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108 性教育,中國是老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全世界最早將性教育列為學校正規課程的可能是中國。

08年11月初,中國的第六屆全國性文化節在廣州舉行,其中有一場「性與生殖健康論壇」,由上千名大學生和各方專家以辯論的形式討論各種「性」議題。根據媒體報導,論壇結束之後,留下一些經典名言,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果沒有日本的AV,中國性教育根本一片空白。」

  「AV」也者,「成人錄像」是也,也就是「黃色小電影」。當然,這不是說中國沒有性教育,而是想指出學校裡的性教育總是欲語還羞,「猶抱琵琶半遮面」,在神秘與尷尬中草草了事,不少人反而從「淋漓盡致」的成人錄像裡獲得性觀念和性知識,但日本的AV所呈現的性風貌多半是扭曲而變態的,它所提供的性教育當然也是扭曲而變態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120個兩性迷思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7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9
對這種無性生活,她不僅自得其樂,而且相當自豪。活到105歲,頭發和牙齒依然完好,而且頭腦靈敏,她說:「沒有性生活,便是我的長壽秘訣。我每天從早到晚收聽廣播,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比大多數三十來歲的人還要多。」
Thumbnail
2021/07/19
對這種無性生活,她不僅自得其樂,而且相當自豪。活到105歲,頭發和牙齒依然完好,而且頭腦靈敏,她說:「沒有性生活,便是我的長壽秘訣。我每天從早到晚收聽廣播,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比大多數三十來歲的人還要多。」
Thumbnail
2021/07/19
完整的性教育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性信息,客觀指陳各種性型態的利弊,不只教人如何「失貞」,也教人如何「守貞」;不只教人如何「安全洩欲」,亦教人如何「尊嚴禁欲」。質言之,就是承認每個人「各有其性」,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對每種傾向提供現階段被認為對個人及社會最理想的信息。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1/07/19
完整的性教育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性信息,客觀指陳各種性型態的利弊,不只教人如何「失貞」,也教人如何「守貞」;不只教人如何「安全洩欲」,亦教人如何「尊嚴禁欲」。質言之,就是承認每個人「各有其性」,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對每種傾向提供現階段被認為對個人及社會最理想的信息。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1/07/12
男人對女人性騷擾當然是不應該,但要男人一看到女人就必須提高警覺,謹言慎行、克己復禮、止於至善……,這是否也是在對男人進行「道德騷擾」呢?
Thumbnail
2021/07/12
男人對女人性騷擾當然是不應該,但要男人一看到女人就必須提高警覺,謹言慎行、克己復禮、止於至善……,這是否也是在對男人進行「道德騷擾」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高中國文教育的內容,以多少年來的現狀觀察,企圖涵蓋下列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文學藝術/文體賞析」,研讀的對象應當包括以漢語方塊字寫成的小說、散文、詩詞(包括韻文)、以及戲劇。第二個部份是「寫作能力」,應該表現在學生透過漢語方塊字的寫作,以有條理組織的方式說明事實、表現情感,或者討論分析事情道理..
Thumbnail
高中國文教育的內容,以多少年來的現狀觀察,企圖涵蓋下列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文學藝術/文體賞析」,研讀的對象應當包括以漢語方塊字寫成的小說、散文、詩詞(包括韻文)、以及戲劇。第二個部份是「寫作能力」,應該表現在學生透過漢語方塊字的寫作,以有條理組織的方式說明事實、表現情感,或者討論分析事情道理..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稍微翻翻古書就知道,中國人對性的看法原是相當自然、健康而且務實的,如今對性,特別是對性教育的忸怩不安,而竟然需要靠「日本的AV來填補空白」,實在是「愧對祖先」。重新找回並認真看待那消失在歷史迷霧裡的傳統,將可使我們更坦然面對性和性教育的問題。
Thumbnail
稍微翻翻古書就知道,中國人對性的看法原是相當自然、健康而且務實的,如今對性,特別是對性教育的忸怩不安,而竟然需要靠「日本的AV來填補空白」,實在是「愧對祖先」。重新找回並認真看待那消失在歷史迷霧裡的傳統,將可使我們更坦然面對性和性教育的問題。
Thumbnail
希望那些受西洋教育洗腦的性學”磚”家都能夠多讀古聖先賢的善書;  正確的性觀念很重要,不是不要去談,而是要把正確的知識讓世人都了解。 從工業革命開始,因為西方的科學突飛猛進,西方列強依仗武器的優勢企圖奴役壓迫劣勢的國家。 世人也崇尚西洋的各類活動與生活方式,膜拜他們為時尚潮流的第一把手。 西洋人帶給
Thumbnail
希望那些受西洋教育洗腦的性學”磚”家都能夠多讀古聖先賢的善書;  正確的性觀念很重要,不是不要去談,而是要把正確的知識讓世人都了解。 從工業革命開始,因為西方的科學突飛猛進,西方列強依仗武器的優勢企圖奴役壓迫劣勢的國家。 世人也崇尚西洋的各類活動與生活方式,膜拜他們為時尚潮流的第一把手。 西洋人帶給
Thumbnail
今天焦點─性,說不完……
Thumbnail
今天焦點─性,說不完……
Thumbnail
開學了,很多國中歷史老師跟媒體表示,課本改版之後不知道該怎麼教歷史。不知道怎麼教,那可以學,不想學就別當老師了。釋字748通過之後,也有人聲稱不會教小孩了,不會教就不要生啊!
Thumbnail
開學了,很多國中歷史老師跟媒體表示,課本改版之後不知道該怎麼教歷史。不知道怎麼教,那可以學,不想學就別當老師了。釋字748通過之後,也有人聲稱不會教小孩了,不會教就不要生啊!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Thumbnail
這陣子為了準備國中教甄,我讀了教育史、教育概論、教育心理學等科目,摸了、翻了不少書。在教育史方面,我發現一件很可怕的事……
Thumbnail
這陣子為了準備國中教甄,我讀了教育史、教育概論、教育心理學等科目,摸了、翻了不少書。在教育史方面,我發現一件很可怕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