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生有困惑?何不讓閱讀幫你引路!我讀《人生路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非預期的知道了「楊斯棓」這一號人物,在某本關於介紹閱讀的刊物上,因為這些介紹讓我對這號人物產生好奇,因此順手買了他的書:「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以下簡稱「人生路引」)。
站在對於這位作者的初識,感覺上有那麼一些「樊登」的影子,楊斯棓也介紹及推薦很多書,甚至回家接診所執業之際,還特別打造一面書牆讓人免費看書、借書。而這本「人生路引」,作者在書籍架構上,先從獨善其身來談,介紹一些關於閱讀、表達、寫作等書籍,接著談創新相關的書、理財的書,然後漸漸轉向家庭、安老、社會等面向,但這些又同時關乎著個人,讓人不禁聯想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
書裡,作者不僅好好地把推薦的書做了摘要,但又同時保留其精采之處,讓好奇的讀者可以再去添購該書來閱讀,除此之外,每個篇章也有作者自己的消化與整理,並且因著該主題有些延伸的書目,看起來像介紹一本又一本的書,但同時也像是在理人生一道又一道的基本題,對於那些自己剛好也讀過的書,例如:讀懂一本書、與成功有約,亦真心認同是值得一讀的好書!或許如此,就更加相信作者推薦的其他書目,畢竟,市面上有太多龍蛇混雜的書目,如何好好選書,成為另一個功力!而樊登的「讀懂一本書」中,也有一個篇章在介紹如何選書。
翻開書,不只是一篇又一篇作者的閱讀心得,更是他由書中得到的體悟與行動結果,「有為者,亦若是」,讀著文字也同時會讓人反身思考自己做得如何,雖然汗顏的時候居多!卻也適時的提醒了自己一些事情。
我在想,如果現階段覺得自己人生某些地方感覺卡卡,又或者對於自身某些領域感覺底子還不夠,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閱讀不足,還無法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領域系統吧?這樣的感觸特別是讀到作者曾經因為母親的關係,開始讀理財相關書目,又或者因為父親生病,對於當時不懂的事進而產生的感觸。當然,不只是如此,一如作者所說:
回到書的內容,作者在這本書中介紹了至少28本書(書的副標:28個基本功),像是:「讀懂一本書」、「說出影響力」、「與成功有約」、「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習慣致富」、「心態致勝」、「人生最後的期末考」、「顧爸媽,這樣做最安心」、「成為自由人」⋯⋯等,對於好幾本書,我都產生極大興趣,而其中有關「第三人生」這一部分內容特別有感。
所謂第三人生,其實是從扛起家庭經濟照顧之責退下來的那段時日,過去可能叫「退休」,但因為我的字典沒有「退休」二個字(如果人生就已經在做自己喜歡、想要做的事,又何來退休一詞?),所以,更貼切應該是指孩子大學畢業後的那段時間吧?當然,要有第三人生的前提是,假設沒有意外,其他條件不變之下。
之所以對第三人生有感,因為一方面父母年紀也大了,尤其作者書中提到另一本書,書名是《別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還把55天怎麼算出來的讓讀者知道,從中驚覺自己對於老年人的照護根本知道的太少,沒有把握面對各種情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己站在人生中間點,接下來該怎麼過也想早早準備,不只是退休後的財務、健康,更包含預立醫療決定、生前契約等等的規劃,畢竟目前的自己知道的太有限。
有些事情,我們必須及早準備,愈早準備好,我們就能擁有更多餘裕,去過屬於自己的人生,諸如:被動收入、預立醫療、預立遺囑、教養下一代、安頓上一代。 -摘自 「人生路引」-
人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雖然準備永遠不夠(例如:當個有效能的父母),但是多一分認知,就少一分焦慮。畢竟,人生總是在模糊未知的道路中前進著,沒有金湯匙,沒有靠山,就更需要多一些努力,才可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閱讀,即是其中一個可以取得前人智慧的方式。
當然,我也同時相信著沒有人可以獨自活得很好,因此,除了要感謝一路走來相助的貴人、貴手外,當自己也稍稍有能力了,也要伸出那雙手,給予需要的人。
書籍資訊: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
作者: 楊斯棓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0/10/01
如果你(妳)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送愛心、贊助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忙拍拍手!更歡迎訂閱我的專欄或追蹤我專欄訂閱請點我),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意見與想法也都歡迎哦!謝謝你(妳)❤️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ookiebrother.scholastica/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這一本書經由數個作者提供和分享自身藝術觀照的方法與過程,讀著,像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同時書中也呈現不同的藝術關照方式,如果對於用藝術如何自我照顧的方式感興趣,或許可以參考這本書中各個作者的故事與方式,說不定也會找到你有興趣的方法一試。
在上一篇先整理了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以及我自己對於這些的理解,接下來將整理作者大量的經驗分享,像是攝影治療、園藝治療、摺紙治療、悲傷或創傷藝術治療等,以及如何取得藝術治療師的一些資訊及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
提到「藝術治療」時,你是否跟我一樣,莫名地自動將「藝術=繪畫」,也覺得能用畫來評估一個人的狀態很酷,然而,這些觀念在讀了「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都有了不同的翻轉,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又是治療?藝術治療在做些什麼呢?
若把人類長長的歷史用縮時方式觀看,會發現這些災難不過是重複又重複的循環,由於疫情是全球性的,不像過去是區域性,因此,在地球的角度,就有屬於整體的意圖,如果能看穿這看似造成恐慌、不安的過程裡,其實⋯⋯
本書談及的,不僅是性的面向,更包含一個老人的性,在社會之中會如何被看待,以及一個人年老後,因另一半離世,才看見自己原來面對死亡的束手無策、對身為父親角色的失職、以及諸多無能為力的感覺,為了逃避與麻痺,於是躲進「性」裡面。過程中,卻又因著諮商歷程抽絲剝繭而展開許多精采而動人的對話⋯⋯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這一本書經由數個作者提供和分享自身藝術觀照的方法與過程,讀著,像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同時書中也呈現不同的藝術關照方式,如果對於用藝術如何自我照顧的方式感興趣,或許可以參考這本書中各個作者的故事與方式,說不定也會找到你有興趣的方法一試。
在上一篇先整理了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以及我自己對於這些的理解,接下來將整理作者大量的經驗分享,像是攝影治療、園藝治療、摺紙治療、悲傷或創傷藝術治療等,以及如何取得藝術治療師的一些資訊及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
提到「藝術治療」時,你是否跟我一樣,莫名地自動將「藝術=繪畫」,也覺得能用畫來評估一個人的狀態很酷,然而,這些觀念在讀了「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都有了不同的翻轉,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又是治療?藝術治療在做些什麼呢?
若把人類長長的歷史用縮時方式觀看,會發現這些災難不過是重複又重複的循環,由於疫情是全球性的,不像過去是區域性,因此,在地球的角度,就有屬於整體的意圖,如果能看穿這看似造成恐慌、不安的過程裡,其實⋯⋯
本書談及的,不僅是性的面向,更包含一個老人的性,在社會之中會如何被看待,以及一個人年老後,因另一半離世,才看見自己原來面對死亡的束手無策、對身為父親角色的失職、以及諸多無能為力的感覺,為了逃避與麻痺,於是躲進「性」裡面。過程中,卻又因著諮商歷程抽絲剝繭而展開許多精采而動人的對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以28本書來闡述提升自我、開創新局、培養思維及習慣、投資理財、家庭觀念、兼善天下等六個主題。透過楊醫師所列舉的這28本書,得以一窺他的人生價值觀。
(方格子)日更一千字文章Day3 今天來分享我最近閱讀的一本書,幫助了我許多人生思考的抉擇。 這本書再說什麼? 本書作者由姚詩豪(Bryan)、張國洋(Joe)整合多年的專案管理顧問經驗,把許多人生中大大小小問題做個整合與解答,且書中主要元素大致落在要告訴讀者「做選擇的思維方式」。 書中
Thumbnail
“支持我在人生下一個關鍵時刻,能迅速拍板決定、勇於前行!”   好書再讀分享紀錄:要有一個人 澈讀22種人生,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作者:楊斯棓 先覺出版社   好書多看幾次滿正常的,每次閱讀都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而一本好書要寫出第二份心得,如果只是換幾個篇章去摘要跟書寫,那也是滿
Thumbnail
《自療書》作者 / 楊依靜。ISBN 9786269583256。 這是一本像金句集的書。 ●榮格說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 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 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看 四十歲是轉捩點」 (p.150) ●你的前半輩子也許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你的後半輩子要還給自己,追尋自己想要的人生。(p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慢慢的閱讀和實踐,每個小節後都有行動清單,讓人進一步行動、思考和辨證。作者分享自己接近中年時的覺察和改變經驗,鼓勵讀者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Thumbnail
幾年前曾偶然在書店中閱讀到本書作者田臨斌的其他書籍,當時覺得他的書籍讀來很輕鬆寫意,雖然主要是分享給退休人士的書籍,但其實對年輕一代來說,也有不少值得學習之處! 《今年開始人生都是自己的》一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退休後的生活遊歷與人生體悟,其中有許多經驗對我來說都非常驚豔,例如:重拾以前的興趣,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要有一個人,hit ê 就是你,iàu-bô你mài講!” 好書分享:要有一個人 澈讀22種人生,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作者:楊斯棓 先覺出版社 這本非常暢銷的好書,雖然不用多做推薦,但很值得分享,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不只讀書,更學著識人,然後知己。 #緣起 楊醫師,應....
Thumbnail
作者以28本書來闡述提升自我、開創新局、培養思維及習慣、投資理財、家庭觀念、兼善天下等六個主題。透過楊醫師所列舉的這28本書,得以一窺他的人生價值觀。
(方格子)日更一千字文章Day3 今天來分享我最近閱讀的一本書,幫助了我許多人生思考的抉擇。 這本書再說什麼? 本書作者由姚詩豪(Bryan)、張國洋(Joe)整合多年的專案管理顧問經驗,把許多人生中大大小小問題做個整合與解答,且書中主要元素大致落在要告訴讀者「做選擇的思維方式」。 書中
Thumbnail
“支持我在人生下一個關鍵時刻,能迅速拍板決定、勇於前行!”   好書再讀分享紀錄:要有一個人 澈讀22種人生,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作者:楊斯棓 先覺出版社   好書多看幾次滿正常的,每次閱讀都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而一本好書要寫出第二份心得,如果只是換幾個篇章去摘要跟書寫,那也是滿
Thumbnail
《自療書》作者 / 楊依靜。ISBN 9786269583256。 這是一本像金句集的書。 ●榮格說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 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 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看 四十歲是轉捩點」 (p.150) ●你的前半輩子也許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你的後半輩子要還給自己,追尋自己想要的人生。(p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慢慢的閱讀和實踐,每個小節後都有行動清單,讓人進一步行動、思考和辨證。作者分享自己接近中年時的覺察和改變經驗,鼓勵讀者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Thumbnail
幾年前曾偶然在書店中閱讀到本書作者田臨斌的其他書籍,當時覺得他的書籍讀來很輕鬆寫意,雖然主要是分享給退休人士的書籍,但其實對年輕一代來說,也有不少值得學習之處! 《今年開始人生都是自己的》一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退休後的生活遊歷與人生體悟,其中有許多經驗對我來說都非常驚豔,例如:重拾以前的興趣,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要有一個人,hit ê 就是你,iàu-bô你mài講!” 好書分享:要有一個人 澈讀22種人生,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作者:楊斯棓 先覺出版社 這本非常暢銷的好書,雖然不用多做推薦,但很值得分享,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不只讀書,更學著識人,然後知己。 #緣起 楊醫師,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