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看了YouTuber,小唯
@weisapartment 的“
佛系父母養成記 Part 2”覺得很喜歡、感觸良多,做了筆記也產生了一些想法。
-
影片的最開頭就先引用了藝術教育家
吳冠中先生說的話
「當今社會中『文盲』已經不多了,但『美盲』到處都是。」你可能會想,在這2021年台灣幾乎已經沒有文盲,每個人幾乎都受過國民教育,每個人幾乎都可以朗朗上口一首詩,並且是背的滾瓜爛熟,甚至每個人幾乎都懂一點英文,「美盲」聽起來就似乎不那麼嚴重,但請容我細細地說明。
-
我們所受的台灣教育並不是太注重「人文學科」,自己小時候與同儕遇到的情況是美術課、台語課、音樂課常常會被所謂的「重要的課」借走,但比較幸運的是三年級之後上的就是音樂班,所以關於美的教育,學的比一般同齡小朋友多的多。而我們都知道也可以理解,台灣實行的是填鴨式教育,在以前工業化時代,人們為了要發展更加快速,使每個人成為社會中的其中一顆螺絲釘,所以有了國民教育。
-
但在現代,科技發達,人人都有手機、平板、電腦,生長在都市的孩子每個幾乎都非常忙碌,很少有機會停下來感受大自然的美、能量和神奇,小孩所認知的世界和知識幾乎全都從一塊電子產品所取得,甚至覺得沒有必要身歷其境,且台灣依然重視考試,國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甚至是國小六年都在學習「如何考試」,沒有時間學習「如何生活」,直到長大出社會,我們好像又重新出生了一次,在學校學習的一切似乎都得歸零。
-
我很同意影片裡的一句話
「美,增加你生命的厚度。」小唯引用了
叔本華的著作「
人生的智慧」裏面所述說的大意是
「人所看見的世界是取決於透過自己的腦所理解的。」舉個例子,當我們看見一幅抽象畫時,若是對於審美、想像力和自我探索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與邏輯,那你在欣賞畫作時,即使是平平凡凡的一條直線,你都能有自己的欣賞角度,再透過畫家的創作理念,帶你一同乘上他的思想列車用他的畫作帶你看見另一個不同的世界。音樂亦是如此,從巴洛克時期、古典樂派、浪漫樂派一直到現代樂派都有每個時期的審美方式、價值觀,若在兒時給孩子一點接觸音樂的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礎,那會是一把豐富他/她生命的鑰匙,在這新興的時代也給予他們多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
「美,是一種向善的力量。」這是影片裡提到的第二個重點,我也是再同意不過了,對美的理解越是深入,越能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心,自身也會變得謙卑、內斂、有韌度、有智慧,而方法可以是通過廣泛的閱讀、學習一項樂器、也可以寫作、繪畫。
-
很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這部影片,訊息量之大,可以細細地去思考、去品味,最後,想再次引用吳冠中先生的話來做這篇的結尾,
「真正的幸福,不一定要去做驚天動地的事,而是守護自己的純真之心懂得發現生命中的小美好,把每天的日子過成詩。」
推薦閱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愛心或點擊下方的拍手,那會是我持續創作的能量!
也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clarinet_r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