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爸媽回新竹老家,帶爸爸去芎林市場買包子,和媽媽去隔壁蜜蜂叔叔家買蜂蜜和梅子,過程中不斷的看他們互動、講話、爭論,可能因為和我沒關係,所以隔著一段距離觀看反而有種新的體會。
我們在市場買了很多東西,車停在外面,需要拿個兩三趟才能把東西都拿進屋子裡,爸爸先拿了一些進去,我和媽媽拿了剩下的進屋裡。屋子裡有一張大長桌,還有長木椅,媽媽叫我把東西都放在長桌上,然後開始清點有沒有哪些東西忘了拿下來。點名點到包子和青菜,正想說東西去哪裡的時候,我看到這些東西放在門口附近的地上,是爸爸放的。
我跟老媽說東西在那裡,門旁邊的地上,媽媽嘖了一聲然後開始碎念老爸(其實他早就去外面做事了根本不在場阿)。這場景再熟悉不過,我都知道她要念什麼了:"東西怎麼可以放地上"、"東西拿進來就要放好歸位"、"鄉下人就是什麼都放地上"這些話在我腦中跑了一遍,不知道今天我媽挑哪一句念。但我可以確定我媽看到東西在地上心裡一定很火大,因為對我媽來說,我爸"又來了"。
我看到東西在地上的時候,心裡完全沒感覺,只覺得"噢,我爸就是會東西放地上阿"、"這就是老爸阿"。然後我開始好奇,為什麼一樣的行為,我和我媽反應如此不同?
我想到冰山理論,在行為與情緒的下一層就是"觀點":你怎麼解讀事件、怎麼解讀這個人的動機與原因,是你的觀點,觀點往上影響你的情緒以及再往上影響你的反應,所以我和我媽的觀點不同。我覺得這是老爸的正常發揮,我媽覺得這是一個她很不喜歡的"髒亂"行為。
但我又開始想,為什麼我和我媽的觀點會不一樣呢?除了想到我們角色不同、期待不同之外,我突然發現或許是因為我形成這個觀點的時期是小孩子時期,而我媽則是觀點已經定形的大人,才去認識我爸、交往、結婚的。觀點一但定形,就很難改變,我也是、我媽也是。
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我發現父母要形塑小孩的觀點很容易:如果你的小孩很喜歡你,你的觀點很容易傳遞給他們並且成形;如果你的小孩不喜歡你,因此經常想要對抗你,那麼你也很容易形塑他們的觀點,那就是正好和你相反的那種觀點。後者很諷刺,因為對父母來說他們那麼希望能塑造自己小孩的價值觀,但卻得到一個相反的結果,而對小孩來說,那麼想要脫離父母的控制,卻還是受父母影響成為他們的反面,誰也沒能脫離誰。
所以我在接近四十歲時,應該慶幸自己一直在心裡反對媽媽,所以才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也沒有成為我媽那樣的太太、媽媽的人?感覺這也是件諷刺的事,還是說這是老天安排給我成為我自己的方式?
總之,這件事情提醒了我,觀點的建立就像在家庭中的置入性行銷,在家人關係方面趁小孩還小,趕快建立他們"接受家人原本的樣子"的觀點,不去強調這些習慣的對錯,但造成自己的不愉快或是問題時,再去思考解決的方法或向對方表達的方法。或許至少能在日後的相處中,減少"你為什麼又要這樣子"造成的煩躁與暴怒,因為早就知道"對你來說這很正常",接著就可以比較容易進行"那我們來討論一下怎麼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