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人失望的「父親」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於電郵堆中發現了一位號稱猶思定的朋友寫下了一個感人及唏噓的故事,是一個甫自越戰歸來的士兵的動人故事。
這個士兵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想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當然好啊!」他們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他的。」不過兒子又繼續說:「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裡受了重傷失去一條胳臂和一隻腳。他現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兒子,我很遺憾,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不要,爸媽,我要他和我們住在一起!」父親又接著說:「兒子,你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嗎?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後忘了他,他自會找到屬於他的天空。」
就在此時,兒子掛上了電話,他的父母再沒有他的消息了。
幾天後,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墮樓身亡,警方相信這純屬自殺案件。於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並在警方帶領下到停屍間去辨認兒子的遺體。
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但驚訝的是兒子居然只有一條胳臂和一條腿……
「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持續發展」……等都是一些原來正面及積極的詞彙。可惜的是,我們的「父親」:政府,將這些詞彙「片面化」,甚至是「私有化」地解釋及不斷地灌輸給市民。在我們的城市,房屋事務署私營化、社會福利署一筆過撥款、中學概覽……等背後的理念就是政府利用了老百姓的「自我照顧」的理念,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資源增值。我們很難想像房署、社署及學校的工作可以完全量化。它們的服務對象都是人,服務的過程及所提供的服務有很多是不能量度的,例如,屋邨的公公婆婆對屋邨職員的信任,社工晚間向邊緣青年所提供的輔導,學生對老師哪份敬畏及愛戴……這些都是不能量度的。
政府現時很明顯地意識到要將殖民地時代所背上的「包袱」一一放下,將責任交給「被私營化」的團體,而這些團體也有意無意間將責任交回被服務者,當中所用的理據就是:你們要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持續發展……
先撇開現時香港的政治黑暗氛圍,身為市民的我們不禁會問,「被愛者」及「弱勢者」是社會的包袱嗎?若是,他們的「父親」便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混沌製造商。
或許,「父親」的稱謂根本不值得政府所擁有。老百姓已開始對他們的父母官徹底失望了!
往這裡 https://ko-fi.com/lawan 給我一杯🍮 或一個 🍎,所有捐款會投入我的眾籌計劃,讓香港的年青人得到大專教育,將來回饋重塑愛與公義嘅社會。
avatar-img
3會員
79內容數
故仔嘅專題包括世界國地旅遊熱點同埋秘境,有小鎮同埋城市,重要係包括當中嘅小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w 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牛頓以稜鏡將光分解為彩虹般的光譜後,我們也知道彩虹的原理,所以在實驗室製造彩虹其實也沒啥大不了,但困住彩虹是另一回事。  因為不同顏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速度也不同,人工小彩虹並不穩定,要保留不容易。  多年前,幾位科學家想出辦法來。用到一塊透鏡,其中一面鍍上了一層僅有三十納米的「金薄膜」......
 兒時一直同意佛里曼所說,世界是平的。某年初夏,有不一樣的經歷,儲滿一個月年假的我,再度隻身上路,從成都入藏。入藏路徑不外有四,即川藏、滇藏、青藏及新藏。我選擇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川藏北路,亦是進藏路線中風景最秀美的路。川藏北路全長2412公里,我從成都,經雅安、康定、甘孜、德格.....
按立場新聞報道: 法國康城影展將放映香港導演周冠威製作、有關 2019 年反修例運動的紀錄片《時代革命》,紀錄片預告片今(16日)在 YouTube 上首播,當中訪問了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時事評論員李怡、銅鑼灣書店店主林榮基、前記者何桂藍,以及多名擔當不同崗位的示威者,包括哨兵.....
2021年6月24日,香港蘋果日報最後一日出新聞,原因是被政治逼害。我於當天網絡上翻看我在蘋果論壇的文章,文章沒有了,只剩下這張由蘋果製作的圖片,按進去就只有404......zzz! 在這裡重現一下: 最可敬的教宗方濟各!你好!我是一名天主教徒Layman。自你上任後,天主教會開始貼地......
  荷蘭神學家史肋派克斯(E. Schillebeeckx)曾說過基督徒可從兩個高峰的經驗與天父相遇:聖事和政治。前者是禮儀上的頂峰,讓人得到更豐盛的恩寵;後者是積極參與社會正義,建設一個公義的世界。佛家常言道:眾人皆有佛性。以基督宗教的說法就是每一個人都有肖似天父的向道,即所謂靈修......
「聽日幾點食」 「就你」 「2 點吧」 「1 點」 「打錯」 「九龍灣搵你」 「好」 「邊到等」 「你到咗?」 「到左」 「有冇心目中嘅目的地?」 「未諗到」 「咁你想喺淘大嗰邊定係德福嗰邊?」 「邊到野食平啲」 「淘大搵間茶記」 「照計應該淘大」 「我行下搵先」 「👌」 「過緊嚟」......
牛頓以稜鏡將光分解為彩虹般的光譜後,我們也知道彩虹的原理,所以在實驗室製造彩虹其實也沒啥大不了,但困住彩虹是另一回事。  因為不同顏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速度也不同,人工小彩虹並不穩定,要保留不容易。  多年前,幾位科學家想出辦法來。用到一塊透鏡,其中一面鍍上了一層僅有三十納米的「金薄膜」......
 兒時一直同意佛里曼所說,世界是平的。某年初夏,有不一樣的經歷,儲滿一個月年假的我,再度隻身上路,從成都入藏。入藏路徑不外有四,即川藏、滇藏、青藏及新藏。我選擇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川藏北路,亦是進藏路線中風景最秀美的路。川藏北路全長2412公里,我從成都,經雅安、康定、甘孜、德格.....
按立場新聞報道: 法國康城影展將放映香港導演周冠威製作、有關 2019 年反修例運動的紀錄片《時代革命》,紀錄片預告片今(16日)在 YouTube 上首播,當中訪問了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時事評論員李怡、銅鑼灣書店店主林榮基、前記者何桂藍,以及多名擔當不同崗位的示威者,包括哨兵.....
2021年6月24日,香港蘋果日報最後一日出新聞,原因是被政治逼害。我於當天網絡上翻看我在蘋果論壇的文章,文章沒有了,只剩下這張由蘋果製作的圖片,按進去就只有404......zzz! 在這裡重現一下: 最可敬的教宗方濟各!你好!我是一名天主教徒Layman。自你上任後,天主教會開始貼地......
  荷蘭神學家史肋派克斯(E. Schillebeeckx)曾說過基督徒可從兩個高峰的經驗與天父相遇:聖事和政治。前者是禮儀上的頂峰,讓人得到更豐盛的恩寵;後者是積極參與社會正義,建設一個公義的世界。佛家常言道:眾人皆有佛性。以基督宗教的說法就是每一個人都有肖似天父的向道,即所謂靈修......
「聽日幾點食」 「就你」 「2 點吧」 「1 點」 「打錯」 「九龍灣搵你」 「好」 「邊到等」 「你到咗?」 「到左」 「有冇心目中嘅目的地?」 「未諗到」 「咁你想喺淘大嗰邊定係德福嗰邊?」 「邊到野食平啲」 「淘大搵間茶記」 「照計應該淘大」 「我行下搵先」 「👌」 「過緊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