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二三事: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幾年的工作幾乎都在開車開到飽的地點,最高紀錄還有一天跑3個點開4小時的車,開車的過程中不斷在思考開車這件事。一兩年有了吧,一開始是覺得開車這件事與人生有好多相像之處,我應該把它們寫下來,然後順便加上一些開車的訣竅,出一本給新手最好用的開車指南(這真的很跳tone)。在隨身的小筆記本上記錄了一些想法,卻一直沒有行動。感覺是一件很花時間的事會做很久所以不想開始,最近覺得應該別想那麼多,想到就寫一些出來吧,今天是一個開始,哈哈。
開車的技巧總歸就是兩件事:預測與控制。

預測

開車是一件無時無刻不在預測的活動,你必須預測在下一秒下一個空間是否能容得下"我的車",不論是路面寬度還是周圍的人事物,下一秒的這個空間是否還在?是否能裝得下這台車的大小,才不會產生碰撞。除了預測自己的車,還要預測別人的車,以及預測自己的車的動向會讓周圍的人車產生什麼預測。

DO’s

  • 做足準備行動:打方向燈、閃雙黃燈、轉彎前慢慢減速、切換線前先往旁邊偏移等,都是讓其他車子能夠"預測"你的車子動向,自己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 隨時注意他人的準備行動:例如有車在你隔壁往前加速快到像要撞前車,表示他等一下就會超車到你前面來,你可能要放慢速度或至少鬆開油門。
  • 明確表達你的意圖:例如按喇叭表達"不要過來"、"我沒有要讓",加快速度表示"我沒有要讓你超車",刻意放慢車速表示"好吧讓你先過"

DON’s

  • 不要做出乎意料之外的舉動:沒有原因的突然加速與減速、未有任何準備行動就突然切換車道或轉彎等等,因為開車時如果沒有任何信號,大家都會以"前車下一秒會維持現在的速度前進"的方式在預測情況的。
  • 避免進入別人的盲區:自己的車頭與別人的側面中線對齊的時候,大致上就進入了對方後照鏡看不到的盲區,而你這時就成為對方沒有預測到的車了,他可能會毫不猶豫的切換線嚇死你。
  • 不要靠近難以預測的車:例如故意開快車的、急煞急停的、沒有要換線卻在車道上歪來歪去的、暴力超車的,這種通常閃遠一點對自己比較好。
  • 不要預設對方帶有惡意:很多時候我也會做出"讓我自己遇到了也會罵"的開車行為,但我真的都有不得已的原因才這麼做的。所以後來我遇到這些車時,我寧願相信他們都是有理由才這麼做的,換得自己的好心情也不錯。畢竟他如果真的帶著惡意,我們也不能怎麼辦只能自己生氣。

控制

車子動起來之後,控制車子這件事就沒有可以暫停的時刻。對車子的控制是透過方向盤與煞車及油門進行的,回歸到肢體上面就是手和腳的協調。但其實開車開得順暢除了手腳動作之外,還需要眼睛與體感的整合,光是一個轉彎的過程就會先使用眼睛決定何時開始減速,接著轉到一半是加速-再減速的過程,搭配方向盤轉動的速度,以及身體感覺轉彎速度過快或過慢。這些身體的協調整合得越好,車子的控制就會越好,才能跟上腦中的想法。

上路前的控制練習

"人車合一"是上路前必做的練習。以前教我開車的啟蒙教練是我的家教學生的家長,他提出一個非常受用的觀點:大家開車會害怕是因為不知道現在車輪壓在哪裡、車子的四周邊界落在哪裡,就像我們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腳要踏在哪裡就會跌倒一樣。所以人車合一的練習可以從"車輪"、"車的四周"兩個方向來做。

車輪

  • 壓線練習:試著控制你的車輪去壓在線上,然後不時的下車察看輪子是否壓在線上,再回到駕駛座觀察"壓線狀態下,線會從前方擋風玻璃的哪裡伸出來",可作為車輪軌跡的參考預測線。
  • 路中間練習:試著把車開在路的正中間,然後停下來,從後照鏡觀察地上的邊線與車身的距離大約離多少表示車子在"正中間"

車的四周

  • 前方空間:把車開到某個物品前停下來,可以是電線杆、家人、前車,然後從駕駛座看到前方物品接觸到擋風玻璃的那條線時就停車,下來看一下車頭和前方物品實際的距離到底是多少。建議多拿前車來練習,可以幫助預測停車時與上路時是否和前車有足夠的空間。
  • 後方空間:大部分的車都已經配備倒車影像顯示,但有些車只有倒車雷達,像我的小白車就是只有配備兩段警示音:接近後方物品到某個距離會密集響起警示音"嗶-嗶-嗶-",距離再縮短後就會持續"嗶------"。從"嗶-嗶-嗶"轉為"嗶-------"的瞬間請馬上停車,下來看一下此時車尾與後方物品還剩多少距離,可以做為日後倒車的距離估算的參考。
  • 車的側面:車的左側就是駕駛座的同側,距離比較好抓,通常是右側距離較難預測。除了要做右側的車輪壓線練習之外,也可以做右前車燈頂點的預測練習,方法與"前方空間"練習雷同。
掌握好預測與控制這兩個心法之後,接著就可以把路上會遇到的各種情況用這兩個觀點來分析技巧了。
開車與人生:其實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能夠預測自己的反應,就能避免一些負面情緒的發生。如果行有餘力,試著去了解身邊的別人,能夠預測其他人的反應,除了關係會變好之外,甚至還能成為維生工具。控制這個課題更是人生必經的挑戰阿,如何控制好自己然後放棄控制別人,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是後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16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得知朋友的一個消息,突然覺得我老了。
這幾年來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經歷過身體的痛苦,和偶爾出現的,心裡的痛苦。 衝擊比較大的,應該可以說是生產時的陣痛、生病時的全身痠痛、過度勞動的身體痠痛、看牙齒時的痛、還有和人吵架時心裡的痛。
昨天突然發現防疫在家的生活,好像就是從一個螢幕跳到另一個螢幕;先看電視,看完後看手機,手機也看完了就去用平板玩一下遊戲,玩完以後去用電腦,電腦用完了就去看一下電視有什麼好看的。
昨天朋友傳來訊息,內容令我吃驚。 這次我很謹慎,確認她想知道我的想法我才跟她分享,我不希望打亂她已經安定下來的心。在我看來,朋友的先生就是精神出軌了,以一種他自己也沒發現的方式進行著,以及他以為他的老婆沒有發現的方式進行著。
忘了是去年還是前年開始,我開始看很多關於薩提爾的書。有點像有一陣子坊間流行阿德勒,以阿德勒學說之名衍生的各種書籍充滿書店各處,我好像買了一本那種100個短句的阿德勒書,日本人寫的,很容易懂的那種書。
好像是這陣子開始,我發現自己的情緒與理性之間的關聯性長這樣:如果我能理解對方的情緒產生的原因,我就能好好的處理與回應,
前幾天得知朋友的一個消息,突然覺得我老了。
這幾年來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經歷過身體的痛苦,和偶爾出現的,心裡的痛苦。 衝擊比較大的,應該可以說是生產時的陣痛、生病時的全身痠痛、過度勞動的身體痠痛、看牙齒時的痛、還有和人吵架時心裡的痛。
昨天突然發現防疫在家的生活,好像就是從一個螢幕跳到另一個螢幕;先看電視,看完後看手機,手機也看完了就去用平板玩一下遊戲,玩完以後去用電腦,電腦用完了就去看一下電視有什麼好看的。
昨天朋友傳來訊息,內容令我吃驚。 這次我很謹慎,確認她想知道我的想法我才跟她分享,我不希望打亂她已經安定下來的心。在我看來,朋友的先生就是精神出軌了,以一種他自己也沒發現的方式進行著,以及他以為他的老婆沒有發現的方式進行著。
忘了是去年還是前年開始,我開始看很多關於薩提爾的書。有點像有一陣子坊間流行阿德勒,以阿德勒學說之名衍生的各種書籍充滿書店各處,我好像買了一本那種100個短句的阿德勒書,日本人寫的,很容易懂的那種書。
好像是這陣子開始,我發現自己的情緒與理性之間的關聯性長這樣:如果我能理解對方的情緒產生的原因,我就能好好的處理與回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今天騎Youbike 去圖書館還書、拿預約書籍,順便至蝦皮店取貨,因為方向完全相反再加上天氣炎熱懶得走太多路程,因而選擇騎腳踏車。 因本身對於馬路上來來去去的大車小車有點畏懼,所以在騎乘過程當中總是特別小心翼翼,這讓我想到最近讀心理學導論當中的知覺篇章當中有提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選擇性注意力,在其日
Thumbnail
於是我戰戰兢兢地坐進駕駛座,那時的車幾乎都是手排車,要踩離合器的那種。爸教我手剎車先放下,然後油門輕輕踩,離合器一點一點地放,我既緊張又興奮,雙手緊握方向盤,油門踩著,但是離合器放的可不好,車子一下子不聽使喚直直地往那鐵門拉下的商家撞上去。
Thumbnail
「你如果忘了方向盤轉了幾圈、不知道車輪現在轉到哪裡的話,你就腳鬆開煞車,讓車子往前滑動一點就知道方向了」 這句小撇步我覺得用來比喻人生也很貼切; 如果我們的生活在一陣忙亂之後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也許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繼續往前邁進;
報名完駕訓班抽時間再去醫院做體檢,繳回體檢報告及照片與尾款,滿心期待開課日的到來。這篇文章是作者在學車過程中的心得分享,內容包括了學習開車的技巧,面對練習路考的經驗,以及進入實際道路駕駛的緊張與感動。
Thumbnail
學車時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以及對自身學車的一些發現與調整。
考汽車駕照總共有三關 ①到監理站考筆試 ②在駕訓班場內考場考 ③實際上路的道駕 其中場考的部分是很制式的,教練會教很多口訣。一開始我不太習慣,以為是要學會開車的一種「fu」的技巧,教練噼哩啪啦倒了一堆什麼角度/轉圈/技巧下來我都愣住了,所以每次上完課都會做筆記。大概幾堂課之後就能上手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是車行、賽車手、賽車團隊、個人指導者,甚至駕訓班、安駕教練、賽道日協力者或品牌商主辦的教學課程五花八門。 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懶蟲寫一段短註,有緣來到方格子沙龍或RideRace騎車賽車漫畫網站的各位朋友、如果你對上賽道遊玩或對成為賽車手懷抱夢想,請務必看完,謝謝。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今天騎Youbike 去圖書館還書、拿預約書籍,順便至蝦皮店取貨,因為方向完全相反再加上天氣炎熱懶得走太多路程,因而選擇騎腳踏車。 因本身對於馬路上來來去去的大車小車有點畏懼,所以在騎乘過程當中總是特別小心翼翼,這讓我想到最近讀心理學導論當中的知覺篇章當中有提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選擇性注意力,在其日
Thumbnail
於是我戰戰兢兢地坐進駕駛座,那時的車幾乎都是手排車,要踩離合器的那種。爸教我手剎車先放下,然後油門輕輕踩,離合器一點一點地放,我既緊張又興奮,雙手緊握方向盤,油門踩著,但是離合器放的可不好,車子一下子不聽使喚直直地往那鐵門拉下的商家撞上去。
Thumbnail
「你如果忘了方向盤轉了幾圈、不知道車輪現在轉到哪裡的話,你就腳鬆開煞車,讓車子往前滑動一點就知道方向了」 這句小撇步我覺得用來比喻人生也很貼切; 如果我們的生活在一陣忙亂之後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也許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繼續往前邁進;
報名完駕訓班抽時間再去醫院做體檢,繳回體檢報告及照片與尾款,滿心期待開課日的到來。這篇文章是作者在學車過程中的心得分享,內容包括了學習開車的技巧,面對練習路考的經驗,以及進入實際道路駕駛的緊張與感動。
Thumbnail
學車時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以及對自身學車的一些發現與調整。
考汽車駕照總共有三關 ①到監理站考筆試 ②在駕訓班場內考場考 ③實際上路的道駕 其中場考的部分是很制式的,教練會教很多口訣。一開始我不太習慣,以為是要學會開車的一種「fu」的技巧,教練噼哩啪啦倒了一堆什麼角度/轉圈/技巧下來我都愣住了,所以每次上完課都會做筆記。大概幾堂課之後就能上手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是車行、賽車手、賽車團隊、個人指導者,甚至駕訓班、安駕教練、賽道日協力者或品牌商主辦的教學課程五花八門。 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懶蟲寫一段短註,有緣來到方格子沙龍或RideRace騎車賽車漫畫網站的各位朋友、如果你對上賽道遊玩或對成為賽車手懷抱夢想,請務必看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