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帶來的力量:讓每一位讀者手握文字,獲得摧毀作者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致敬我最愛的作者

致敬我最愛的作者

身為臺灣人,誕生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生活裡,我曾經想過什麼樣的行為才不會顯得像背叛臺灣。在網路上高調表態「我是中國人」無庸置疑是背叛的行為,撇清臺灣與我的關係也像畫清界線,那麼看陸劇、使用簡體字或課金玩對岸的遊戲算支持中國嗎?

「自由」有時候比想像中的還不自由,不論是言語上,還是思想上,在法律給予人民自由的同時也同樣限制我們濫用自由。

我寫字從不用簡體,即使課堂上老師語速過快,筆記一頁還沒記完,老師就講到下一頁,我也依然一筆一畫寫著複雜的繁體字。簡體字構造簡單,身旁很多朋友為了快速大多都使用簡體字,我也曾嘗試寫一些常見的簡體字,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些彆扭,心裡會出現一些莫須有的負罪感。

我認為文字擁有力量,溫暖的人寫出的文章有讓人提起精神的能量;想找尋存在感的人寫出的文章有讓人「不忍忽視」的能量;孤獨的人寫出來的文章有讓人想安慰他的能量。文字的排列組合令人著迷,也令人受傷。我在亂世裡閱讀,由亂世替我寫出我的故事。

「那位」是我很喜歡的作者,他的文字很溫暖、很生動、很有趣也很心酸。小說底下評論的讀者都很喜歡他的作品,但是不乏有潑冷水的讀者。溫暖別人的那位作者得不到對等的善意回應,於是生病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我看了很多「那位」的小說,他的作品每一個字都不像是在憂鬱的狀態下寫出來的,但是事情發生後,我才知道越溫暖的人,感受到的寒意越深。在看到「那位」因為心理狀態通知讀者停更時,有一種意料之中和無可奈何的情緒湧上心頭。不論愛他作品的讀者有多多,只要有其中一位讀者發出負評,對作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和壓力。

這就是閱讀帶來的力量嗎?讓每一位讀者手握文字,獲得摧毀作者的力量。

我很喜歡閱讀,以前總認為閱讀簡體書是一種羞恥,後來有一位讀者留言,他說文字不應該有任何政治色彩,我們看小說是為了放鬆,不是為了政治爭吵。

閱讀和文字是一把雙刃劍,作者把他的溫暖或諷刺分散給所有人,讓讀者自行吸收裡面的能量;讀者做為反饋,也將溫暖或諷刺回贈給作者。

在這個亂世裡,閱讀帶給人們治癒和傷害他人的力量,也帶給我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我最喜歡的作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icia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Alic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7
有時候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得透徹,但偏偏自己想要閉上眼睛,撞到牆了也沒再怕,總認為會有一個出口可以繞過它。直到做了一個噩夢,我才知道我有多想他。
Thumbnail
2021/07/27
有時候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得透徹,但偏偏自己想要閉上眼睛,撞到牆了也沒再怕,總認為會有一個出口可以繞過它。直到做了一個噩夢,我才知道我有多想他。
Thumbnail
2021/07/14
從小到大,我每晚都會作夢,夢境裡及少數的場景是重複的。我曾夢過現實中熟悉的人、事、物,也出現過素昧謀面的陌生人和從未去過的地方;有的夢只有一部分,有的夢卻像過完了一生,經歷了許多片段的起承轉合。
Thumbnail
2021/07/14
從小到大,我每晚都會作夢,夢境裡及少數的場景是重複的。我曾夢過現實中熟悉的人、事、物,也出現過素昧謀面的陌生人和從未去過的地方;有的夢只有一部分,有的夢卻像過完了一生,經歷了許多片段的起承轉合。
Thumbnail
2021/07/07
《82年生的金智英》 女人一生 嫁的不是丈夫,是家庭。累得不是身體,是心理。 忍的不是脾氣,是婚姻。要的不是同情,是同理。 愛的不是自己,是能依靠的你。 當第23對染色體不一樣時,男女就不再平等。 但是做為夫妻,我們卻可以對等。
Thumbnail
2021/07/07
《82年生的金智英》 女人一生 嫁的不是丈夫,是家庭。累得不是身體,是心理。 忍的不是脾氣,是婚姻。要的不是同情,是同理。 愛的不是自己,是能依靠的你。 當第23對染色體不一樣時,男女就不再平等。 但是做為夫妻,我們卻可以對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小就愛看書,那些無法體驗到的世界,在書裡似乎可以得到滿足。 文字有種把人抓入另一個時空的力量,每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成為全新主角的機會。 記得自己把圖書館內的偉人傳記、西方文學一本本讀完的成就感,同時也置入了更寬廣的思維。 當時的年紀雖然不見得理解深遠的寓意,但光當成故事來看,也夠我徜徉在字海裡了
Thumbnail
從小就愛看書,那些無法體驗到的世界,在書裡似乎可以得到滿足。 文字有種把人抓入另一個時空的力量,每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成為全新主角的機會。 記得自己把圖書館內的偉人傳記、西方文學一本本讀完的成就感,同時也置入了更寬廣的思維。 當時的年紀雖然不見得理解深遠的寓意,但光當成故事來看,也夠我徜徉在字海裡了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除了會寫文章來分享自己的看法與故事外,我也喜歡閱讀文字作品。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看短視頻更有趣,但是對我並沒有很大的吸引力。或許,也和我不太喜歡嘈雜的事物有關。又或許,我偶爾也喜歡一個人安靜獨處的時光。 仔細思考後,我推測喜歡閱讀文字作品的三個原因是: 1.看到更具深度的觀點 2.容易學習新知識
Thumbnail
除了會寫文章來分享自己的看法與故事外,我也喜歡閱讀文字作品。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看短視頻更有趣,但是對我並沒有很大的吸引力。或許,也和我不太喜歡嘈雜的事物有關。又或許,我偶爾也喜歡一個人安靜獨處的時光。 仔細思考後,我推測喜歡閱讀文字作品的三個原因是: 1.看到更具深度的觀點 2.容易學習新知識
Thumbnail
策展人提問:你有想過,為什麼你喜歡「文字」嗎? 這個問題讓我回過頭思考,我為甚麼會開始寫文章?我為甚麼會願意看文章? 想不到起源是在小說,我在小說的世界裡,在每一位作者的筆下,我把故事變成影像,透過文字,我就能勾勒出文字內容描述的場景,文字的對白,能帶領我感受情感。
Thumbnail
策展人提問:你有想過,為什麼你喜歡「文字」嗎? 這個問題讓我回過頭思考,我為甚麼會開始寫文章?我為甚麼會願意看文章? 想不到起源是在小說,我在小說的世界裡,在每一位作者的筆下,我把故事變成影像,透過文字,我就能勾勒出文字內容描述的場景,文字的對白,能帶領我感受情感。
Thumbnail
一打開方格子就看到右上角小鈴鐺的通知,預覽文字寫著「你喜歡文字嗎?」,我會心一笑的點開,發現是方格子在徵文,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確定完我一定會緊扣主題後,詳細規則我就不太管了,用滑鼠溜的一下滑過以下說明,因為我已經寫作慾滿滿,迫不及待想寫出我對文字的喜愛。 我喜歡文字。 這是我活了30幾年,很近期
Thumbnail
一打開方格子就看到右上角小鈴鐺的通知,預覽文字寫著「你喜歡文字嗎?」,我會心一笑的點開,發現是方格子在徵文,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確定完我一定會緊扣主題後,詳細規則我就不太管了,用滑鼠溜的一下滑過以下說明,因為我已經寫作慾滿滿,迫不及待想寫出我對文字的喜愛。 我喜歡文字。 這是我活了30幾年,很近期
Thumbnail
它有力量 它能傳遞最深刻的訊息 它能夠看出一個人 一個人的歷程
Thumbnail
它有力量 它能傳遞最深刻的訊息 它能夠看出一個人 一個人的歷程
Thumbnail
最近發現對文字有不一樣的感覺。 以前唸文學作品會因為讀不懂而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是否理解力比不上別人,為何別人說的「經典」我卻讀不下去。昨天逛誠品,翻閱《湖濱散記》新譯本、海明威的散文、洛夫的詩集,突然發現這樣的焦慮消失了。
Thumbnail
最近發現對文字有不一樣的感覺。 以前唸文學作品會因為讀不懂而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是否理解力比不上別人,為何別人說的「經典」我卻讀不下去。昨天逛誠品,翻閱《湖濱散記》新譯本、海明威的散文、洛夫的詩集,突然發現這樣的焦慮消失了。
Thumbnail
對我而言,閱讀最大的魅力就是讓我在這個碎片化訊息當道的世界中找回專注的力量。
Thumbnail
對我而言,閱讀最大的魅力就是讓我在這個碎片化訊息當道的世界中找回專注的力量。
Thumbnail
閱讀和文字是一把雙刃劍,作者把他的溫暖或諷刺分散給所有人,讓讀者自行吸收裡面的能量;讀者做為反饋,也將溫暖或諷刺回贈給作者。在這個亂世裡,閱讀帶給人們治癒和傷害他人的力量,也帶給我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我最喜歡的作者。
Thumbnail
閱讀和文字是一把雙刃劍,作者把他的溫暖或諷刺分散給所有人,讓讀者自行吸收裡面的能量;讀者做為反饋,也將溫暖或諷刺回贈給作者。在這個亂世裡,閱讀帶給人們治癒和傷害他人的力量,也帶給我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我最喜歡的作者。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