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失敗的感覺:失敗對大腦而言是最好的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攝影師:Brett Jordan,連結:Pexels

攝影師:Brett Jordan,連結:Pexels



伊藤佳子是日本一名知名的高爾夫球選手,她曾經說過:「只有一種父母教不出一流的選手。」

是哪一種父母呢?

「只在意結果的父母。如果父母的情緒跟著結果起伏,孩子就會害怕失敗。如果父母表現得比孩子還要失望,孩子就沒辦法成功。」

所以這些害怕失敗的孩子,其實是父母和社會期待造出來的。

心理學有個詞叫「復原力」,就是經歷過失敗和挫折,整理好自己之後,有力氣站起來去處理困難的能力。而缺乏復原力就是在現代社會,許多人面對失敗後爬不起來的最主要原因。

*

之前我看到一篇新聞,覺得很感慨。內容講述的是一對高中的小情侶,男生不小心讓女生懷孕了。

但這個男生是高材生,從小父母跟身邊的環境就灌輸他讀書最重要,什麼事情都要做到完美和最好。

可想而知,女方懷孕這件事情,讓男生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也跟著女生到女方家裡去跟對方家長道歉。

女方的父母或許用了很激烈的言詞責備他,也因為考量到雙方的未來,他們決定要讓女孩墮胎。

女生告訴男生,非常感謝他願意陪著自己面對父母;可是男生卻很自責,傳訊息告訴女生他沒有辦法活下去,就跳樓自殺了。

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

*

我覺得這個故事難過的地方在於,這個孩子還非常的年輕,未來人生的路還很長,可能這只是他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挫折,但他卻把它視為生命中無法挽回的污點,不是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越沒有受過挫折的孩子,就會在跌倒時無限放大這個跌倒的傷口。

但不論多大的傷口都會有癒合的一天,只是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應對,把傷口包紮好之後,再重新站起來。

⁡除了孩子,這也是父母在教養上需要重新思考的議題,不允許孩子失敗,會不會讓孩子在未來遇到更大的挫折時,走不下去呢?


「失敗」對於大腦而言不可或缺,不僅如此,我們應該大力歡迎失敗,而非刻意迴避失敗。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也是一位諮商心理師,如果你看了文章很有感覺或共鳴,想和我預約個別諮商或職涯諮詢(實體或線上都可):

預約連結在這兒

😁追蹤我的粉專 FBIG

🎧 收聽我的節目:不務正業邱總監Podcast

📪歡迎聯繫合作,請合作邀約來信:beceo.erica@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65會員
76內容數
從我的生涯經歷,以及我曾經訪談過的人物,還有書籍的閱讀,對生涯探索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2023/03/20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Thumbnail
2023/03/20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Thumbnail
2023/03/19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2023/03/19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2023/03/19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2023/03/19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成功、挫折和失敗所組成,我們都很想要成功,但也無法避免⁡失敗的發生。 伊藤佳子是日本一名知名的高爾夫球選手,她曾經說過:「只有一種父母教不出一流的選手。」 ⁡ 是哪一種父母呢? ⁡ ⁡ 所以這些害怕失敗的孩子,其實是父母和社會期待造出來的。 ⁡ * ⁡ ⁡ ⁡ ⁡ * ⁡
Thumbnail
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成功、挫折和失敗所組成,我們都很想要成功,但也無法避免⁡失敗的發生。 伊藤佳子是日本一名知名的高爾夫球選手,她曾經說過:「只有一種父母教不出一流的選手。」 ⁡ 是哪一種父母呢? ⁡ ⁡ 所以這些害怕失敗的孩子,其實是父母和社會期待造出來的。 ⁡ * ⁡ ⁡ ⁡ ⁡ * ⁡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生活總會出現各種課題來考驗我們,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慣性與做事方法,但有時可能在當下環境背景或是身心狀態的影響,造成不符預期令人後悔的後果。 每次錯誤都是一種禮物。但,假使不斷犯太多錯誤,或是犯了錯卻不願承認,人家會覺得是個廢物。
Thumbnail
生活總會出現各種課題來考驗我們,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慣性與做事方法,但有時可能在當下環境背景或是身心狀態的影響,造成不符預期令人後悔的後果。 每次錯誤都是一種禮物。但,假使不斷犯太多錯誤,或是犯了錯卻不願承認,人家會覺得是個廢物。
Thumbnail
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 東京奧運剛落幕,這陣子接收到非常多有關奧運的訊息, 我注意到,當輸掉比賽時,很多選手會發文表示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為什麼要道歉呢? 這是我的疑惑,也讓我想到「讓人期待落空」, 在諮商工作中常常看到總是「很抱歉」的個案 不論是對家人或是工作,會經常感覺到自己做錯事情,讓
Thumbnail
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 東京奧運剛落幕,這陣子接收到非常多有關奧運的訊息, 我注意到,當輸掉比賽時,很多選手會發文表示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為什麼要道歉呢? 這是我的疑惑,也讓我想到「讓人期待落空」, 在諮商工作中常常看到總是「很抱歉」的個案 不論是對家人或是工作,會經常感覺到自己做錯事情,讓
Thumbnail
多年過去,我也逐漸地體認到,付出原來仍是會有所收穫的,只是它會用我們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現......
Thumbnail
多年過去,我也逐漸地體認到,付出原來仍是會有所收穫的,只是它會用我們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現......
Thumbnail
明明有機會絆倒對手,令對手受傷、退賽時,我們會希望孩子能陰就陰,能狠就狠,先熬出頭得到獎牌、獎金再說嗎?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大家是不是被奧運比賽搞得血脈噴張,情緒七上八上,一會兒舉起啤酒喊YES!一會兒怒叉鹹酥雞喊
Thumbnail
明明有機會絆倒對手,令對手受傷、退賽時,我們會希望孩子能陰就陰,能狠就狠,先熬出頭得到獎牌、獎金再說嗎?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大家是不是被奧運比賽搞得血脈噴張,情緒七上八上,一會兒舉起啤酒喊YES!一會兒怒叉鹹酥雞喊
Thumbnail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Thumbnail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Thumbnail
在諮商室裡,我遇到很多害怕失敗的孩子。 他們都會說,如果有任何失敗的機會或風險,我就不願意去做,萬一失敗怎麼辦?為什麼我要承擔這些呢!多丟臉,也浪費時間!倒不如,什麼都不要做。 他們不敢嘗試任何挑戰,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們不會輕易出手,然而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行動方法。他們只要有一點點的不確定
Thumbnail
在諮商室裡,我遇到很多害怕失敗的孩子。 他們都會說,如果有任何失敗的機會或風險,我就不願意去做,萬一失敗怎麼辦?為什麼我要承擔這些呢!多丟臉,也浪費時間!倒不如,什麼都不要做。 他們不敢嘗試任何挑戰,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們不會輕易出手,然而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行動方法。他們只要有一點點的不確定
Thumbnail
送給孩子五個「軟弱」的體驗系列首部曲:「不怕痛,承認軟弱。」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我們的成長,或多或少帶著不同的傷口與破口, 靜下來聆聽自己一路走來的故事,深入地探索成長的痛楚, 或許就是察覺及認知個人軟弱的第一步。 成長的起點,與我們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之「教育」密不可分。 不是說所有後天的成長也
Thumbnail
送給孩子五個「軟弱」的體驗系列首部曲:「不怕痛,承認軟弱。」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我們的成長,或多或少帶著不同的傷口與破口, 靜下來聆聽自己一路走來的故事,深入地探索成長的痛楚, 或許就是察覺及認知個人軟弱的第一步。 成長的起點,與我們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之「教育」密不可分。 不是說所有後天的成長也
Thumbnail
這個眼中可愛調皮的小人兒,他(她)終究會長大,會走出父母的保護網,我們必須從內而外,教給孩子能面對外在困難和挑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種種能力
Thumbnail
這個眼中可愛調皮的小人兒,他(她)終究會長大,會走出父母的保護網,我們必須從內而外,教給孩子能面對外在困難和挑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種種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