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的世界《微型企業篇》05--05--經營穩定期05:觀念、工具集錦

經營管理的世界《微型企業篇》05--05--經營穩定期05:觀念、工具集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楔子】

寫著、寫著~筆者覺得似乎有些失控…!(越寫越多!)

 尤其是經營穩定後,可以做得事情太多;

 而對企業最大的優勢是:比較沒有時間壓力!

為避免章數越寫越多~所以,改成「集錦」;有些觀念、工具,提到即可!

 網路上,也有相當多的資訊可供查詢!

請見諒!



【前言】

企業進入經營穩定期後,主要的項目是維持經營成效,輔助項目則是「做好一點」!

維持經營成效~各家企業差異很大;筆者也使不上力!

做到「再好一點」~許多觀念、工具,都可以!

 科技,不會是阻礙!正如:心算不好~可以用計算機!

 有些觀念、工具的應用~不必直接追求「滿分」,但過程中就會帶來一些進步(效率)。



【觀念、工具集錦】

筆者經思索,認為下述觀念、工具,可供參考:


○系統化(基本組成)

 一家企業,就是一個系統! 所有的流程、作業、資源、…等,就是這個系統的一部份!

 將所有的因子進行一些歸類、整理及排列~就是簡單的系統化!

 透過系統化的理念~會比較容易檢視與改善作業的品質與效率!


○標準化(複製的力量)

(筆者的感悟~「人」,是企業中的最大變數!)

 將一些作業的程序,記錄下來,做成規範,就可以算是標準化!

(小型、微型企業的人力資源不足~或許無法完美表達,而需要文字、圖形、口述等綜合處理!)

 能進行「標準化」,會有下述好處:

1.作業品質的控管~無論是生產、服務,有個規範能令品質變異少一些!

2.複製的力量~透過標準規範,可以降低作業技術的學習門檻,讓人更容易執行!

 註:本文所提及的標準化,是指:作業類的標準化!(非指:國際規範類的標準化)


○模組化(多元化的基礎)

(日本,是將「模組化」發揚光大的國家;台灣,以「資訊業」為領先產業!)

 最簡單易懂的「模組」:包裝~ 一個 → 一打(組、手、盒) → 一箱(車、單位、貨櫃)

  不同模組的包裝(數量)~因應不同客戶的需求!

 絕大多數的系統,都可以拆解為不同功能的結構~而形成不同的「功能模組」;

  選擇各有不同功能的模組,組合成的系統~就會有差異性!

  這些不同的差異性~可以因應不同客戶的需求!

  例:一般手搖泡沫飲料~就有「冰塊」、「甜度」的選項…

 所以,模組化的理念~可以讓產品具有多元性、多樣化!


○資訊化(便捷化的工具)

(從「個人電腦」發明至今,不過短短三、四十年~已經滲透到許許多多的作業面上!)

 筆者並不強力鼓吹「全面資訊化」,但引進適價、適用的資訊化~很划算喔!

 筆者將資訊化應用,概分為幾個大類,供參考:

 ◎辦公室軟體~文書、簡報、試算、…等;

  可供簡單記錄、編撰一些資料。

 ◎商用套裝軟體~進銷存軟體(ERP)、客戶關係管理(CRM)、銷售結帳系統(POS)、…等;

  因應不同的行業需求,可供簡化一些記錄、計算、統計的作業!

  ※筆者建議:

   小型、微型企業,在沒有經驗下~不要採取「客製化」設計的套件:很貴!

   非IT(資訊科技)專業,常常分不清楚其中的差異性;

   相關商用套件發展至今,已經越來越成熟~初期,使用低價,甚至「月租型」即可!

   待使用經驗逐步累積,慢慢清楚企業的需求之後~再加大相關的投資金額!

 ◎電子商務~企業網站、電子商務平台、社群網站行銷、…;

  ※筆者的相關建議~同上!

 註:許多「小型資訊公司」、「個體戶」~已經為不同產業發展了專用商用軟體,都可參考!


○人性化(企業文化的建構基礎)

 筆者認為:不論「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亦善亦惡」、「非善非惡」~就是人性!

 企業主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就會決定企業文化的建構方向!

 企業內的文化、風格,會慢慢形成一種趨勢~沒有所謂的好壞!

 偶而,檢視一下大方向有沒有重大弊端即可!


○品牌(口碑的轉換)

 小型、微型企業的崛起~靠的是「口碑」:產品口碑、老闆口碑、…!

 當企業經營穩定後~要保護自己的權利:口碑→品牌!

 就算不刻意建立「品牌」,或不願意花費高額廣告費~至少,將「商標(品牌)」去辦理註冊!

 註冊「商標」~就算是委外辦理,也僅約一萬元;一次期限達十年!

 商標(品牌),是「智慧財產權」的一環~不要輕易的放棄!


○學習(智慧的起源)

 筆者認為較有效果的學習方式:

 ◎遊戲學習啟發~藉由特殊設計,透過身歷其境(遊戲)方式,達到感受、學習、啟發的效果;

 ◎系統條列資訊~以較清晰、詳細、列舉方式促進學習效果!

  註:沒有系統的條列方式~凌亂、沒有連慣性,甚至不完整,會影響理解性!

 ※經驗累積、自學~也算是一種學習方式,但外界沒有這類型的課程!

 想要不斷的成長、進步~學習,是「性價比」最優質的方法!

 更難能可貴的「智慧」~都是透過不斷學習、感悟,而逐步累積出來的!



【結語】

觀念、工具~本來就是拿來用的!

 品質好一點、服務好一點、長久下來~企業體質就會很強悍了!


各家各派,有許許多多的理論(觀念)、產品(工具),進入市場;

筆者也僅就個人認為較重要的項目,進行列舉以供參考!

學習,要有謙虛的心態,才能有效的吸收;用不用?是否適用?那是吸收後決策的問題!

甚或,觀摩、模仿競爭對手的作業模式~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

avatar-img
王忠華的沙龍
5會員
81內容數
「經營管理的世界」~是老王想編撰系列書籍的主書名! 第一本:《微型企業篇》,專為「微型企業主」所寫,撰於2018年 第二本:《系統模型篇》,出版於2020年十月 有企業,才有「經營管理」的需求;微型企業(含企業主的員工數≦5人),則是企業體的基礎與最大數型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忠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楔子】 想把「評估」作業做到好~是很專業的作業程序!  小型、微型企業中,絕大多數是沒有這類的人才!  原因:養不起!負擔不了! 更進一步說:即使您(企業主)願意聘請「顧問」~他(顧問)也不太可能為您盡心、盡力!  不是說:聘請顧問不好;而是不能過度期望!   有人會話:「評估」不是一些決策的參考
【楔子】 「績效」一詞~看起來,夠專業吧!  基本定義:績效 = 產出(Output) ÷ 投入(Input) × 100%  其它衍伸的績效衡量~皆以此公式為基準!   在比較具有「制度化」的企業裡,好像比較喜歡談「績效」、「績效管理」!  筆者覺得:好嚇人喔! 談「績效」~免不了就會與「考核」掛
【楔子】 先前的撰文曾提及:關於「損益」、「損益二平(I)、(II)」~可以算是「損益分析」的領域!  目標較單純~希望:企業能有盈餘(獲利)!  一般的會計原則、理念,就可以呈現出經營結果!   當企業經營達到穩定期以後,我們希望「獲利最大化」;  所以,會採取一些較為進階的做法~我們稱之為:「經
【前言】 當一家「新創企業」進入了穩定期~筆者認為:階段性的目標,應該是「獲利」最大化!   「獲利」最大化~筆者認為:一點都不奇怪!  上班族,想加薪~不一定會如老闆的意願;但一般人都不會覺得奇怪呀!  那麼,企業想要賺更多~又有啥好奇怪的!  (若嫌錢賺得太多~也是等錢賺進來後,再分出去!)  
【楔子】 想把「評估」作業做到好~是很專業的作業程序!  小型、微型企業中,絕大多數是沒有這類的人才!  原因:養不起!負擔不了! 更進一步說:即使您(企業主)願意聘請「顧問」~他(顧問)也不太可能為您盡心、盡力!  不是說:聘請顧問不好;而是不能過度期望!   有人會話:「評估」不是一些決策的參考
【楔子】 「績效」一詞~看起來,夠專業吧!  基本定義:績效 = 產出(Output) ÷ 投入(Input) × 100%  其它衍伸的績效衡量~皆以此公式為基準!   在比較具有「制度化」的企業裡,好像比較喜歡談「績效」、「績效管理」!  筆者覺得:好嚇人喔! 談「績效」~免不了就會與「考核」掛
【楔子】 先前的撰文曾提及:關於「損益」、「損益二平(I)、(II)」~可以算是「損益分析」的領域!  目標較單純~希望:企業能有盈餘(獲利)!  一般的會計原則、理念,就可以呈現出經營結果!   當企業經營達到穩定期以後,我們希望「獲利最大化」;  所以,會採取一些較為進階的做法~我們稱之為:「經
【前言】 當一家「新創企業」進入了穩定期~筆者認為:階段性的目標,應該是「獲利」最大化!   「獲利」最大化~筆者認為:一點都不奇怪!  上班族,想加薪~不一定會如老闆的意願;但一般人都不會覺得奇怪呀!  那麼,企業想要賺更多~又有啥好奇怪的!  (若嫌錢賺得太多~也是等錢賺進來後,再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