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性刻痕裡的文字工作者—專訪陳昌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年8月13日於陳昌遠家
訪談/林宇軒、王柄富 攝影/江依庭
工作可以是勞力,也可以是勞心。近年以詩集《工作記事》橫掃楊牧詩獎、台灣文學獎金典獎與蓓蕾獎的陳昌遠,坦率地表示自己現在「還沒有太在意讀者」,但同時也會期待寫的東西可以被讀者「吃下去」,一切端看作品內容而有所差異。
「我覺得每一個寫詩的人都是這樣子,你不可能每首詩都要有能夠讀懂的讀者,又要有文學內涵──不是說有讀者就沒有文學內涵,或是有文學內涵就沒有讀者──這個東西很曖昧,我自己也講不清楚。」
陳昌遠直覺地以作品做為分類的標準:「有些詩我想要有讀者,有些詩我不想要;然後我想要有讀者的詩,通常會比較哭爸、比較有尖酸氣,那個尖酸氣在《工作記事》這本詩集,是沒有收進去的。」
專訪全文刊於《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臺北:臺灣師大,2023)
 

▎詩人簡介
陳昌遠,高雄人,1983年生,近期的興趣是觀看充滿鏽蝕的鐵皮工廠與巷子。書讀得不好,做過工地粗工、信用卡電話催收員,以及十年的報紙印刷廠技術員,習慣利用工作空檔想詩的句子,以此逃避現實。現職為文字記者。著有詩集《工作記事》。
 
推薦羅智成詩集《黑色鑲金》
我現在不會再去讀那一本了,但是我記得讀那本詩集的時候,我驚為天人。剛剛有提到鍛句煉字我卡了兩年,它(《黑色鑲金》)給了我一個新的概念,然後你去完成它,它給我這樣的衝擊──原來詩不用一首一首,一本也可以啊,它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感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製作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0會員
109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宇軒 的其他內容
「你也可以靠你的才華認識人啊,就是一出道就橫掃三大報,大家都想跟你當朋友,太棒了;但如果不是這樣,那你就要憑你自己的努力去認識人。」
「千萬不能被別人發現這個弱點,外場服務生是不能說『不』的,會很習慣答應、過度在意別人。」
 「大家常說臺灣、臺灣,你的臺灣人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裡面?原住民很好的時候,你說他是臺灣人;那他不好的時候他是什麼?」
「雖然耽溺是一種惡習,可是人如果沒有惡習的話,就會是一個很無趣的人──就是他是一個太乖的寶寶,就太正向、三觀太正確。我覺得三觀不用正確,五官很正就可以了。」
「當時我甚至會覺得寫詩很帥,但事實證明我錯了,所以就錯到底吧。」
「與其說攝影是記錄當下,不如說正因為我們沒辦法留在當下,所以我們不得不去用『攝影』紀錄它。就像是記憶切片,這個記憶就被固定在這裡了,我們永遠沒辦法重新獲得那一刻的感受。」
「你也可以靠你的才華認識人啊,就是一出道就橫掃三大報,大家都想跟你當朋友,太棒了;但如果不是這樣,那你就要憑你自己的努力去認識人。」
「千萬不能被別人發現這個弱點,外場服務生是不能說『不』的,會很習慣答應、過度在意別人。」
 「大家常說臺灣、臺灣,你的臺灣人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裡面?原住民很好的時候,你說他是臺灣人;那他不好的時候他是什麼?」
「雖然耽溺是一種惡習,可是人如果沒有惡習的話,就會是一個很無趣的人──就是他是一個太乖的寶寶,就太正向、三觀太正確。我覺得三觀不用正確,五官很正就可以了。」
「當時我甚至會覺得寫詩很帥,但事實證明我錯了,所以就錯到底吧。」
「與其說攝影是記錄當下,不如說正因為我們沒辦法留在當下,所以我們不得不去用『攝影』紀錄它。就像是記憶切片,這個記憶就被固定在這裡了,我們永遠沒辦法重新獲得那一刻的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讀副刊一 陳思宏〈跳舞或焦土〉, 內心有個開關被打開,有爆哭的預感, 畢竟是世故了,留了幾滴淚就停了。 喜歡書寫,但不能靠這維生, 喜歡就放在內心深處, 發芽腐爛、自言自語。 或許我寫的東西, 不是爆款或大眾, 孤身一人踽踽, 捨我其誰, 冰山底下的, 終會浮現, 早晚而已, 你珍視的玫瑰, 好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1996.08.17/01:00 作品號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85.08.17/01:00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我依然不知道看到我的文字的人會有怎樣的解讀,讀者永遠有權力去給予作品意義,我只是希望,能給予陳俊翰離開後的台灣,一點點的溫度和一點點的溫柔。
Thumbnail
從剛來臺灣工作,被仲介安排到這間機械廠,沒有任何的訓練就被告知工作內容,他只能不停著問著臺灣籍的同事怎麼做這些工作,問了廠區內一百多個人,問著這間公司的狀況和員工的薪資,也就只有陳大哥願意跟他好言好語的說著話,其他的人都避著躲著,不然就是傻傻的笑著。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Thumbnail
#讀詩 <不讓世界崩然睡去> 陳雋弘 我們還有一場電影沒看 一條街還沒走完 忽然就什麼都老了 每天風和日麗 志意衰敗不堪 天那麼容易黑 日子卻無止盡蔓延 鴿子來回不斷飛翔 忘記了最初的信 要交到彼此手中 銀河崩潰 懷擁的文字都墜成流星 上一個世紀極度乾燥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讀副刊一 陳思宏〈跳舞或焦土〉, 內心有個開關被打開,有爆哭的預感, 畢竟是世故了,留了幾滴淚就停了。 喜歡書寫,但不能靠這維生, 喜歡就放在內心深處, 發芽腐爛、自言自語。 或許我寫的東西, 不是爆款或大眾, 孤身一人踽踽, 捨我其誰, 冰山底下的, 終會浮現, 早晚而已, 你珍視的玫瑰, 好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1996.08.17/01:00 作品號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85.08.17/01:00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我依然不知道看到我的文字的人會有怎樣的解讀,讀者永遠有權力去給予作品意義,我只是希望,能給予陳俊翰離開後的台灣,一點點的溫度和一點點的溫柔。
Thumbnail
從剛來臺灣工作,被仲介安排到這間機械廠,沒有任何的訓練就被告知工作內容,他只能不停著問著臺灣籍的同事怎麼做這些工作,問了廠區內一百多個人,問著這間公司的狀況和員工的薪資,也就只有陳大哥願意跟他好言好語的說著話,其他的人都避著躲著,不然就是傻傻的笑著。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Thumbnail
#讀詩 <不讓世界崩然睡去> 陳雋弘 我們還有一場電影沒看 一條街還沒走完 忽然就什麼都老了 每天風和日麗 志意衰敗不堪 天那麼容易黑 日子卻無止盡蔓延 鴿子來回不斷飛翔 忘記了最初的信 要交到彼此手中 銀河崩潰 懷擁的文字都墜成流星 上一個世紀極度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