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臂式投球( smaller arc pitching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職業球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尤其是棒球,已經到了尾聲了,你有沒有關注呢? 不過除了各球員令人驚艷的成績之外,我比較注意是投手丘上的投手,近年來有一種投球方式還蠻吸引我的,那就是"短臂式"。究竟簡潔有力的姿勢能帶給投手怎麼樣的效果呢? 我就來解析給各位聽吧~

投球機制

這裡會以正常姿勢去講解,細項會之後用一篇文章來說明,大致可分為 13 個步驟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VHDeUrZy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VHDeUrZyU

  1. 起始姿勢( Starting stance )
  2. 預備( Wind up )
  3. 抬腿( Leg lift )
  4. 最大膝蓋高度( Maximum knee height )
  5. 跨步( Stride )
  6. 腳接觸地面( Stride foot contact )
  7. 舉起手臂( Arm cocking )
  8. 最大外旋( Maximum external rotation )
  9. 手臂加速( Arm acceleration )
  10. 釋放( Release )
  11. 手臂減速( Arm deceleration )
  12. 最大內旋( Maximum internal rotation )
  13. 身體跟進( Follow-through )

差別

通常我們會用手肘的角度做為區別,也就是肘關節在預備舉起時伸展 ( Extension )的角度是否大於 90 度為界線

prospectslive.com

prospectslive.com

短臂揮的優點

  • 下肢、軀幹動力鍊累積的力量( 彈性位能 )能夠盡快到達發力點,跟上軀幹動作
  • 投球動作的連貫性更一致
  • 降低手肘壓力

使用短臂式的三大重點

肩關節不適感

想像一下,你拿一顆重 5 公斤的球體,然後要把球丟遠,把手伸長時要出力你的肩膀會感到不適

肘關節韌帶

之前有介紹過棒球肘,如果妳知道的話,你就知道我要說甚麼了,沒錯,短臂式會大幅減少內側腹韌帶的壓力,會幫助投手延長投球壽命,避免 Tommy John ( TJ )手術

軌道及出手點

再來就是,出手的穩定性,就像你的力臂拉長,會導致尾端增加晃動,所以在出手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軌道不一的情況發生,進而影響出手點的專一度

youthpitching.com

youthpitching.com

我的看法

在國外有許多有名的投手,例 : Shan Bieber、Trevor Bauer...,國內的話目前知道的只有 江少慶。不過我相信,未來用調整成"短臂式"的投手會越來越多,但不會代替全部啦,主要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我只知道一件事,科學會以安全有效率的方向進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vin-體能訓練師的沙龍
416會員
100內容數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26
剛進行玩一場激烈的比賽,需要好的疲勞恢復,才能應付接下來的高強度比賽。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慢跑、收操...,但有一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恢復身體狀況,那究竟是甚麼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26
剛進行玩一場激烈的比賽,需要好的疲勞恢復,才能應付接下來的高強度比賽。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慢跑、收操...,但有一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恢復身體狀況,那究竟是甚麼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05
跟朋友運動到一半,因為距離沒算好,跟其他人撞在一起。起初覺得應該沒事,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像越來越不妙。到後來還是去醫院才救回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05
跟朋友運動到一半,因為距離沒算好,跟其他人撞在一起。起初覺得應該沒事,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像越來越不妙。到後來還是去醫院才救回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重點: 1.肩關節內部撞擊風險臨界範圍:手臂完全外展(約 90°)而肩胛骨沒有外旋,以及當外旋的肩胛肱關節外展 60° 且水平外展 >30° 時 2.錯開最大手臂後伸與最大肩外旋時機,以及讓肩胛骨與肱骨在最大後伸後與最大肩外旋前同步前伸可以避免進入這種危險範圍。 具體機制是手臂先達到最大後伸狀態,然
Thumbnail
重點: 1.肩關節內部撞擊風險臨界範圍:手臂完全外展(約 90°)而肩胛骨沒有外旋,以及當外旋的肩胛肱關節外展 60° 且水平外展 >30° 時 2.錯開最大手臂後伸與最大肩外旋時機,以及讓肩胛骨與肱骨在最大後伸後與最大肩外旋前同步前伸可以避免進入這種危險範圍。 具體機制是手臂先達到最大後伸狀態,然
Thumbnail
快速球可以說是棒球界最難打的球了,專家分析時速突破100英里的球速,基本上打者還能打到球,可以說是奇蹟。 為何說是奇蹟,首先人的眼睛-腦子分析-揮動球棒有一定的時差,當判斷這球位置是快速球以及位置在哪時,揮棒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才有專家說在運動界,能打到快速球是奇蹟。 也是為何許多球迷喜愛看到快速球的
Thumbnail
快速球可以說是棒球界最難打的球了,專家分析時速突破100英里的球速,基本上打者還能打到球,可以說是奇蹟。 為何說是奇蹟,首先人的眼睛-腦子分析-揮動球棒有一定的時差,當判斷這球位置是快速球以及位置在哪時,揮棒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才有專家說在運動界,能打到快速球是奇蹟。 也是為何許多球迷喜愛看到快速球的
Thumbnail
(1) 甜蜜點的範圍變廣 從左膝位置開始算,大約1公尺左右的距離是打者揮棒時需要的空間。(如圖1) 藍色雙箭頭←→的右側端開始的至左側端的範圍是他以往打全壘打,尤其是變化球種時的最佳擊球點範圍。(最經典的就是WBC翔平在名古屋,單跪左腳扛出去的那一轟) 紅色雙箭頭←→是他這幾場能把球一直帶到更進來
Thumbnail
(1) 甜蜜點的範圍變廣 從左膝位置開始算,大約1公尺左右的距離是打者揮棒時需要的空間。(如圖1) 藍色雙箭頭←→的右側端開始的至左側端的範圍是他以往打全壘打,尤其是變化球種時的最佳擊球點範圍。(最經典的就是WBC翔平在名古屋,單跪左腳扛出去的那一轟) 紅色雙箭頭←→是他這幾場能把球一直帶到更進來
Thumbnail
Driver打出高平拉球(high draw)的三要點: 1。揮桿路徑(移動一下)朝向右上(hit up) 2。握把舉高,左肩高右肩低 3。略過*轉移Transition,下桿至完成動作右肩始終低於左肩 *轉移Transition: 上桿take away 時,桿頭在揮桿平面外,桿面方正對著球 在
Thumbnail
Driver打出高平拉球(high draw)的三要點: 1。揮桿路徑(移動一下)朝向右上(hit up) 2。握把舉高,左肩高右肩低 3。略過*轉移Transition,下桿至完成動作右肩始終低於左肩 *轉移Transition: 上桿take away 時,桿頭在揮桿平面外,桿面方正對著球 在
Thumbnail
伸展(寬)。 在下運行(手始終在腰部以下,比較容易保持脊椎角度不變)。 上桿身後(impact前)。 下桿身前(impact後)。 BACK & PULL, NO FLIPPING。 外八字站姿。 [Moe Norman Pitching] https://youtu.be/IHmq4xhS_bI?
Thumbnail
伸展(寬)。 在下運行(手始終在腰部以下,比較容易保持脊椎角度不變)。 上桿身後(impact前)。 下桿身前(impact後)。 BACK & PULL, NO FLIPPING。 外八字站姿。 [Moe Norman Pitching] https://youtu.be/IHmq4xhS_bI?
Thumbnail
如果你是棒球迷,尤其是有在打棒壘球的人,一定常常聽到「日本棒球很細膩」,「日本球員打擊好,守備好」這類說法,實際上真的是嗎? 你看日本職棒打者都會抬腿,王柏融就是沒有,所以他的timing不好,也打不好。日本打者因為有抬腿這個動作,可以跟好投手的動作,所以擊球的timing都比較好...
Thumbnail
如果你是棒球迷,尤其是有在打棒壘球的人,一定常常聽到「日本棒球很細膩」,「日本球員打擊好,守備好」這類說法,實際上真的是嗎? 你看日本職棒打者都會抬腿,王柏融就是沒有,所以他的timing不好,也打不好。日本打者因為有抬腿這個動作,可以跟好投手的動作,所以擊球的timing都比較好...
Thumbnail
投手投出,捕手接到球後快速的傳向一壘,讓跑者迅速出局。每個團體運動基本都有一位核心球員,主導著整場賽事,那說到棒球,你會想到誰呢? 背後的故事又有誰知道。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投手投出,捕手接到球後快速的傳向一壘,讓跑者迅速出局。每個團體運動基本都有一位核心球員,主導著整場賽事,那說到棒球,你會想到誰呢? 背後的故事又有誰知道。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兄弟大物新秀投手陳志杰7月14日在二軍登板,表現驚呆眾人,最快球速僅有133kph,相比高中生涯最速152kph簡直判若兩人,而後於7/23再次先發登板1.1局,整場多為直球,轉播最速僅剩130kph,均速約125.4kph,最慢119kph,誠可謂技驚四座,這篇文章將淺談這兩次登板透露出的問題
Thumbnail
兄弟大物新秀投手陳志杰7月14日在二軍登板,表現驚呆眾人,最快球速僅有133kph,相比高中生涯最速152kph簡直判若兩人,而後於7/23再次先發登板1.1局,整場多為直球,轉播最速僅剩130kph,均速約125.4kph,最慢119kph,誠可謂技驚四座,這篇文章將淺談這兩次登板透露出的問題
Thumbnail
        職業球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尤其是棒球,已經到了尾聲了,你有沒有關注呢? 不過除了各球員令人驚艷的成績之外,我比較注意是投手丘上的投手,近年來有一種投球方式還蠻吸引我的,那就是"短臂式"。究竟簡潔有力的姿勢能帶給投手怎麼樣的效果呢? 我就來解析給各位聽吧~
Thumbnail
        職業球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尤其是棒球,已經到了尾聲了,你有沒有關注呢? 不過除了各球員令人驚艷的成績之外,我比較注意是投手丘上的投手,近年來有一種投球方式還蠻吸引我的,那就是"短臂式"。究竟簡潔有力的姿勢能帶給投手怎麼樣的效果呢? 我就來解析給各位聽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