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演義-王莽的理想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西元九年,王莽成立了新朝。
雖然是和平轉移政權,但一點都不比揭竿起義來得輕鬆。

王莽進行了非常大幅度的改制。
更改官名,新增員額跟官職。

值得注意的是,王莽每一個動作,都是有考究的。
詳細一個一個看就寫論文了,這邊不至於這麼作。

農場文嘛,要有農場文的樣子。

王莽對天下公布:「劉氏是唐堯之後,王氏為虞舜之後。」
當真也算夠傻,這其實就是在表示禪讓的合法性與傳統性而已。

我們關心一點大事:比方說,滿地爬的劉氏親王列侯,此時該當何解?

大概可以窺知的是,親王被下降一級,改為「公」。
而皇城劉氏宗親則是「諸劉更屬籍京兆大尹,勿解其復,各終厥身,州牧數存問,勿令有侵冤。」

基本上,王莽的原則就是:「馬照跑,舞照跳,禮制降一級。」

這種招安作法是有效的,至少可以避免第一波既得利益者的反動。
但下面一層的人就未必接受了。

建國元年四月,故漢膠東王,今扶崇公劉殷的弟弟「劉快」就造反了。
造反不是一支穿雲箭,劉快身為列侯,攻打的對象是自己的哥哥。

劉殷沒有反擊,而是自己躲進了大牢中。
但他的官民可不會上演「群龍無首,束手就縛」。

親王在漢代,就是個擺設,頂多像個收稅的地主,真正管事的另有執事(國相)。
大家團結起來打退了劉快,王莽知道後,也是大大的賞,並且下令從寬處理。

其實你大概可以猜測,劉快應該是希望哥哥能夠起來反「王」,但哥哥不敢不願不能。

就像之前一再提及的:低級官員跟老百姓,誰管你皇帝姓啥?正統不正統?
稅收法律不要壓迫我們,我們就為之效力。

而王莽的改革,就在此亂前後。

前,新鑄小錢,與舊「大錢五十」並行。
後,重啟井田制度,名曰「王田」。

是說,多錢並行混亂幣制,往往會造成經濟動盪。
但其實王莽的幣制改革,在西漢年間就開始了。

當時最多是四幣共行,所以新朝建立後,其實是簡化了。

班固一邊要鬥臭王莽,一邊又忍不住史家脾氣發作。
《食貨志》跟《王莽傳》都下了註腳,來說明王莽的幣制混亂引發民怨,但事情其實是循序漸進的。

王莽後來最多同時使用「寶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貨幣。

真正開始推行「寶貨五物」:金、銀、龜、貝、銅,其實是在建國二年底的事。
在這之前,兩年左右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大小錢兩品而已。

為什麼要變成這麼多種?
王莽表示:大錢本身就不是流通貨幣……就跟我們現在的貴金屬一樣。
你會拿著金塊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嗎?

但是全部都是零錢,進行大型買賣又很麻煩。

所以大的小的統統要有!

是說……兩千元,一千元,五百元,兩百元,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
現行的新台幣其實也有九品呢。

乍看之下,王莽的貨幣很有現代感,符合實際需求。
但老實說,你為什麼要新增四種寶貨?

很顯然在漂亮話的背後,國家的銅貨使用量,已經入不敷出了。
王莽沒有大興土木,錢不夠花,略懂歷史的都猜得到:肯定是因為戰爭。

威震邊蠻,是儒家順天之德的重要一環。
皇帝愛面子,儒家表示征蠻有理。
一拍即合下,產生過一個漢武帝。

如今,是儒者自為天子。

那麼,王莽為什麼不像漢朝宣帝之後一樣,安安份份的當諸蠻老大就好?

以漢朝的立場來說,西域諸國跟匈奴,都是藩屬國。
藩屬國跟同盟國不一樣。

正常來說,藩屬國要提供宗主國資源,而宗主國必須給予藩屬國幫助。
之所以強調「漢朝的立場」,就是對於西域諸國跟匈奴而言,是只收幫助不給錢的。

簡單說,我大漢後期就是個火山孝子,養著這些不愛他的國家。

王莽治國,也是一個想當然耳。覺得這些蠻國都是他的小弟。
而官方立場表示,新朝跟西北蠻們的衝突,始於王莽降他各位的爵。

改朝換代嘛,你以前領漢朝的官印,現在改領我新朝的。
王改成侯,領璽的改成章……

不過老實說啦,這其實就是個翻譯的藝術而已。
老外哪知道你叫他王還是侯有什麼狗屁差別?

但「漢匈奴」會知道,就是昭君姊姊去和番的那支南匈奴。
這支漢屬匈奴生氣的,嚴格說起來叫作「換房東,合約應照舊」。

但為了這種事跟新朝開戰,就完全不合理了。

要知道,漢屬匈奴是依靠著漢朝來抵禦其他匈奴部落,突然開啟多方戰爭,那不是找死嗎?
所以這邊同樣要切下一匈奴角度。

實際上,漢屬匈奴的主部落,受到漢朝的「歲貢」。
但那不表示他們的其他小部落,也能分享足夠的恩惠。

在漢哀帝前後,就有一些小部落會持續進入漢朝打草穀。
這是生活所需。

差別是當時漢朝可以跟主部族反應,要他們去處理。
但新朝也被騷擾的情況下,主部族跟新的合約沒談妥……

誰會處理啊?

另方面,西域諸國的叛變,其實也是漢朝派去的駐軍叛變。
這同樣有前例可循,就是秦末漢初的南越國。

當中央政府被更換時,藩屬國駐軍並不是只有「繼續服從」一條路。
南越的趙佗在秦末自立,後來漢朝還不是讓他繼續爽爽當王?

也就是說,乍看之下,新朝一建立就內憂外患?其實都沒那麼嚴重。
你自己不要勞師動眾去跟人家打,都是小事而已。

但大儒臣還可以喊個「以德服人」,大儒天子?非得威震四方不可。

王莽開啟了邊塞戰爭,也是他最重大的錯誤。
跟秦始皇一樣的錯誤。

戰爭結果如何根本不重要,當你開始大量從全國各地徵召士兵民夫的時候,問題就開始產生了。
老話說得好,百姓最重要就是「安居樂業」。

你讓他們放下自己的工作,離開自己的家鄉,衝突就出現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應該就是匈奴沒打算開戰。
王莽「動搖國本」召集來的大軍,沒什麼耗損就可以各歸故鄉。

不然別說十四年,新朝四年就玩完給你看。

可就像徙木立信一樣,凡事最重要就是開頭。
有了這一次大徵兵,從中撈到油水的官員想著,一定會再來一次。
被侵擾的百姓們也想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來一次?

基本上,漢武帝之後,是沒有這種大徵兵的……都將近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 那一天,人類終於想起了被皇帝支配的恐怖。

漢武帝可說是一個「成也戰蠻夷,敗也戰蠻夷」的皇帝。
王莽則直接只有後半部。

當制度改變跟不停徵召邊塞大軍同時發生,就註定了新朝只會是另一個秦朝。

王莽建國後,九年,時為天鳳四年。
不可逆的民變終於展開了。

淮河流域、會稽、山東琅邪的盜賊一波波出現,人數不斷的向上爬升。
王莽秉持著一貫慈政愛民的心,下令赦免盜賊。

但使者卻回報:「盜賊們遭到赦免後,都不回家,而是再次聚集起來。」
「我問了幾個人,他們說法律太繁複了,連手都不知道放在哪才不會犯法;努力工作的收入,也不足以繳納稅貢;就算待在家裡不出門,也會因為隔壁私鑄錢被連坐。」

「既然這樣,還不如去當不用遵守法律,多做多得的盜賊啊。」

這一年,劉秀二十三歲。

在廣大的中國,東邊飄雨西邊晴。

劉秀不是一個像劉邦項羽那樣,立志當皇帝的男人。
在王莽的治理下,劉秀衣食無缺,愉快的過著他的小日子。

這一年,他僅僅是剛讀過尚書,志向不過「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青年。

但天要亡新莽。
天,要興劉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1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太平經》。 基本上就是大賢良師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所依恃的《太平清領道》。 對,這是一本真實存在的書,到今天仍然留有不少篇幅。讓我們一起來看張角的使用的理論吧。
Thumbnail
2025/02/07
《太平經》。 基本上就是大賢良師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所依恃的《太平清領道》。 對,這是一本真實存在的書,到今天仍然留有不少篇幅。讓我們一起來看張角的使用的理論吧。
Thumbnail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07/05
2024/07/0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由「白馬之盟」衍生出來的東西,有很多。 首先,就是劉邦得天下的法統問題。 太史公的最終評價,是「得天統矣」。 把劉家的江山說成是天命所歸,這個理念其實是董仲舒先生把老天爺加入皇權解釋後的思潮。 在劉邦那個時代,還未成為旋律。 所謂皇帝,是個新生事物,前面只有秦始皇一個藍本。 但嬴政先生的法統合理性是
Thumbnail
由「白馬之盟」衍生出來的東西,有很多。 首先,就是劉邦得天下的法統問題。 太史公的最終評價,是「得天統矣」。 把劉家的江山說成是天命所歸,這個理念其實是董仲舒先生把老天爺加入皇權解釋後的思潮。 在劉邦那個時代,還未成為旋律。 所謂皇帝,是個新生事物,前面只有秦始皇一個藍本。 但嬴政先生的法統合理性是
Thumbnail
西漢經武漢帝的多方面改革,奠定了盛世,盛世被昭帝與宣帝所延續。漢元帝被視為西漢衰落的轉捩點,經歷元、成、哀、平四帝,西漢政權步向衰落,最終王莽成功取代西漢政權,建立新朝。 如何理解「西漢」的衰落?雖然盛世不再,但西漢的滅亡沒有經歷漫天烽火,沒有被民變與外患所困迫,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暴虐,沒有浮現「哭崩
Thumbnail
西漢經武漢帝的多方面改革,奠定了盛世,盛世被昭帝與宣帝所延續。漢元帝被視為西漢衰落的轉捩點,經歷元、成、哀、平四帝,西漢政權步向衰落,最終王莽成功取代西漢政權,建立新朝。 如何理解「西漢」的衰落?雖然盛世不再,但西漢的滅亡沒有經歷漫天烽火,沒有被民變與外患所困迫,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暴虐,沒有浮現「哭崩
Thumbnail
我以前在麵包店打工過,每晚結業時,就會剩下一堆賣不完的麵包。老闆會允許員工帶走最多4個,剩下的全倒掉。看到塞滿麵包的垃圾桶,不禁覺得好可惜,心想: “爲什麽老闆不要打折賣出去,或者免費發給有需要的人?” 當時的我,還真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Thumbnail
我以前在麵包店打工過,每晚結業時,就會剩下一堆賣不完的麵包。老闆會允許員工帶走最多4個,剩下的全倒掉。看到塞滿麵包的垃圾桶,不禁覺得好可惜,心想: “爲什麽老闆不要打折賣出去,或者免費發給有需要的人?” 當時的我,還真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Thumbnail
匈奴跟中國是一樣的。 中國有商周秦漢,匈奴也同樣在改朝換代,春秋戰國。 很多人沒有搞清楚的是,王昭君不是嫁給匈奴換取和平。 事實是漢朝要收匈奴女婿,干涉匈奴戰爭。 這個女婿看到大漢分裂戰爭,就跳出來「主持公道」了。 簡單了解一下,匈奴跟漢朝複雜的關係吧。
Thumbnail
匈奴跟中國是一樣的。 中國有商周秦漢,匈奴也同樣在改朝換代,春秋戰國。 很多人沒有搞清楚的是,王昭君不是嫁給匈奴換取和平。 事實是漢朝要收匈奴女婿,干涉匈奴戰爭。 這個女婿看到大漢分裂戰爭,就跳出來「主持公道」了。 簡單了解一下,匈奴跟漢朝複雜的關係吧。
Thumbnail
王莽伏誅,更始帝取而代之。 可世界從來不是玩遊戲:新莽部隊仍據有洛陽,與各路義軍鏖戰。長安更傳來申屠建無法服眾,三輔大亂的消息。 綠林軍雖然表面聲勢大好。底下也是波濤洶湧。 身為綠林軍的領袖,更始帝等人連從荊州前往長安都不敢……他們,需要一個能服眾,有膽氣的先鋒使者。 於是,大家想起了劉秀……
Thumbnail
王莽伏誅,更始帝取而代之。 可世界從來不是玩遊戲:新莽部隊仍據有洛陽,與各路義軍鏖戰。長安更傳來申屠建無法服眾,三輔大亂的消息。 綠林軍雖然表面聲勢大好。底下也是波濤洶湧。 身為綠林軍的領袖,更始帝等人連從荊州前往長安都不敢……他們,需要一個能服眾,有膽氣的先鋒使者。 於是,大家想起了劉秀……
Thumbnail
新莽地皇四年,群雄並起。 老字號大品牌的赤眉軍,已然是關東一霸。 荊州綠林軍也算是經營多年,並在舂陵劉氏的協助之下,不只迅速壯大,連戰皆捷,還搶先立了第一個劉姓天子。 雍州隗囂趁勢而起,以漢高祖劉邦之臣為旗號,也準備分一杯羹。 就在三大勢力紛紛向關中前進,先入為王之時,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
Thumbnail
新莽地皇四年,群雄並起。 老字號大品牌的赤眉軍,已然是關東一霸。 荊州綠林軍也算是經營多年,並在舂陵劉氏的協助之下,不只迅速壯大,連戰皆捷,還搶先立了第一個劉姓天子。 雍州隗囂趁勢而起,以漢高祖劉邦之臣為旗號,也準備分一杯羹。 就在三大勢力紛紛向關中前進,先入為王之時,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
Thumbnail
西元九年,王莽成立了新朝。 雖然是和平轉移政權,但一點都不比揭竿起義來得輕鬆。 王莽進行了非常大幅度的變法改制,課本也告訴我們,將會因此掀起混亂,導致「新」帝國的滅亡。 王莽到底作了什麼?他的變法是為了什麼? 他究竟是魔王?還是救世主?
Thumbnail
西元九年,王莽成立了新朝。 雖然是和平轉移政權,但一點都不比揭竿起義來得輕鬆。 王莽進行了非常大幅度的變法改制,課本也告訴我們,將會因此掀起混亂,導致「新」帝國的滅亡。 王莽到底作了什麼?他的變法是為了什麼? 他究竟是魔王?還是救世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