫很慢、沒進度,這些創作者的常態困擾,或許都是有跡可循的。  
  之前曾提到,我認為「招式」這種東西,其實非常違背邏輯。   這件事情在ACGN相關領域中,時常被創作者當成吐槽的點。比如在作品中會故意讓某角色問另一個角色,為什麼一定要把招式名稱唸出來。   本期從招式作為切入點,討論我認為一部作品必須具備的重要特色──關鍵字。
  好幾個禮拜以前,曾有一期專門在討論故事篇章。當時預計要接著的是關於故事篇章制定的方法   沒想到拖拖拉拉到了現在,才終於把那時的坑給補上。   這一期,我想以比較實際的方式,來討論作者如何制定故事篇章。
  很多人在與喜歡的對象交往的過程裡,總會猶豫許許多多的問題。   比如說,我最近的表現有沒有提升她對我的評價?我現在單獨約她會不會答應?又或者是,我現在究竟能不能主動牽她的手?   雖然我不是兩性專家,但作為一個已婚人士,加上和老婆的平時閒聊,我想我對這個話題還是有點說話權的。
  剛開始寫故事的時候,很容易都以為,故事發展應該是線狀的。   一連到二、二連到三、三連到四……一路連接下去。   然而,隨著我看的作品越來越多,再回想自己認為「精彩」的作品是哪些時,我不禁開始懷疑,這種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嗎?
  在討論小說技法的時候,最容易被人提點到的,來來去去不外乎幾個名詞。   衝突、懸念、伏筆。   幾乎跟小說有關的所有要素,都能把這三個項目藏在裡面進行討論。   本篇想針對「伏筆」進行討論。
  小兒子出生後的這兩個禮拜,寫作進度毫不意外逼近於零。   這讓我想起之前一直記著的這個主題。當時看到不少相關討論,才會有感而發寫下這篇文章。   把目光放回現在。其實這篇的內容也很適用於如今的我自己。   寫很慢、沒進度,這些創作者的常態困擾,或許都是有跡可循的。  
  之前曾提到,我認為「招式」這種東西,其實非常違背邏輯。   這件事情在ACGN相關領域中,時常被創作者當成吐槽的點。比如在作品中會故意讓某角色問另一個角色,為什麼一定要把招式名稱唸出來。   本期從招式作為切入點,討論我認為一部作品必須具備的重要特色──關鍵字。
  好幾個禮拜以前,曾有一期專門在討論故事篇章。當時預計要接著的是關於故事篇章制定的方法   沒想到拖拖拉拉到了現在,才終於把那時的坑給補上。   這一期,我想以比較實際的方式,來討論作者如何制定故事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網球場如情場,情場如戰場,最重要的是奪回主控權。三人間的情慾張力與控制慾充斥大螢幕,三位演員的演出關係緊密,火花四射(還可以三天內看兩部喬許歐康納)。三個角色個性與選擇的建立靠得是互相拉扯與妥協。就連拉椅子、發球姿勢或是Bromance等細節都拍得微妙有張力。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Thumbnail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嗎? 有人說,籃球其實是表面上的團隊運動,骨子裡仍是強調個人技巧表現的運動。場上同隊伍有五個人,但球只有一顆,這顆球在當下是否可以有美妙的表現,要看持球者的技術含量究竟有多少。白話一點就是,如果沒有硬底子的技術技巧支撐,團隊默契情感再好,也很難得分取勝。
三種視角,指的是: 1、觀眾的凝視,對於主角的理解.藉由大多數觀眾能理解或體驗過的人生經驗作設定為佳. 2、對手的阻礙,對手代表的困難.無外乎敵人太強(外部敵人)或是體制不公(包含主角在內的社會體制,小至友情愛情親情,大至社會民族國家)兩種. 3、主角的目標,以及背後的目的.一個明確可具象(最
Thumbnail
我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以文學的方式來表達,包含我在籃球場上的經驗、教師甄試失敗、國小教師的成長過程等。所有的經歷都以文學的方式重新詮釋,呈現我對人生的理解和感受。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篇短篇小說。故事內容是敘述一個過氣的保齡球手和在保齡球上頗有天賦的一對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整個故事我是以第一人稱的立場去寫,所以也不要刻意問故事是不是真的。真的要回答的話,只能說這故事架構泰半是真實的,只是有稍微做些改變。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網球場如情場,情場如戰場,最重要的是奪回主控權。三人間的情慾張力與控制慾充斥大螢幕,三位演員的演出關係緊密,火花四射(還可以三天內看兩部喬許歐康納)。三個角色個性與選擇的建立靠得是互相拉扯與妥協。就連拉椅子、發球姿勢或是Bromance等細節都拍得微妙有張力。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Thumbnail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嗎? 有人說,籃球其實是表面上的團隊運動,骨子裡仍是強調個人技巧表現的運動。場上同隊伍有五個人,但球只有一顆,這顆球在當下是否可以有美妙的表現,要看持球者的技術含量究竟有多少。白話一點就是,如果沒有硬底子的技術技巧支撐,團隊默契情感再好,也很難得分取勝。
三種視角,指的是: 1、觀眾的凝視,對於主角的理解.藉由大多數觀眾能理解或體驗過的人生經驗作設定為佳. 2、對手的阻礙,對手代表的困難.無外乎敵人太強(外部敵人)或是體制不公(包含主角在內的社會體制,小至友情愛情親情,大至社會民族國家)兩種. 3、主角的目標,以及背後的目的.一個明確可具象(最
Thumbnail
我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以文學的方式來表達,包含我在籃球場上的經驗、教師甄試失敗、國小教師的成長過程等。所有的經歷都以文學的方式重新詮釋,呈現我對人生的理解和感受。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篇短篇小說。故事內容是敘述一個過氣的保齡球手和在保齡球上頗有天賦的一對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整個故事我是以第一人稱的立場去寫,所以也不要刻意問故事是不是真的。真的要回答的話,只能說這故事架構泰半是真實的,只是有稍微做些改變。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