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療吧|從奧運聊讓他人失望的害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
東京奧運剛落幕,這陣子接收到非常多有關奧運的訊息,
我注意到,當輸掉比賽時,很多選手會發文表示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為什麼要道歉呢? 這是我的疑惑,也讓我想到「讓人期待落空」,
在諮商工作中常常看到總是「很抱歉」的個案
不論是對家人或是工作,會經常感覺到自己做錯事情,讓別人失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
舉例來說,
小時候當我們在學校表現好、考試考得好,有著一張漂亮的成績單,父母可能會稱讚你、在親戚聚會的時候炫耀,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會學到,「好成績=好孩子」,同時也用這樣的方式照顧父母的心情,讓他們感到光榮;但反之,如果我們並沒有一張好看的成績單,即便父母嘴上不說,我們也會認為讓他們失望了。

失敗=讓別人失望=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
這是很威脅到個人生存意義的信念,所以通常會帶來很大的焦慮。
在台灣社會,我們會一直承接很多人的期待,不論是明白地說或是隱微的訊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很緊密的社會關係中,總是要很顧慮他人的感受,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常常接收到很多的期待,漸漸地背上、緊緊抓著。
我們害怕失敗,會感覺到自己不夠好,但更害怕的是,自己讓重要的人失望了。
而每個角色都可能被期待,
以心理師來說,你要幫助人應該不能收費吧、那個誰誰誰心情不好去陪他聊一聊,
朋友有心事的時候也需要給於幫助,
如果做不到呢?
代表我是一個很糟糕的心理師,可能他們就會覺得我學這個跟本沒用,或者我自己會覺得我根本也幫不了人,那會動搖我對自己的認同,
所以可能我就會答應一些我其實不想,或是做不到的事,搞得自己很累。

可能你也一樣,為了不讓人失望,會好努力前進,但有時候會忘記自己在哪裡,要知道,你讓對方失望了,很多時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對方放了太多期待在你身上。
同時,我們也要接納著些失望,它是必然存在的情緒,就跟開心悲傷一樣,
是生活真實的樣貌也是關係中會經歷到的。
練習在不能接受的時候學習拒絕,感受到別人的失望時,學習安撫自己,
「那是他的情緒,不是我的」大聲唸三次,然後試著做自己!!
我們一起勇敢一點,像選手們一樣正面迎敵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也挫折、對自己失望過吧。 這時候你會想,明明很努力了為什麼做不到? 是不是我不夠好我才不值得擁有? 我身邊的人會怎麼想我、他們會不會也對我很失望? 在這個當下你確實不喜歡自己。 即便身邊的人安慰你,告訴你「你已經很好了」,但好像還是沒有用, 這些安慰並不會進到心裏去, 會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感受到
幾天前,我買了一雙新鞋子,回到家高興的跟媽媽展示, 媽媽問及價錢時我頓了一下才回答,媽媽卻說很便宜、很好看, 「很便宜嗎?」 我想她是不會花這樣的價錢為自己買一雙鞋, 一直以來我媽媽都很節省,吃飯時會選擇比較便宜的,衣服鞋子能用就好,很多事情就是「將就」,我猜想她是因為小時候窮怕了,所以想把錢留著
我們都曾有過不能洗、不能曬、不能忘記帶的小被被或小枕頭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抱著哭一下,如果沒有它會睡不著,很多時候摸著抱著或是聞一下就會感到很安心。(雖然自己以外的人都覺得很噁心~)  為什麼有些人會需要這樣的物品呢? 根據心理學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裡,這樣的東西稱為「過渡性客體」,客體關係理論認
諮商時,我經常帶著個案去覺察與感覺自己的情緒, 卻發現我們太容易卡在「想法」,太容易把情緒跟想法搞混。  我們的文化中,「情緒」經常是被壓抑或推開的, 你考第一名很開心的時候,媽媽教你要謙虛->壓抑興奮與喜悅 當你工作受到挫折悲傷的時候,朋友告訴你不要想那麼多->壓抑脆弱與悲傷 小時候我們的照顧者(
想想看,如果可以問心理師一個問題,你會想問什麼? 「心理師,所以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應該有百分之兩百的心理師,都被問過這個問題,但是很可惜的是, 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你也挫折、對自己失望過吧。 這時候你會想,明明很努力了為什麼做不到? 是不是我不夠好我才不值得擁有? 我身邊的人會怎麼想我、他們會不會也對我很失望? 在這個當下你確實不喜歡自己。 即便身邊的人安慰你,告訴你「你已經很好了」,但好像還是沒有用, 這些安慰並不會進到心裏去, 會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感受到
幾天前,我買了一雙新鞋子,回到家高興的跟媽媽展示, 媽媽問及價錢時我頓了一下才回答,媽媽卻說很便宜、很好看, 「很便宜嗎?」 我想她是不會花這樣的價錢為自己買一雙鞋, 一直以來我媽媽都很節省,吃飯時會選擇比較便宜的,衣服鞋子能用就好,很多事情就是「將就」,我猜想她是因為小時候窮怕了,所以想把錢留著
我們都曾有過不能洗、不能曬、不能忘記帶的小被被或小枕頭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抱著哭一下,如果沒有它會睡不著,很多時候摸著抱著或是聞一下就會感到很安心。(雖然自己以外的人都覺得很噁心~)  為什麼有些人會需要這樣的物品呢? 根據心理學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裡,這樣的東西稱為「過渡性客體」,客體關係理論認
諮商時,我經常帶著個案去覺察與感覺自己的情緒, 卻發現我們太容易卡在「想法」,太容易把情緒跟想法搞混。  我們的文化中,「情緒」經常是被壓抑或推開的, 你考第一名很開心的時候,媽媽教你要謙虛->壓抑興奮與喜悅 當你工作受到挫折悲傷的時候,朋友告訴你不要想那麼多->壓抑脆弱與悲傷 小時候我們的照顧者(
想想看,如果可以問心理師一個問題,你會想問什麼? 「心理師,所以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應該有百分之兩百的心理師,都被問過這個問題,但是很可惜的是, 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看巴黎奧運,不同於以往。對於運動員的心情有了新的瞭解,看到他們所經歷的挫折和努力後,浮現的是他們面對失敗的勇氣。即便每個人都是帶著求勝的心情來到這裡,也做好面對失敗的心理準備。奧運深刻體現了,運動,其實和我最熱愛的音樂、故事相同,具有超越語言文化、撼動人心的力量。
Thumbnail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衿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一段是說踮著腳走路不穩,跨越腳步無法快步,自執己見,自以為是,自誇者,輕浮的人,這些行為的人都無法長久下去,就像剩菜剩飯一樣讓人討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見
Thumbnail
2024巴黎奧運備受關注,透過世界之巔,看見人性, 只看結果卻不重視"過程",真的會比較快樂? 誰都不喜歡輸的感覺,只要不放棄,仍然有機會。 勇敢走出舒適圈,面對自己,看見生命的"韌性", 不論結果如何,擁有的過程依然值得, 畢竟"獨立的個體",是無法被取代的存在。
人生沒有後悔,只有結果好與不好 每一個決定都是當下的想法,而對與錯都要經過時間驗證 鼓起勇氣,下的每一個決定,自己都要對自己負責 有好有壞,就像人生也有酸甜苦辣 只有自己走過了,才會變成自己的經歷 這輩子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我沒好好地做好自己 總是想著如何跟別人一樣,羨慕別人,忌妒別人
Thumbnail
  當人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就陷入自怨自艾的情境: 為什麼別人都不會遇到這種事? 我遇到這種事,其他人也別想會好過!         然而,遇到這樣的情形,難不成周圍的人也要在那邊跟著比慘嗎?看誰最慘,然後最慘的那位贏了又如何? 反而該感到開心嗎?因為被認證是最慘的。其實這樣的心態,大部
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只會傷人傷己,得不償失。
處在低潮時,最難的就是只能一個人擁有自己的痛苦和悲傷。 聽起來像一句廢話,像是以前去上諮詢課時老師說的:人不能完全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都是自己的,不能分享。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小時候同學過生日,有些人會帶糖果或餅乾來教室發給大家;之前尾牙抽過大獎的我或同事,也會拿獎金的一部分
昨天 我和其他同學 坐在教練面前 專心的聽著教練的一言一語 他說到那個最後的一個比賽 那是個重大的比賽 市小運 是個高手在去的地方 從名字就知道 那個比賽難度特別高 但一進八名就可以去比全國賽 但是輸掉的機率高的不得了 當你是個西區比賽德銀銅牌的得主 大家都會看好你 但是輸了比賽還是會沒面子 所以回
親愛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羞恥。但是當你做自己的時候,別人並不理解你在蓄養著是什麼樣的能量,只有當你不斷地紮根,深入土壤,愛自己,吸收你所需要的養分,那麼在那一天綻放自己的天氣中,你會看見你的芬芳,你的綻放,為眾人所帶來的是超於期待的美麗。接受當下的你所需要的階段,這就是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看巴黎奧運,不同於以往。對於運動員的心情有了新的瞭解,看到他們所經歷的挫折和努力後,浮現的是他們面對失敗的勇氣。即便每個人都是帶著求勝的心情來到這裡,也做好面對失敗的心理準備。奧運深刻體現了,運動,其實和我最熱愛的音樂、故事相同,具有超越語言文化、撼動人心的力量。
Thumbnail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衿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一段是說踮著腳走路不穩,跨越腳步無法快步,自執己見,自以為是,自誇者,輕浮的人,這些行為的人都無法長久下去,就像剩菜剩飯一樣讓人討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見
Thumbnail
2024巴黎奧運備受關注,透過世界之巔,看見人性, 只看結果卻不重視"過程",真的會比較快樂? 誰都不喜歡輸的感覺,只要不放棄,仍然有機會。 勇敢走出舒適圈,面對自己,看見生命的"韌性", 不論結果如何,擁有的過程依然值得, 畢竟"獨立的個體",是無法被取代的存在。
人生沒有後悔,只有結果好與不好 每一個決定都是當下的想法,而對與錯都要經過時間驗證 鼓起勇氣,下的每一個決定,自己都要對自己負責 有好有壞,就像人生也有酸甜苦辣 只有自己走過了,才會變成自己的經歷 這輩子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我沒好好地做好自己 總是想著如何跟別人一樣,羨慕別人,忌妒別人
Thumbnail
  當人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就陷入自怨自艾的情境: 為什麼別人都不會遇到這種事? 我遇到這種事,其他人也別想會好過!         然而,遇到這樣的情形,難不成周圍的人也要在那邊跟著比慘嗎?看誰最慘,然後最慘的那位贏了又如何? 反而該感到開心嗎?因為被認證是最慘的。其實這樣的心態,大部
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只會傷人傷己,得不償失。
處在低潮時,最難的就是只能一個人擁有自己的痛苦和悲傷。 聽起來像一句廢話,像是以前去上諮詢課時老師說的:人不能完全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都是自己的,不能分享。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小時候同學過生日,有些人會帶糖果或餅乾來教室發給大家;之前尾牙抽過大獎的我或同事,也會拿獎金的一部分
昨天 我和其他同學 坐在教練面前 專心的聽著教練的一言一語 他說到那個最後的一個比賽 那是個重大的比賽 市小運 是個高手在去的地方 從名字就知道 那個比賽難度特別高 但一進八名就可以去比全國賽 但是輸掉的機率高的不得了 當你是個西區比賽德銀銅牌的得主 大家都會看好你 但是輸了比賽還是會沒面子 所以回
親愛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羞恥。但是當你做自己的時候,別人並不理解你在蓄養著是什麼樣的能量,只有當你不斷地紮根,深入土壤,愛自己,吸收你所需要的養分,那麼在那一天綻放自己的天氣中,你會看見你的芬芳,你的綻放,為眾人所帶來的是超於期待的美麗。接受當下的你所需要的階段,這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