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課堂上有個影片讓我印象深刻,有個玩爬梯的小朋友,媽媽想要牽手,小朋友想要自己來,之後老師說這個小朋友原本非常黏母親,然而從這裡看到他的內在對於獨立的渴望。之前我和教會朋友出去爬山,看到路人告訴小孩子:「不要碰、不要坐,很髒!」,再看自己的夥伴:「弄髒沒關係,回去再洗就好囉!」,覺得很慶幸身邊有這樣好的母親,那位幸運的孩子是父母第三個寶貝,當我們在用餐時,他的父親告訴我,第一胎看到孩子在外面吃到滿身都是也是很崩潰,但第三胎就已經很習慣了。我們可以經由學習知道孩子發展的需經歷程,放寬對孩子的要求,但給孩子所需的紀律。 不要主動抱、牽孩子,要讓孩子抱、牽你,這點讓我很有感觸,原本我要讓孩子去甚麼地方,我可能就是拉著孩子的手去,孩子不反抗也就無所謂,然而知道這個觀念後,我會伸出一隻手指頭,邀請孩子,牽著孩子走,我驚訝的發現孩子通常都是願意牽著的,除非他內心有甚麼需求,倘若我只是拉著孩子走,就不會注意到他內心的需要了。而寶寶的奶嘴也不要用塞的,讓他自己拿,能增加他面對事物的積極度。最後就是,對於慢熟的孩子,可以每天問我可以跟你做朋友嗎?等待他敞開心房,要有耐心。謝謝老師,這堂課收穫良多。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晨光暖果醬nuan
13會員
37內容數
願改善人們的生活。
基督/關係/心理/進步。
嚐起來溫暖香甜的果醬,
裡面閃爍著基督的晨光。
晨光暖果醬nuan的其他內容
2024/05/01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2024/05/01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2024/05/01
在一歲以前不會對他們示範教具,孩子還太小了。嬰幼兒活動要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視覺的吸收較快,聽覺的吸收最慢,所以少用說的,用做的。
形狀、顏色、長短是屬於感官,而配對、對應、序列,是屬於數學前教育。在紡錘棒箱裡,零是沒有,但零佔了一個位置,這是一個概念。時間的課程不會歸在數學,會歸類在文化

2024/05/01
在一歲以前不會對他們示範教具,孩子還太小了。嬰幼兒活動要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視覺的吸收較快,聽覺的吸收最慢,所以少用說的,用做的。
形狀、顏色、長短是屬於感官,而配對、對應、序列,是屬於數學前教育。在紡錘棒箱裡,零是沒有,但零佔了一個位置,這是一個概念。時間的課程不會歸在數學,會歸類在文化

2024/05/01
複習到發展的粗細原則,提醒了我剛升班的一歲四個月小朋友要先選擇粗動作發展的教具,並且還不太會收教具是正常,偶爾可以予以示範協助。
關於剛出生的寶寶發展,出生數周內即出現學習和記憶能力,剛出生兩三週大的嬰兒的知覺部分,就能模仿成人臉部反應,所以這時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表情,要多對寶寶微笑。

2024/05/01
複習到發展的粗細原則,提醒了我剛升班的一歲四個月小朋友要先選擇粗動作發展的教具,並且還不太會收教具是正常,偶爾可以予以示範協助。
關於剛出生的寶寶發展,出生數周內即出現學習和記憶能力,剛出生兩三週大的嬰兒的知覺部分,就能模仿成人臉部反應,所以這時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表情,要多對寶寶微笑。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語言學習的文章,講述了語言學習的方法和困境。深入探討了孩子遇到的語言壁壘和情感交流的難處,以及大人如何提供工具指引和示範。同時也提到了大人自身的工具增加方向,閱讀、討論等方式。給予孩子空間與放生之間的取捏,提供建議和方法。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語言學習的文章,講述了語言學習的方法和困境。深入探討了孩子遇到的語言壁壘和情感交流的難處,以及大人如何提供工具指引和示範。同時也提到了大人自身的工具增加方向,閱讀、討論等方式。給予孩子空間與放生之間的取捏,提供建議和方法。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