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筆譯工作真是有趣又枯燥。為什麼要把兩種相反的想法放在一起呢?因為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
比如說當我拿到一份新工作時:
「哇塞,新工作來了,有新書/新文本可以看耶!」
可以沉浸在這種情緒中,而且這種興奮的情緒可以持續好幾天,如果是完全命中個人好球帶的文本,開心的情緒大概可以延續整個工期,成為積極工作的動力。
但是,筆譯工作的過程其實枯燥又乏味。
畢竟就是盯著電腦螢幕,不斷地堆砌文字而已。理解原文,譯成目標語,查證,組織文章,潤飾。這些過程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只靠自己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工作。有時專注工作,可以好幾天不出門,甚至不和人說上一句話。我認為喜歡文字工作,且享受工作孤軍奮戰的情況,就有從事筆譯工作譯的資質。
而天底下所有的接案族,都必須待在自己設置好的工作環境中乖乖工作,看你是想待在圖書館、咖啡廳、租工作室、或掛滿偶像海報臥室……每個人的狀態不同。集中精神專注工作,按照排程作業,在客戶希望的交期前交出案件。出包就糗大了。
綜觀以上內容,筆譯工作就是如此令人感到有趣又枯燥,而為了順利執行工作,我認為筆譯員(或者說文字工作者)的首要特質就是: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主動、有規律地做一件事」。我覺得自我管理,有時候是一種難以操控的行為。有些人比起自己管理自己,更適合讓其他人管理自己。然而自由工作者就是得自己管好自己。如果時時刻刻因為周遭的事物而分心,如:
「先睡個午覺,待會一定認真工作!」「先去和朋友喝一杯,明天一定提早工作!」「先去整理房間,一小時後一定工作!」
這樣真的能夠有進度嗎?沒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做事沒有計畫,無法管控進度,如此一來絕對沒辦法如期完成案件。
另外,我相信世界上肯定有「野性派」或「感覺派」的自由工作者,這類型的人只在想工作時工作,但他們厲害的就是能夠交出品質佳的成品,甚至如期交件。在我看來根本是天選之人。另外也有些夜貓型譯者習慣晚上工作,白天睡覺。我懂,畢竟晚上真的比較安靜,我有時也會在深夜開word工作一、兩個小時,享受那股美妙的寧靜。但我覺得適合夜生活的體質是與生俱來的,我不是,所以就乖乖在白天工作。
那麼,該如何自我管理呢?
我會設定一個目標,譬如每天幾頁,或幾個字,只要設定好當天就是工作日,在達成之前不從事其他興趣。也會設定事情的輕重緩急。譬如發生天災,難逃去>工作>和朋友吃飯。當然肚子餓了要吃飯,眼睛累了要點個眼藥水休息一下,該吸毛小孩的時候就去吸一下補充能量。當身體逐漸記住這種工作節奏,就可以養成「自我管理能力」了。
說到自我管理能力,有時候不只限於自己的工作排程,與客戶之間的聯繫也很重要。客戶打來的電話要接,客戶發來的訊息要記得回,畢竟客戶的生活朝九晚五,也要把事情交代好,讓他們好下班。這麼一想,還真的不可能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呢。
接著來談談譯者應具有的「文字敏銳度」。
文字敏銳度說起來模糊不清,也可解釋為「對文字的理解程度」、「對文字吹毛求疵的程度」之類吧。
而每種譯者需要的「文字敏銳度」又不盡相同。畢竟負責的領域不同,該注意的眉眉角角也略有差異,不過簡單來說就是對文字要細心。
與其說A語言(譯出語)重要,應該說B語言(譯入語)更為重要。即使對A語言的理解程度再高,如果B語言的組織能力不佳,那就不可能完成一篇「能看」的譯作。假如我拿到一本日文書,需要翻成中文。即使我看懂的這本書,如果中文的基本作文能力堪憂,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那根本不可能完成一篇美麗的譯作。
那麼,應該如何提升文字敏銳度呢?
總之就大量閱讀,多多益善。
無論是A語言或B語言,總之就多閱讀。我總覺得,會選擇與文字一起工作的人,大概都滿喜歡閱讀的吧。多看幾本該領域的書籍,自然就曉得該領域的文章怎麼寫,常用的詞彙是什麼。
以我自己為例,由於較常碰到醫學保健類的工作,那就盡量多閱讀這類領域的書籍或期刊,增進特定領域的知識,也多瞭解行話怎麼說。
不過我的閱讀法並不是像大學時代為了準備期中考般的那種拚死拚活死背法,而是以理解為主,並且把特定的記憶收納在「腦細胞收納盒」裡,只要以後工作時遇到,知道從哪處翻出來檢閱查證就好。
常見的單字可能會記得,如「腎上腺素」(アドレナリン)。不過像「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日文「ドコサヘキサエン酸」,可是連個「ド」都記不起來,但只要隱約記得是DHA,即可做好日文譯中文的工作。
另外,退五十步來講,有些講手術療法的期刊內容艱澀難懂,我這種外行人隨便翻閱根本看不懂。不過瞭解這種手術採用何種侵入法,是否有用到最新儀器等,也都是增長自己相關知識的方法。
畢竟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個工作會遇到什麼妖魔鬼怪。那麼至少要知道,當遇見真正的妖魔鬼怪時,要跑去哪裡找出實用的武器對付呀。
其他,比如說技術性文件或實用書的譯者,需要有「查證」的能力。這裡提到的查證,可不是把專有名詞或術語丟入Google翻譯後隨便交差了事,或上維基百科日翻中、中翻日。有些客戶可能會要求文章中的專有名詞依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名詞為準。但除此之外,該領域的學會網站、期刊論文、一些準則手冊,也都可以拿來參考專有名詞。
而文學、小說類的譯者,則要有基本的文采,才能編織出好故事。小說角色是活的,可以試著區別角色的台詞。雖然中文寫作時運用成語可說普遍現象,但至少可以避免讓一個小混混出口成章,而是要讓他出口成「髒」。
另外,也要思考世界觀和背景,比如說,或許可以思考一下,在異世界的小說中出現「西洋劍」一詞是否恰當,畢竟這個異世界的「西洋」和我們的「西洋」並不一樣。或者在古代背景中的用詞稍微嚴謹點,避免流行語。不過像日系輕小說就很喜歡在古今中外各種作品中加入流行元素,翻譯時要如何駕馭,也考驗每位譯者的功力了。
能夠自我管理能力,擁有足夠的文字敏銳度,具有找資料能力,又喜歡大量閱讀,如果你擁有這些特質,或許很適合當筆譯員哦。
我認為成天接觸文字的譯者(以及其他類型的文字工作者),都具備工匠精神,每日孜孜不倦,對待工作嚴謹又認真。
而我認識的許多先進和同輩,也都對自己的工作相當盡責,也經常保持謙卑的態度。翻譯工作其實辛苦又不起眼,在這個行業,翻「對」了理所當然,翻「錯」了可不行,有時甚至會造成天誅地滅、人神共憤的後果。不過人為的工作總有疏失,每位譯者只能盡自己所能。
希望我再磨個幾十年、幾百萬字後,有朝一日也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文字工匠」。面對任何案件都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