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不讀書的大人,跳出來指責108課綱推薦選文沒有〈廉恥〉,我到底看了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廉恥〉引起的風波

先來看看最近這則讓大家吵翻天的新聞:

關心台灣中學國文教育的讀者,每隔一陣子就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像是新課綱文言文比例降低、新課綱推薦選文少了某某重量之作等等,然後結論都指向民進黨去中國化。這種單純拿來搏政治聲量的泛泛之談,每次都能引發大眾正反方激烈交鋒,但是最後都是在各說各話中落幕。身為業餘的經典閱讀推廣者的不才在下我,就趁這次熱潮來提出解法,看看是否能幫大家徹底解決這些困擾多年的爭議。

古文教育勢微是不可逆的現實

台灣近年來每次課綱的修訂,文言文比例都是攻防重點,不過都是維持派和降低派在吵,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人跳出來大聲疾呼,要逐年提升文言文的比例,來強化國民的競爭力。因為隨著多元社會的發展,要學的基本知識越來越多,無法通過時代考驗的課目會被縮減或消滅也是很自然的事,比如說已經消失的三民主義,或是處於凋零中的古文教育,換誰來執政都無法逆轉局勢。拿推薦選文沒有〈廉恥〉這種事來大做文章,除了用來不實抹黑民進黨的去中國化之外,完全是沒有營養、沒有道理的指控。

古文教育勢微,對台灣社會有什麼重大影響嗎?或許某些古文金句會消失在生活之中,或許中文系或是歷史系的教授會抱怨學生沒有古文的基礎。為了對抗這些微乎其微的改變,值得我們的國民教育花費大量資源、不惜代價的維持或提高文言文的比例嗎?認清這個事實,就不會困在文言文比例、推薦選文的篇數等旁支末節的問題。

另外,萬一古文教育真的消失了,對中國傳統經典念念不忘的人還是可以改讀白話版本,不讀古文和去中國化其實沒有關聯。不過少了古文這尊神主牌之後,中國傳統經典到今天還剩下多少閱讀價值,其實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有點傷感的文章如下:

《中國哲學史》:對中國思想家們的最後巡禮

只有不讀書的大人,才會對少了某一篇「重要文章」而大驚小怪

不管是舊課綱的三十篇、還是新課綱的十五篇,對於勤勞的書蟲來說,全都是一兩天就可以細讀完食寫心得的一片小蛋糕。對於出社會後有在讀書的大人來說,根本不存在「非讀不可」的十五篇或是三十篇文章,取而代之的是數十本或是成千上百本非讀不可的重量級著作。古今中外有那麼多重要的著作等著我們去征服,有那麼多廣闊的心靈等著我們去探索,不要說推薦古文少了十五篇文章了,就算少了一百篇文章都不痛不癢,因為與龐大的知識之海相比,都是滄海之一粟。

簡單來說,中學的古文教育不過就是基礎的啟蒙教育,只能算是古文教育的體驗課。把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放在這三十篇或十五篇文章,認為少一篇都不行,這樣的堅持依我看來,中華文化應該是快亡了,才會有這麼可笑的期待。真正對中華文化有期待的人,不就是希望這些學生接受了古文教育的啟蒙、走出校園之後,可以對中國傳統經典發生興趣,一輩子研讀這些經典嗎?事情當然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請參考我另一篇專論如下:

高中文言文比例年年有爭議,但是你知道高中畢業後會主動去讀古文經典的學生比例有多少?

不過很多大人只在求學時代讀書,而且讀得不多,所以才會對三十篇減為十五篇感到大驚小怪。看這些不讀書的大人在那邊誇誇其談,身為半百老翁的我,實在恥於與他們相提並論,而他們居然還有臉談文化素養,我真的為他們感到羞愧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還在計較文言文比例,台灣的國文教育還好嗎?

二十一世紀是各方面快速爆發的時代,以AI的發展為例,在雲端運算幾乎無限制的運算能力加持之下,以往認為辦不到的AI運算,已經發展到讓人無法忽視的階段。在這個全面啟動的年代,我們台灣社會居然還在為文言文比例、少了某一篇選文在吵翻天,真可說是二十一世紀不可思議的怪現狀。因為經過多年的打爛仗,讓國文教育居然還困在戒嚴時代「傳承中華文化」的不可能任務裏,在AI時代的今天,看起來格外諷刺。

跨越古今中外的閱讀視野,才是現代國民的必備能力,台灣的國文教育應該要反應現代社會對國民素養的期待,而不是抱殘守缺,陷入作繭自縛的困境。另外,「去中國化」到底是什麼概念?請讓我用另一篇文章來好好介紹一下,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台灣的「去中國化」從1949年就開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1.2K會員
314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前陣子108課綱引發的文言文爭議,各方人士紛紛表達不同的看法,根據高中生與108課綱畢業生組成的學生團體表示「多數學生認為最大的問題是課本和考試的文言文內容差異太大」,即便課本刪除減少文言文,但「課本刪光光、學測卻出現大量文言文考題」,如此仰賴「課外閱讀」的行為也加深了城鄉間的差距。
Thumbnail
前陣子108課綱引發的文言文爭議,各方人士紛紛表達不同的看法,根據高中生與108課綱畢業生組成的學生團體表示「多數學生認為最大的問題是課本和考試的文言文內容差異太大」,即便課本刪除減少文言文,但「課本刪光光、學測卻出現大量文言文考題」,如此仰賴「課外閱讀」的行為也加深了城鄉間的差距。
Thumbnail
由於從國中升上高中,國文相對其他科目,算是變動較小的一科。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國文科,在高中的初期,都在吃國中老本,直到高三大考才發現,大量知識席捲而來時,國文成績便一敗塗地,很難在高三急起直追。 這裡將分析高中的國文學習重點與方法態度,希望讓同學們更有效地抓住國文科的學習重點。 
Thumbnail
由於從國中升上高中,國文相對其他科目,算是變動較小的一科。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國文科,在高中的初期,都在吃國中老本,直到高三大考才發現,大量知識席捲而來時,國文成績便一敗塗地,很難在高三急起直追。 這裡將分析高中的國文學習重點與方法態度,希望讓同學們更有效地抓住國文科的學習重點。 
Thumbnail
文言文有沒有辦法可以加強?當然有,也許有一些老師會教一些閱讀技巧,或是解題技巧,但我還是覺得要回歸到根本面向:按部就班,不要捨近求遠,抱持著開放與接納的心態,將現有資源好好熟讀。當你有閱讀的語感,也許不保證每一道題目都會全對,但至少不會一看到就選擇放棄!
Thumbnail
文言文有沒有辦法可以加強?當然有,也許有一些老師會教一些閱讀技巧,或是解題技巧,但我還是覺得要回歸到根本面向:按部就班,不要捨近求遠,抱持著開放與接納的心態,將現有資源好好熟讀。當你有閱讀的語感,也許不保證每一道題目都會全對,但至少不會一看到就選擇放棄!
Thumbnail
看似沒有範圍的國文試題,細究仍有規律可循,選文多從課文延伸,只要平日認真上課,並且從中培養閱讀各類文本的能力,相信考前無須花太多時間準備,亦不用死背太多知識,便可在國文這科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以下提供給要考學測的高中生幾點建議:
Thumbnail
看似沒有範圍的國文試題,細究仍有規律可循,選文多從課文延伸,只要平日認真上課,並且從中培養閱讀各類文本的能力,相信考前無須花太多時間準備,亦不用死背太多知識,便可在國文這科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以下提供給要考學測的高中生幾點建議:
Thumbnail
三字經是古人的兒童學習教材,前四分之一是綜合課程。接下來則要進入國語課的範疇,也是古人學習花最多心力的部分,用最多的時間與力氣,學這麼多國語文知識,目的在於寫出好文章,然後考國家考試當公務員。可是,我們有必要知道古人的國語課在上什麼嗎?
Thumbnail
三字經是古人的兒童學習教材,前四分之一是綜合課程。接下來則要進入國語課的範疇,也是古人學習花最多心力的部分,用最多的時間與力氣,學這麼多國語文知識,目的在於寫出好文章,然後考國家考試當公務員。可是,我們有必要知道古人的國語課在上什麼嗎?
Thumbnail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教國文這幾年來,發現許多學生對古文有非常大的恐懼,很多學生到了高三,看到古文就直覺跳過,或者隨意瀏覽選出答案,前幾年更發現有國文程度不錯的學生,無論模考或學測怎麼考,都卡在13級左右。我仔細把他們的考卷一份一份拿出來看才發現,原來是選擇題古文閱讀的部分拿到的分數不多,於是我就在思考,到底古文該怎麼教
Thumbnail
教國文這幾年來,發現許多學生對古文有非常大的恐懼,很多學生到了高三,看到古文就直覺跳過,或者隨意瀏覽選出答案,前幾年更發現有國文程度不錯的學生,無論模考或學測怎麼考,都卡在13級左右。我仔細把他們的考卷一份一份拿出來看才發現,原來是選擇題古文閱讀的部分拿到的分數不多,於是我就在思考,到底古文該怎麼教
Thumbnail
現在的國文課對學生或對老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教學「思維」的轉變。 如果從最現實面的學測角度來看,這對老師及學生而言,最困擾而焦慮的應該會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課本裡的知識基本功、重要選文必須要確實掌握,第二,會覺得混合題組到底是什麼東西,有點可怕,第三,國寫的分數占一半,又有知性跟情意,這個也很
Thumbnail
現在的國文課對學生或對老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教學「思維」的轉變。 如果從最現實面的學測角度來看,這對老師及學生而言,最困擾而焦慮的應該會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課本裡的知識基本功、重要選文必須要確實掌握,第二,會覺得混合題組到底是什麼東西,有點可怕,第三,國寫的分數占一半,又有知性跟情意,這個也很
Thumbnail
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
Thumbnail
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