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人生-康健雜誌九月號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今天收到康健雜誌九月號,主題是『神奇的胰島素』!最近一直聽到跟糖尿病有關的話題,我的父母也都有糖尿病病史,最終中風臥病在床。我想我也得好好來關注這個疾病,預防勝於治療。

立馬跑到藥局,藥局的小姐問:妳為什麼要買測血糖機?有糖尿病病史嗎?我說:沒有!她問:有任何身體不適的症狀嗎?也沒有啊!她說:那妳應該不需要,如果不放心,要去看醫生,抽血檢查。她問我有沒有:疲憊,視力模糊,或體重異常增加或減低?.....都沒有!她說:那妳應該沒問題!

喔!我笑笑地走出藥局!這些年做發酵飲食,好多年沒看醫生了!不過,還是得多注意,畢竟年紀有了!死不可怕,病才可怕!成了康健雜誌的專欄作家,每月收到雜誌也可以為身體做功課,一舉兩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怡第五味發酵人生的沙龍
32會員
46內容數
自2021年七月起,Michelle 在康健雜誌推出『五味人生』專欄。分享法國的生命歷程和發酵,料理道。有時候也會分享簡單的食譜。
2022/01/18
日子在忙碌中過得好快!以前在等月刊,可現在卻是,哇!新的一期又寄來了!也就是說我要趕快存稿。 所以去年聖誕節24日開始我給自己一段假期,打算寫稿兼度假。 也許老天要該該待著工作,疫情又起,只好取消了去比利時和法國南部的行程。 只是讓自己休息了聖誕節兩天,其他時間都在工作。
Thumbnail
2022/01/18
日子在忙碌中過得好快!以前在等月刊,可現在卻是,哇!新的一期又寄來了!也就是說我要趕快存稿。 所以去年聖誕節24日開始我給自己一段假期,打算寫稿兼度假。 也許老天要該該待著工作,疫情又起,只好取消了去比利時和法國南部的行程。 只是讓自己休息了聖誕節兩天,其他時間都在工作。
Thumbnail
2021/12/15
康健雜誌12月號 『了解筋膜,才能邁向無痛的人生』 感謝康健雜誌這一期的提醒。 而我這些年因為一頭栽入微生物的世界,整個思考又多了一個維度,也改變了對時間軸的定義而創造了神奇的結果。
Thumbnail
2021/12/15
康健雜誌12月號 『了解筋膜,才能邁向無痛的人生』 感謝康健雜誌這一期的提醒。 而我這些年因為一頭栽入微生物的世界,整個思考又多了一個維度,也改變了對時間軸的定義而創造了神奇的結果。
Thumbnail
2021/12/15
忙著法文料理書的社務,11月號雜誌現在才分享! 我很感謝康健雜誌總編桂芬給我的機會,讓我在裝滿水的瓶子裡可以冒出頭來呼吸新鮮空氣。 中文創作是我的最愛,我來到法國才知道這件事。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時間靜下來好好寫作!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1/12/15
忙著法文料理書的社務,11月號雜誌現在才分享! 我很感謝康健雜誌總編桂芬給我的機會,讓我在裝滿水的瓶子裡可以冒出頭來呼吸新鮮空氣。 中文創作是我的最愛,我來到法國才知道這件事。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時間靜下來好好寫作!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Thumbnail
病患家屬斬釘截鐵地和我說:「血糖藥我會按時打啦!就按照血糖數值調整而已!」 殊不知.....隔天上班的我驚呆了......
Thumbnail
病患家屬斬釘截鐵地和我說:「血糖藥我會按時打啦!就按照血糖數值調整而已!」 殊不知.....隔天上班的我驚呆了......
Thumbnail
上一次在診間昏倒後,醫生懷疑可能和我的血糖低有關係(因為當時所有數據中只有這項有問題),所以安排我去內分泌科檢查。接著一連串的檢查...
Thumbnail
上一次在診間昏倒後,醫生懷疑可能和我的血糖低有關係(因為當時所有數據中只有這項有問題),所以安排我去內分泌科檢查。接著一連串的檢查...
Thumbnail
星期五晚上骨科回診一定過號 下班塞車匆匆扒飯顧不得吃飽 插卡報到領了單先推去照電光 脊椎舊傷核磁共振詳查比較好
Thumbnail
星期五晚上骨科回診一定過號 下班塞車匆匆扒飯顧不得吃飽 插卡報到領了單先推去照電光 脊椎舊傷核磁共振詳查比較好
Thumbnail
▓這週一又搭了一次救護車,我家怎麼了?   10/30(一)傍晚,孫女被洗澡的熱水燙傷,痛得哇哇叫,女兒幫她沖冷水,我打119,跟著搭救護車送急診。住澆燙傷病房,我輪流陪病,照顧。   是淺二級燙傷,情形還好,有大水泡,沒有傷到內部組織。尿尿或大便完要擦藥,會痛得大叫,第2天就下床在走廊上跑
Thumbnail
▓這週一又搭了一次救護車,我家怎麼了?   10/30(一)傍晚,孫女被洗澡的熱水燙傷,痛得哇哇叫,女兒幫她沖冷水,我打119,跟著搭救護車送急診。住澆燙傷病房,我輪流陪病,照顧。   是淺二級燙傷,情形還好,有大水泡,沒有傷到內部組織。尿尿或大便完要擦藥,會痛得大叫,第2天就下床在走廊上跑
Thumbnail
最近常遇到的患者,讓我有感而發此文,血壓藥物,你是自己再亂吃嗎?
Thumbnail
最近常遇到的患者,讓我有感而發此文,血壓藥物,你是自己再亂吃嗎?
Thumbnail
**O=Owner;P=Patient 病患PUPDPP瘋狂變瘦來院看診,檢查出來是糖尿病+蠻不低的酮體,飼主覺得哪有這麼嚴重阿還好吧,拒絕住院和其他任何治療,同時說有在其他醫院吃皮膚病的藥十年了,不知道成分 **PU=Polyuria=尿多;PD=Polydipsia=喝多;PP=Polyphag
Thumbnail
**O=Owner;P=Patient 病患PUPDPP瘋狂變瘦來院看診,檢查出來是糖尿病+蠻不低的酮體,飼主覺得哪有這麼嚴重阿還好吧,拒絕住院和其他任何治療,同時說有在其他醫院吃皮膚病的藥十年了,不知道成分 **PU=Polyuria=尿多;PD=Polydipsia=喝多;PP=Polyphag
Thumbnail
母親曾經有「高血糖」的問題,當時,某個教學醫院的醫師向我們說明,血糖的數值很高,已經到達 糖尿病 的程度 如果,再不積極的治療,並搭配生活飲食控制,可能真的會變成 糖尿病 為此,母親住進教學醫院好幾天,家人們輪流陪伴,親身感受照顧者的身心負擔,以及,親身體會住在醫院的感覺是什麼 高血糖的問題,
Thumbnail
母親曾經有「高血糖」的問題,當時,某個教學醫院的醫師向我們說明,血糖的數值很高,已經到達 糖尿病 的程度 如果,再不積極的治療,並搭配生活飲食控制,可能真的會變成 糖尿病 為此,母親住進教學醫院好幾天,家人們輪流陪伴,親身感受照顧者的身心負擔,以及,親身體會住在醫院的感覺是什麼 高血糖的問題,
Thumbnail
驚魂定了之後 雖然當時在診間裡說了要開刀,但後來回家愈想愈不對─── 其二,開傳統刀本身就很累人、傷身,住院至少一週之後,還得休息一、兩個月,身上留下一個大疤。但如果有必要的話,累人傷身也是得開。現在問題是,有必要嗎?只是為了親眼看看嗎?
Thumbnail
驚魂定了之後 雖然當時在診間裡說了要開刀,但後來回家愈想愈不對─── 其二,開傳統刀本身就很累人、傷身,住院至少一週之後,還得休息一、兩個月,身上留下一個大疤。但如果有必要的話,累人傷身也是得開。現在問題是,有必要嗎?只是為了親眼看看嗎?
Thumbnail
有時候聽記者發問還是覺得很神奇,像是這個傳染有沒有可能是醫護跟家屬跟病人共用茶水間,不知道防疫中心有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或是某某案例的其他接觸者我們有去掌握嗎? 神奇,神奇。 面對生病這件事,其實大家都會覺得不安,這是正常的,特別是不可測且難以掌握的時候,那種焦慮與不安指數更會狂飆。
Thumbnail
有時候聽記者發問還是覺得很神奇,像是這個傳染有沒有可能是醫護跟家屬跟病人共用茶水間,不知道防疫中心有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或是某某案例的其他接觸者我們有去掌握嗎? 神奇,神奇。 面對生病這件事,其實大家都會覺得不安,這是正常的,特別是不可測且難以掌握的時候,那種焦慮與不安指數更會狂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