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很敏感?-『高敏感是種天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覺得自己經常因為家人或朋友隨意的一句話情緒就陷入憂鬱,或者是很常感覺自己對周圍的光線、聲音、氣味感到敏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試著閱讀這本書興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什麼是高敏感人?乍看之下也許會以為是一種疾病,可實際上他代表著人格特質上的不同。這個概念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博士在一九九年所提出。但艾融博士只把人區分為「高度敏感型(HSP)」跟「積極進取型(TOUGH)」兩種,這樣的區分方式在現代的社會很顯然是較為狹隘的分類法。高敏感人在過去可能很常被貼上「神經質」、「想太多」等標籤,而高敏感人較典型的特徵是「低調內斂、深思熟慮」,在現代這個喜歡活潑外向、積極進取人格的社會中,高敏感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能獲得青睞。

高敏感人神經纖細且敏感,尤其能感受到事物很細微的重點,也能夠對外界的資訊有著豐富的想像力。但因大腦轉速過快,所以他們腦中的「記憶體」很容易就過度飽和了。在經歷超負荷的刺激後容易覺得疲累,會想立即離開那個充滿的刺激的地方,充滿的陌生人的陌生場合就會容易令高敏感人心神不寧。但如果因此在高敏感人跟內向的人之間畫上等號,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有一部份高敏感人是屬於外向性格,從外表上你根本分辨不出來。

高敏感人擁有的能力與問題

1. 可同時吸收多項資訊

2. 能辨別聲音或氣味細微的差別

3. 緩慢、深入且多元的思考方式

4. 行事謹慎,危機處理能力強

5. 具有高度的同理心

6. 誠實且有責任感

7. 想像力豐富,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看完這些特別的能力後,旁人可能會羨慕,覺得身為高敏感人好像有不少的優點。然而只有高敏感人才清楚,在細膩的感觸背後伴隨著多少的心理問題。

常見的心理問題有:

1. 對自我高度要求

2. 容易受到罪惡感與良心的苛責

3. 容易感到恐懼、憂鬱

4. 不善於排解憤怒的情緒

向外溝通:與「遲鈍的人」好好相處

  「我是高敏感人這件事,究竟該跟誰說呢?」這個問題作者提到在她演講的時候經常被問起。作者也提供了幾個讓高敏感人嘗試與他人和平相處的方法:

1. 告知對方自己是高敏感人

2. 明確表達自己可承受的界線

3. 事先約定好休息跟結束時間

4. 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實

5. 適度的休息,別讓自己陷入溝通的漩渦

6. 適時區分「深度溝通」或「表層對話」

7. 選擇高敏感人作為伴侶

與敏感的自己好好相處

  身為高敏感人,也不用因為自己的敏感而自怨自艾,因為一切都有解決的方法。作者在文中也提及了許多方法給高敏感人去嘗試排解這些負面的情緒:

1. 別讓自己的五感過度刺激,適度遠離有助於恢復

2. 受刺激時將注意力集中內在世界,讓意識徹底休息

3. 愛自己、保護自己

4. 練習對自己仁慈

5. 學習與自己和解,接納自己的存在

6. 嘗試接受諮商

7. 勇敢做自己並為此感到高興

8. 享受自己得天獨厚的能力


  作者提到,許多人聽到高敏感人的特徵,頻頻點頭到終於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就是高敏感人的瞬間,非常多人會因此落淚,有時候這樣的感受需要一陣子才能發酵。也有很多高敏感人跟作者分享,在得知自己是高敏人後,他們有一段時間都覺得全身無力。在這之前,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問題」,這種感覺令他們非常的痛苦。不過作者也相信這些曾經令高敏感人痛苦的元素,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轉化成他們生命的養分。他們會理解到身為高敏感人不是只有容易受傷,同時也具備這個世界需要的多項才能。高敏感人並不是纖細脆弱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來,他們擁有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資質,而這正是上天賜予高敏感人的禮物。

  身為高敏感人或高敏感人的家人或朋友,這本書就像是一本使用說明書,在不知道怎麼辦時可以給你一點指引。在最後作者也建議高敏感人可以用冥想排除負面情緒,或者是做瑜珈伸展緊繃的肌肉群,亦或者是做些放鬆不焦慮的活動。無論是什麼方法只要能感到舒適那就是適合的方法。

  如若身為高敏感人的自己在童年時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是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不穩定導致你必須面對很多問題,但事實上長大後的你也不會再失去什麼了。請記得舊傷可以痊癒,童年匱乏的愛也能由自己彌補。只要能做到肯定自己,就已經具備接受他人的愛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ison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Alis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02
如果要我簡短介紹,這是一本用物理現象解釋各種學習能力的書籍。 充實力、發現力、準備力、抗壓力、鼓舞力、轉換力、影響力是洪瀞教授在這本書中的七個主題,每一個力後面對應的是一種物理現象。身處在這個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步調也被迫加速,要如何不被這個世界吞沒?或許可以從這裡得到想法。
Thumbnail
2021/09/02
如果要我簡短介紹,這是一本用物理現象解釋各種學習能力的書籍。 充實力、發現力、準備力、抗壓力、鼓舞力、轉換力、影響力是洪瀞教授在這本書中的七個主題,每一個力後面對應的是一種物理現象。身處在這個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步調也被迫加速,要如何不被這個世界吞沒?或許可以從這裡得到想法。
Thumbnail
2020/02/22
「史蒂夫和戴夫都使用etoro做為投資工具」這廣告在常用youtube的人應該很常聽到,約莫去年底他對我而言還只是個廣告,但到了今年一切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2020/02/22
「史蒂夫和戴夫都使用etoro做為投資工具」這廣告在常用youtube的人應該很常聽到,約莫去年底他對我而言還只是個廣告,但到了今年一切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2019/09/27
現在的人可能一出社會就要開始考慮退休後的資金是否足夠,但我們又是否能想退的時候真的能享退嗎?
Thumbnail
2019/09/27
現在的人可能一出社會就要開始考慮退休後的資金是否足夠,但我們又是否能想退的時候真的能享退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常常被說想太多?容易社交疲乏?總是顧慮太多又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影響?發現常常在人群中格格不入的你,其實可能是高敏感族群!然而,對於高敏感族群來說,認識自己的特質、覺察自身情緒不舒服,並懂得適時地放鬆、恢復能量比起一般人來說更為重要!想知道高敏感人特徵有哪些?身為高敏感族群又該如何自我調適?療日子特別
Thumbnail
常常被說想太多?容易社交疲乏?總是顧慮太多又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影響?發現常常在人群中格格不入的你,其實可能是高敏感族群!然而,對於高敏感族群來說,認識自己的特質、覺察自身情緒不舒服,並懂得適時地放鬆、恢復能量比起一般人來說更為重要!想知道高敏感人特徵有哪些?身為高敏感族群又該如何自我調適?療日子特別
Thumbnail
成長經歷中一直知道自己個性纖細,尤其在親密關係上,會因為拘泥對方的用詞或表情,造成忽大忽小的紛爭。直到近年「高敏感人」一詞隨著相關書籍的宣導而漸漸開始被大家認識,才體認到這種神經發達的性格也是高敏感人的表現。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面對自己的高敏個性,以及用了哪些方式來改善人際相處。
Thumbnail
成長經歷中一直知道自己個性纖細,尤其在親密關係上,會因為拘泥對方的用詞或表情,造成忽大忽小的紛爭。直到近年「高敏感人」一詞隨著相關書籍的宣導而漸漸開始被大家認識,才體認到這種神經發達的性格也是高敏感人的表現。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面對自己的高敏個性,以及用了哪些方式來改善人際相處。
Thumbnail
是高敏感人? 是一種病嗎?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新的名詞 叫高敏感族群 意思是對於外在影響 會有很大反應者 也可以說容易受外界影響 1.情感豐富 易對他人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 可能是同情、理解、感同身受 2.容易收到壓力的影響 對外界刺激較敏感 比一般人更需要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來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心情 3.
Thumbnail
是高敏感人? 是一種病嗎?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新的名詞 叫高敏感族群 意思是對於外在影響 會有很大反應者 也可以說容易受外界影響 1.情感豐富 易對他人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 可能是同情、理解、感同身受 2.容易收到壓力的影響 對外界刺激較敏感 比一般人更需要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來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心情 3.
Thumbnail
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具有高敏感特質!認識高敏感,強化你的溫柔通透,奔向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具有高敏感特質!認識高敏感,強化你的溫柔通透,奔向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高敏感族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依蓮艾倫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0年對一群對於情緒以及外在刺激特別敏感的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並為這群人命名為高敏感族。 有些不理解的人可能會對於高敏感一詞感到困惑,這難道是為了個人的脆弱脫罪嗎? 本篇帶你完整了解高敏感人的特徵與自我照顧。
Thumbnail
高敏感族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依蓮艾倫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0年對一群對於情緒以及外在刺激特別敏感的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並為這群人命名為高敏感族。 有些不理解的人可能會對於高敏感一詞感到困惑,這難道是為了個人的脆弱脫罪嗎? 本篇帶你完整了解高敏感人的特徵與自我照顧。
Thumbnail
覺得自己經常因為家人或朋友隨意的一句話情緒就陷入憂鬱,或者是很常感覺自己對周圍的光線、聲音、氣味感到敏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試著閱讀這本書興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Thumbnail
覺得自己經常因為家人或朋友隨意的一句話情緒就陷入憂鬱,或者是很常感覺自己對周圍的光線、聲音、氣味感到敏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試著閱讀這本書興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