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化之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變化則是萬幸

  以前曾有一次和母上大人起爭執,讓我終於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曾經從她身上得到了怎樣的傷害。

  誠然,以前她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單是要應付某位瘋子就已經搞得她近乎精神崩潰,每天都活在精神繃緊的狀態,生怕著某人指不定什麼時候會突然發瘋,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思考和自己子女的相處。

  而現在終於不需要再去應付死不悔改的某人,就多了時間用在我們身上,好好討論和她的相處問題,讓她終於擁有了自己對我們做過很多不同錯事的認知,也得到了她「我已經很努力在思考怎樣跟你們相處」的話。

  而今天,我竟然明顯感覺到了和以前的差異,那分別大到甚至令我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以前無論是我工作回來,還是外出去玩,每當回到家都不會得到一句關心,往往只有叫我去做家務的命令。

  從我回家脫鞋開始,包未放下,衣服未換,水都未能喝上一口,她都只會像趕屍一樣,不停不停催促要我去做家務,次數甚至頻繁到我妹會忍不住開口:「你先讓她喝口水行不行?」

  說實話,以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害我總是很不想回家。

  我總是有種,自己只是一台家務機械人的感覺,我回家的意義就是多出一台可以幫忙做家務的工具,而不是作為一個剛下班回來,需要關心的人。

  然而這其實怪不了她太多,因為我知道這十有八九是她在小時候也經歷過的事,外婆把所有家務都壓在身為長女的她身上,讓她擔起了照顧我舅舅的責任。

  所以當今天,我獨自外出放鬆後回家,她並沒有東問西問我做了什麼,而是問我那邊舒不舒服時(她知道我去共享空間休息了),我真心吃驚,她竟然學會關心我們的感受了!

  要知道她以前壓根就沒有這個意識,完全沒有在考慮我們的感受,甚至奇葩到我們當面向她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會被她拒絕和否定的程度。

  所以說啊,無論人到多大,想要改變還是可以以做到的,比起某個已經沒救了的人,吾心甚慰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遊不醒的沙龍
1會員
25內容數
我決心重新塑造在童年時被摧毀的EGO。 我將用我的一生,直面我的恐懼,發掘我的才能,認清自己的存在價值,找到生命之意義。 所以,這個龐大的計劃因而誕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 在某一回的衝突或者不開心之後,你們的母親什麼話也沒說,就僅僅切一盤水果放在桌上,這就代表“對不起”了。 他們那一輩的人都是這樣的。 有長輩如此說道。 想想也真是可笑,經歷了那麼多毀天滅地的不悅,怎麼可能就靠切一盤水果就能和好如初?憑什麼?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 在某一回的衝突或者不開心之後,你們的母親什麼話也沒說,就僅僅切一盤水果放在桌上,這就代表“對不起”了。 他們那一輩的人都是這樣的。 有長輩如此說道。 想想也真是可笑,經歷了那麼多毀天滅地的不悅,怎麼可能就靠切一盤水果就能和好如初?憑什麼?
Thumbnail
家人的轉變,讓我覺察到小時候自己的恐懼及不安全感來自於我總是讓她生氣, 長大後才知道她的情緒其實突顯出內心的失衡和無法控制的生活狀態。
Thumbnail
家人的轉變,讓我覺察到小時候自己的恐懼及不安全感來自於我總是讓她生氣, 長大後才知道她的情緒其實突顯出內心的失衡和無法控制的生活狀態。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改變了親密關係互動中、一個很細微的因子,讓太太變得更愛我了! 上個月,我在影音平台上看了《魔法滿屋》之後,提升了「情緒」的認知層次;當更深層的負面情緒浮現的時候,對過去來說是正常的抗拒,力道變得更小、持續時間也變得更短,我能看見自己更無懼地走進情緒之中;而情緒也在被完整體驗過後,自然離去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改變了親密關係互動中、一個很細微的因子,讓太太變得更愛我了! 上個月,我在影音平台上看了《魔法滿屋》之後,提升了「情緒」的認知層次;當更深層的負面情緒浮現的時候,對過去來說是正常的抗拒,力道變得更小、持續時間也變得更短,我能看見自己更無懼地走進情緒之中;而情緒也在被完整體驗過後,自然離去
Thumbnail
這陣子在幹嘛呢?“似乎”是繼持續清理之後,開始平衡。 大姐說我的孩子們都很乖很懂事,又有禮貌,我以後一定是個有福氣的(?),我問她:「為什麼妳對於過去的事情都記得這麼清楚呢?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以前發生的事了,記得的也沒有什麼感覺了,為什麼妳都還記得,而且連當時的感覺都還在呢?」 XD......
Thumbnail
這陣子在幹嘛呢?“似乎”是繼持續清理之後,開始平衡。 大姐說我的孩子們都很乖很懂事,又有禮貌,我以後一定是個有福氣的(?),我問她:「為什麼妳對於過去的事情都記得這麼清楚呢?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以前發生的事了,記得的也沒有什麼感覺了,為什麼妳都還記得,而且連當時的感覺都還在呢?」 XD......
Thumbnail
在出櫃之後的生活,與媽媽的關係如她預期的矛盾
Thumbnail
在出櫃之後的生活,與媽媽的關係如她預期的矛盾
Thumbnail
一直不知道如何述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那麼多的酸楚與掙扎、那麼衝突卻又分不開的情感,讓所有的形容詞都顯得過於淺薄。離家10年,終於在28歲這一年返家與母親同住,對她長年的認知與感受也被喚起了。 回憶過往,我們總是漏接對方的球。我永遠記得那個畫面,小時候她回家時,會陸續經過門廊、客廳、餐桌,而我會一路凝
Thumbnail
一直不知道如何述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那麼多的酸楚與掙扎、那麼衝突卻又分不開的情感,讓所有的形容詞都顯得過於淺薄。離家10年,終於在28歲這一年返家與母親同住,對她長年的認知與感受也被喚起了。 回憶過往,我們總是漏接對方的球。我永遠記得那個畫面,小時候她回家時,會陸續經過門廊、客廳、餐桌,而我會一路凝
Thumbnail
呼!終於寫完了 草稿早就寫好了,寫完(一)之後,一直不想動手,但總要將它寫出來啊!寫到想哭,我又想到那句話:「有人用一輩子治癒童年」,我是,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力氣,到底要療癒到什麼時候呢?昨天決定,來請人占卜吧! 有人說:「總要分手後,才會明白。」我也是在媽媽不能說話後,突然明白了她很多事情。
Thumbnail
呼!終於寫完了 草稿早就寫好了,寫完(一)之後,一直不想動手,但總要將它寫出來啊!寫到想哭,我又想到那句話:「有人用一輩子治癒童年」,我是,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力氣,到底要療癒到什麼時候呢?昨天決定,來請人占卜吧! 有人說:「總要分手後,才會明白。」我也是在媽媽不能說話後,突然明白了她很多事情。
Thumbnail
印象中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婦女,她的一生都在為她的家庭、丈夫、孩子付出。我印象中的母親是一個自尊心強、個性好強、刀子嘴豆腐心以及有著強烈控制慾的人;但是她對於愛情卻很執著。我不知道這執著是不是個性使然,還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緣故。 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想過要去了解母親以及她的原生家庭
Thumbnail
印象中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婦女,她的一生都在為她的家庭、丈夫、孩子付出。我印象中的母親是一個自尊心強、個性好強、刀子嘴豆腐心以及有著強烈控制慾的人;但是她對於愛情卻很執著。我不知道這執著是不是個性使然,還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緣故。 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想過要去了解母親以及她的原生家庭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