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 當你身處一個新環境,或是要認識一個新朋友時,如何用最快的方式瞭解當地人/對方呢? 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是: 先觀察他的穿著談吐,言行舉止,然後連結到腦中對這些資訊已經既存的刻板印象,貼上幾個標籤,來建構對眼前所見的第一印象。(例如:穿著打扮極其時髦的年輕女子,一定是#白富美 #到處認乾爹的網紅 ? 說話有異國口音,膚色較為黝黑的路人,應該是#東南亞來的移工 #如果靠近我可能會開口要錢?)。即使身在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我們對周遭人事物的認知,往往還是來自於深植心中的刻板印象,而非自己的親身感受。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說明,網路及社群媒體的興起與普及,反而更加深了對非我族群的"二元化"刻板印象。
圖片來源:換日線天下雜誌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9649
其實我對"標籤"/"刻板印象"持正反兩面的看法:不可否認,我們不可能走遍萬里路,認識所有來自於不同社經階級/文化背景的人,因此使用某些刻板印象,的確能幫助我們快速型塑出對陌生人最粗淺的了解,再從這個基礎點出發,建立起對某個(類)人/族群的完整見解。回憶起之前我在美國唸書,或是去歐洲旅行時,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去介紹自己及認識當地人。當然刻板印象並不總能精準的描述出自己或對方,但在真實互動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刻板印象完全不符合對方時,解釋及澄清也間接的成為一種促進彼此理解的方式。(原來不是所有台灣人都會功夫阿!美國人也不是每家每戶都自備游泳池和超大庭院的喔!)如果你有看過美式脫口秀節目(如: 最知名的"週六夜現場" Saturday Night Live),就會明白刻板印象可以拿來當成幽默的笑點,但若過了頭,自然容易成為傲慢的歧視甚或集體霸凌。簡言之,我認為分寸的拿捏及力道的控制,是比一味抹煞"刻板印象"存在的必要性,更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
你不必擔心別人會對你有何成見。要改變人們認識你的方式很簡單,因為他們所獲得的一切資訊都是你顯現給他們的。~雪利‧杭特(1998),《虛擬化身》,台北:遠流出版,p253。
再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每個人一出生,無論你喜歡與否,身上註定被掛上一些標籤(性別/家庭背景/家中成員組成/教育程度/身心健康與否...)。這些標籤可能會幫助我們更容易找到同溫層的朋友,也可能成為我們被另眼相待的原因。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如何把標籤撕掉,而是如何去看待這些標籤對自身的意義。假設碰到了因為我的原生家庭是低收入戶/不是一流大學畢業/不夠高挑,美麗,成功...而瞧不起我的人,我該做的不是努力去證明自己的價值,給這些已經心存定見的人看(更別說我的價值為什麼要讓不相干的他人定義?);而是反過來想,哪些後天可以改變的標籤是我願意掛在自己身上,讓別人看見的。也許是善良(願意在有限的收入中,每個月存一點點錢捐給公益團體),是溫柔(看到路上收垃圾的清潔隊員,不會摀著鼻子嫌惡地走開,而會跟他們說一句"辛苦你了,謝謝");這些標籤代表了我們的選擇,也更能說明我們是誰。所以,只要確定是你自己心甘情願選擇呈現的自我,不如就勇敢地擁抱那些標籤與刻板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