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快手為了速度而不顧品質?那些我在邊緣棚被針對的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記得當初被調到邊緣棚冷凍起來的時候,邊緣棚的番茄掉果很嚴重,一串完整的番茄賣相好、行情好,但是只要掉了一顆,賣相跟行情都會跌,最重要的是,單顆番茄在市場上沒有行情。
老闆懷疑是不是快手為了速度而不顧品質?所以每天都會調閱快手每一筆的代碼紀錄,然後派主管與經理拿檢核表去檢查採果車以及採果的狀況。
由於新任主管不太清楚採果的作業流程,幾次下來,檢核表上時常會記上幾次他「認知」上我沒有把事做好的紀錄,然後交給我確認無誤後簽名。
在幾番解釋後,通常他會帶著我的回應請教經理,確認所做符合公司採果作業標準後,之後就不太會刁我採果上的問題,檢核表上也只剩偶爾的小失誤或是範圍可容忍內的失誤。
反之,經理則是個明白人,論資歷、輩分也是公司頂梁柱之一,對採果部門的整體運作、制度有一定了解。
有時經理來巡察,看了看檢核表上的紀錄,也會跟主管機會教育,因此檢核表上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反觀只有幾次過問代碼紀錄在時間間隔上的細節,不過事都做在理上,也沒什麼虧心事好說。

造成的困擾

一開始的困擾是來自頻繁的檢查,雖說問心無愧,就是照著標準走,但還會覺得不平衡,因為詢問其他採手,才發現只有我有這問題,其他人幾乎是寬鬆的放過,只有我被老闆針對。
後期的困擾是經歷好幾次主管與經理的檢查無誤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換成老闆不時來親自視察,但也跟主管、經理一樣,都是看我採果的模樣,然後看看採果車裏頭番茄的狀況,不久就走了,沒有一次跟我說過話。
老闆的視察,彷彿是在說:
掉果的狀況嚴重→快手為了績效獎金而不顧品質→請主管、經理定時檢查→不相信查核表、代碼記錄→懷疑經理、主管袒護採手→親自視察。
以上純屬個人猜測,不代表他人立場
如此的不堪其擾,一直持續到我調回原本的團隊,不知又過了多久後,這樣的檢核循環才告一段落。

遵從上頭的指示做事

這樣的針對也讓我知道,這個空降的二代老闆也跟其他新來的主管一樣,都對原先公司既有的政策、制度以及以及作業流程不熟稔的緣故。
重點是他們都有個特色,下面的人說話聽不進去,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堅持施行他們認為是對的政策,實施不如預期,再推卸責任說是下屬不給力,導致執行不到位。
基層主管、主管一直到經理,如果下面不聽,上面還能用職位壓著他們聽話,但如果是老闆的話,還有誰能壓他呢?領他薪水的人,如果老闆都這麼說了,即使你是對的,還敢辯駁什麼嗎?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我知道我們的經理是嘗試溝通過,最後以失敗告終,只能摸摸鼻子照做。
慶幸採果部門的經理是個明事理的聰明人,知道老闆的話不容忤逆,哪怕老闆的思維是錯的,還是乖乖回來照老闆的指示做事,並在職責範圍內,把老闆交代的事情給辦好。

搞錯重點的管理

根據先前的打工度假規定,同一間公司一年之內最多只能做六個月,而我們農場每年也都有許多背包客來來去去。
對於某些已經在農場待了至少半年的老屁股來說,如果真有為了速度亂採果的情況發生,那麼當初想回來繼續做的時候,經理、甚至是人資部門,是有權力因為個人過去的不良記錄而拒絕的。
何況,有人亂採果的情形,並非只有今年才發生,在我前年剛入職的時候,就陸陸續續發生過,何況是更早以前的老包採手也現身說法:只要人多的地方,總有人想做偷雞摸狗的事情。
所以對我們這些老屁股來說,最起碼待了半年以上,公司有什麼規定、規矩、限制跟重點,我們是在清楚不過的,早就習慣在這些框架下做事;反倒是新進的採手,為求速度不擇手段,以為現場沒人管,自認為快手一定也跟他們一樣亂採亂用,所以速度才能那麼快。
老闆把重點放在錯誤的人身上,所以才一直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在哪裡,但在我們基層員工的眼中,問題卻是淺顯易見。
事實也證明,那些人在錯的地方用盡心機,速度始終上不去。

事件的反思

時間沉澱情緒後,至今不時仍會想起這段往事,當時採果的心情都是忐忑不安,一有空檔就被主管跟經理問話,耽誤不少時間。
現在回想起來,心情平靜不少,主要是在反覆咀嚼思:
  1. 未來職場上,要是遇到不懂現場狀況的主管,自己該怎麼因應
  2. 哪天有機會擔任管理職,若也遇到老闆搞不清楚狀況亂指揮的情形,該怎麼做才好
未來職涯還長,於是決定萃取這次的事件重點,以及自己對事情的看法,當作一次寶貴的實務經驗。

總結

倘若未來自己不論是被同事或被主管有所誤會,與其解釋一百遍,更好的方式就是動手做給他們看,時間終會證明我是怎樣的人。
作為他人的員工,領公司的薪水,聽令行事也是天經地義,面對主管因為錯誤的認知而導致的錯誤決策,解釋也好,不聽也罷,我只能從我自身去努力,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把事情做到最好
保護自己被說不盡責、辦事不牢的嫌疑或可能性。
在這次事件中,經理不論是否得知老闆的態度為何,至少他沒有試圖繼續去與老闆爭辯,而是順著老闆的意,在職責範圍內把事情辦了
時間會證明一切,數據也會說明一切,結果會證實老闆說的到底對不對。
最後,老闆身為金字塔頂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比起各主管與員工僅有的片面資訊,更能掌握公司的全貌。
但如果對公司現有的一切業務不熟悉,即便有了各單位的報表,能下對幾次正確的決策?報表數字背後的涵義、各項制度存在至今的原因,都跟商業運作脫不了關係,如果老闆不能搞清楚這一些關鍵節點,只會讓企業逐漸走向衰敗一途。

結語

沒有數據證實速度快跟亂採果,兩者間有明確的因果關係,但我相信很多人也跟老闆一樣,下意識直覺「是不是快手都在亂採」的想法。
在整個事件中,讓我最不平衡的是只有我受衝擊,知道自己被針對後,就將氣發洩到採果上,一方面也是不示弱,把它當作一項挑戰,證明自己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下,仍然能把事情做到極致。
那段期間,我的採果速度一直創新高,最終迎來整個採果生涯的巔峰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熬過這一段挺值得的,結果也是朝好的方向做收尾,自我突破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對做事的態度、組織運作的理解,又更上一層樓。
avatar-img
248會員
476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面前搞差別待遇,只是公然讓人明顯看清一個人的本性與無知。會有差別待遇的感受,主要來自於前任主管跟現任主管,在管理上熟識度差異的緣故。新主管空降後,會造成這樣的誤會,很大的原因來自於主管對制度的不熟悉,不懂制度設立背後的邏輯,滿口胡言也不聽下屬的解釋,導致說出與公司價值背離的發言。
在農場採番茄的這段期間,有兩位主管的管理風格引我注目。一位是我番茄團隊主管,也是整個採果部門的最高主管;另一位則是包裝部門負責包裝番茄的團隊主管。 至於他們各自的管理風格有甚麼不同呢?自己又從他們身上觀察到什麼、學到什麼?就隨著本文繼續看下去:關於我在澳洲農場與兩位行事風格秉異的主管相處觀察紀錄。
如何測試自己採果速度的極限?會想到這問題,是因為自己速度也達到一個瓶頸,不知道是已經到達自己的極限,亦或者還有其他進步空間?思來思去,搭配日常的工作觀察與經驗,最後得出兩種方式: 1. Set車與不Set車之間的時間差(或速度差); 2. 有果跟沒果之間的時間差(或速度差)。
一個人績效賺的不多,團隊合作是否能賺比較多呢?在用幾篇文章釐清因果關係後,我的直覺開始告訴我,團隊合作好像真的能賺的比較多。 我將現行計算個人績效的方法,跟假設團隊績效的公式套進去比較後,發現結果跟想像中的不盡相同!意外的結論,也讓我重新體驗一回何謂:「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還記著不時進不同部門支援,總有陌生同事跟自己搭話,通常都會用「你哪個部門的?」當作話題起手式。往往別人聽到我來自採果部門,第一時間反應離不開下面幾句: 採果賺很大捏!Bonus賺很多吼!聽說你們旺季時薪水周周破千! 但真相呢?並不是每個人都採得快,也不是人人都有績效獎金。透過這篇文章,聽我娓娓道來。
關於基本薪資和績效獎金,賺哪個才划算? 對於快手而言,雖然採快可以多賺獎金,但是如果沒有拿捏好時數與獎金之間的平衡,其實虧的反而是自己;對公司方而言,採手採得越快,他們省下的人事成本則是越多。 不是賺獎金不可以,只是再賺績效獎金的時候,不要忘記基本時數才是根本,以免造成因小失大,捨本逐末的情形發生。
在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面前搞差別待遇,只是公然讓人明顯看清一個人的本性與無知。會有差別待遇的感受,主要來自於前任主管跟現任主管,在管理上熟識度差異的緣故。新主管空降後,會造成這樣的誤會,很大的原因來自於主管對制度的不熟悉,不懂制度設立背後的邏輯,滿口胡言也不聽下屬的解釋,導致說出與公司價值背離的發言。
在農場採番茄的這段期間,有兩位主管的管理風格引我注目。一位是我番茄團隊主管,也是整個採果部門的最高主管;另一位則是包裝部門負責包裝番茄的團隊主管。 至於他們各自的管理風格有甚麼不同呢?自己又從他們身上觀察到什麼、學到什麼?就隨著本文繼續看下去:關於我在澳洲農場與兩位行事風格秉異的主管相處觀察紀錄。
如何測試自己採果速度的極限?會想到這問題,是因為自己速度也達到一個瓶頸,不知道是已經到達自己的極限,亦或者還有其他進步空間?思來思去,搭配日常的工作觀察與經驗,最後得出兩種方式: 1. Set車與不Set車之間的時間差(或速度差); 2. 有果跟沒果之間的時間差(或速度差)。
一個人績效賺的不多,團隊合作是否能賺比較多呢?在用幾篇文章釐清因果關係後,我的直覺開始告訴我,團隊合作好像真的能賺的比較多。 我將現行計算個人績效的方法,跟假設團隊績效的公式套進去比較後,發現結果跟想像中的不盡相同!意外的結論,也讓我重新體驗一回何謂:「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還記著不時進不同部門支援,總有陌生同事跟自己搭話,通常都會用「你哪個部門的?」當作話題起手式。往往別人聽到我來自採果部門,第一時間反應離不開下面幾句: 採果賺很大捏!Bonus賺很多吼!聽說你們旺季時薪水周周破千! 但真相呢?並不是每個人都採得快,也不是人人都有績效獎金。透過這篇文章,聽我娓娓道來。
關於基本薪資和績效獎金,賺哪個才划算? 對於快手而言,雖然採快可以多賺獎金,但是如果沒有拿捏好時數與獎金之間的平衡,其實虧的反而是自己;對公司方而言,採手採得越快,他們省下的人事成本則是越多。 不是賺獎金不可以,只是再賺績效獎金的時候,不要忘記基本時數才是根本,以免造成因小失大,捨本逐末的情形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給蘋果疏果的工作通常只維持四到六週,我們待的這間大廠也不例外,大概12月中期即進入尾聲,公司會提前舉辦一個聖誕晚會,正式為疏果工期畫下句點。 那天我和L一邊工作一邊拌嘴,正好遇上蘋果園的經理到園區巡視,經理竟然覺得我在欺負他!雖然聽不懂我們說什麼,但語氣上他覺得我很強勢。 哈,我不能否認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管理方式正悄悄地蔓延,它就像是一道看似美味但實際上充滿陷阱的「職場毒雞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這種管理方法乍看之下似乎能夠快速提升效率,但實際上卻可能成為扼殺團隊創造力和員工熱情的最大殺手。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待過一家,有在跟協力廠收回扣的公司,帶頭的是老闆,因為錢是老闆娘在管理,他只能領著不多的薪水,所以只好另闢蹊徑賺取外快。 他的一家線切割配合廠商,加工件的品質總是不合格,這大大造成困擾,他的東西根本都沒辦法用,但老闆總要我想辦法補救,而不是要廠商重新加工。 不誇張,他連直線也割不好,
還在傳產的時候,遇到一任很會偷雞摸狗的老闆,當時,我們接到了一批免洗餐具的模具訂單,因為物件需要相當精密的加工,但他設備極其老舊,我是勸他花錢添設新工作機,反正這批訂單交貨後就回本了,但他就是不願意花錢。 而每當機器壞了,也是搬出他學徒時所用的方式,要我如此用舊時代的毫無效率的做事。 我
發生時間:N月N日 AM:11:30 話說每天一早不是在洗衣服就是在洗衣服路上的我,趁著洗衣機滿擋時,偷空想在菜市場收市前,佔個小便宜,買個蔬菜水果什麼的。沒想到還沒騎到菜市場門口,右旁路邊一個賣橘子的老闆吸引了我滿滿窮酸氣小眼睛。隨意裁減的紙板上,寫著8顆100元,還加上了老闆很累了自己挑。我看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某天下午開始,不確定是製作橘子果醬的過程,成山的橘子讓我有點壓力,對半切開後的橘子,榨了汁之後,卻還要把內側的果肉分離,才能把橘子皮切成一條條細絲那樣,果肉組織十分難剝花了我好多時間,連手指頭都變成了橘色的地步。不過有點扯遠了,其實從一開始來到房間的時候,我赫然發現我能看到某些人的影子。
Thumbnail
我的老闆是一個非常擅於「順便」的人。 因為如此,和他一起工作,常常是一件十分駭人的事情。 當我正覺得A任務進行得頗為順利,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他會突然告訴我「把B任務也順便做一下好了」,接著B任務近尾聲時,他又說「乾脆把C也一起完成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給蘋果疏果的工作通常只維持四到六週,我們待的這間大廠也不例外,大概12月中期即進入尾聲,公司會提前舉辦一個聖誕晚會,正式為疏果工期畫下句點。 那天我和L一邊工作一邊拌嘴,正好遇上蘋果園的經理到園區巡視,經理竟然覺得我在欺負他!雖然聽不懂我們說什麼,但語氣上他覺得我很強勢。 哈,我不能否認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管理方式正悄悄地蔓延,它就像是一道看似美味但實際上充滿陷阱的「職場毒雞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這種管理方法乍看之下似乎能夠快速提升效率,但實際上卻可能成為扼殺團隊創造力和員工熱情的最大殺手。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待過一家,有在跟協力廠收回扣的公司,帶頭的是老闆,因為錢是老闆娘在管理,他只能領著不多的薪水,所以只好另闢蹊徑賺取外快。 他的一家線切割配合廠商,加工件的品質總是不合格,這大大造成困擾,他的東西根本都沒辦法用,但老闆總要我想辦法補救,而不是要廠商重新加工。 不誇張,他連直線也割不好,
還在傳產的時候,遇到一任很會偷雞摸狗的老闆,當時,我們接到了一批免洗餐具的模具訂單,因為物件需要相當精密的加工,但他設備極其老舊,我是勸他花錢添設新工作機,反正這批訂單交貨後就回本了,但他就是不願意花錢。 而每當機器壞了,也是搬出他學徒時所用的方式,要我如此用舊時代的毫無效率的做事。 我
發生時間:N月N日 AM:11:30 話說每天一早不是在洗衣服就是在洗衣服路上的我,趁著洗衣機滿擋時,偷空想在菜市場收市前,佔個小便宜,買個蔬菜水果什麼的。沒想到還沒騎到菜市場門口,右旁路邊一個賣橘子的老闆吸引了我滿滿窮酸氣小眼睛。隨意裁減的紙板上,寫著8顆100元,還加上了老闆很累了自己挑。我看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某天下午開始,不確定是製作橘子果醬的過程,成山的橘子讓我有點壓力,對半切開後的橘子,榨了汁之後,卻還要把內側的果肉分離,才能把橘子皮切成一條條細絲那樣,果肉組織十分難剝花了我好多時間,連手指頭都變成了橘色的地步。不過有點扯遠了,其實從一開始來到房間的時候,我赫然發現我能看到某些人的影子。
Thumbnail
我的老闆是一個非常擅於「順便」的人。 因為如此,和他一起工作,常常是一件十分駭人的事情。 當我正覺得A任務進行得頗為順利,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他會突然告訴我「把B任務也順便做一下好了」,接著B任務近尾聲時,他又說「乾脆把C也一起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