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我不確定這個活動是「我變成某個人的一天」或是「我變成某個人的“某”一天」?我想變成法國作家弗朗索瓦絲·莎岡(Françoise Sagan),當然不要只有一天,她的人生好精彩,每一段都想體會。
但你看完這篇文章,可能會覺得我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我要追隨莎岡,當然包括她的虛無主義。
我看到「成為你的一天」活動時腦中想到的就是莎岡,同時又覺得自己在那邊說想變成女作家也太做作了吧?不過下午看到
@職女 Jennifer 想變成
吳爾芙 寫的恰恰好,我也勇敢做我自己,就是想成為一個出生富裕的女作家!
出名要趁早
說到莎岡,我總會覺得她是法國版的張愛玲,想到張愛玲說的那句「出名要趁早」,但我不想變成張愛玲,她似乎沒有達到莎岡那樣灑脫。兩人的生活軌跡是有那麼一點像,皆出生在中產階級,寫中產家庭的情感、都在很年輕時出名、都和年長自己許多的人談戀愛、也有過幾段精彩的戀愛故事,而晚年的莎岡過得似乎更慘淡。
18歲時利用一個暑假的時間完成了她的首部小說《
日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講述一個阻止父親與情人結婚的少女。她的父親不讓她以真實的姓氏出書,於是為自己取筆名「莎岡」。
19歲時,《日安憂鬱》在法國出版,賣出五十萬本,並為她帶來法國文學評論大獎。她拿了這本書的稿費買了一輛Jaguar跑車,也開始了賭博的生活。關於莎岡在文學領域的成就不用說太多,不過就我認知《日安憂鬱》好像一直是華語讀者討論較多的一部作品。1954年書出版,1958年就被拍成電影,可想而知當時才20歲出頭的她是如何的處在顛峰,享受成名的滋味和財富。
By http://www.altair.co.uk/sgnfbt.JPG, Fair use,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19977278
腦洞一下:看一個有趣的東西,上圖是《日安憂鬱》英文初版的封面,我怎麼覺得有點像張愛玲。
我並不是要像莎岡一樣出名或是我很在意名利。嚮往的是她將「寫作」視為一個愛好,且能賴此維生。她中學時唸的是文學,但她的成績很差,最終也沒考上大學,可是這些不阻礙創作並很快就得到專家和市場的認可。
我16歲時也寫了一部小說得了青少年文學獎,但與寫作的緣分就到此為止。如果能在19歲時靠著寫作賺到一筆足夠買跑車的錢,那我應該會投資當時流行的基金,然後到處去旅行,放棄大學教育,畢竟已經有寫作的能力,好好當作家就好。
只想愛我自己和莎岡的閱讀
好多人在探討女性自覺時總會提起她,我覺得或許是她太知名且有獨特性。似乎身為一個喜愛文學又有點敏感自我的人,不能不讀莎崗但大部分的人真的禁得起她那種博弈的人生態度嗎?
我說想成為莎岡絕對不是在做「隨心所欲」的人設,只是當我從小的閱讀習慣與她相似之時——她愛卡繆和沙特——已經註定了我會過上一個不太傳統的生活。而且我人生進行到現在也無法回頭,只能選擇繼續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活(就和我matters上的個人介紹一樣)。
自由是無法定義的
我和另一半馬歇爾的關係也是別人無法理解的,我們早就確立好要一輩子在一起,無關契約的約束只為了某些CCR法律問題不得不在他的國家簽約。我知道我跟他在一起是我想這麼做,不是我非愛他不可而是我不會愛他愛到撕心裂肺,我最愛的還是只有我自己。
跟他在一起,給我最大的好處即是自由。我可以選擇跟他住在一起或是不要住在一起,在他的大別墅裡我就是一個被允許只躺在沙發上追劇的太太,他會留給我一些生活上的開銷,不多不少但他從不會限制我的花費。
成為自己的形容詞:saganesque
想要當莎岡很大的原因是她追求自我的生活態度,你可以說她自私、虛無飄渺、不成熟、荒唐、叛逆⋯⋯法語裡面有個形容詞「saganesque(莎岡式)」就是在形容她。可見身為現代法國人應該都會讀過她的作品,才可能知道saganesque的意思。
我羨慕的不是大家都知道她,而是她把一個生活態度——即使不是大眾認可的那種——活得淋漓盡致,一直保持著初心(不是說反話)。
我從不把活着和對生活的期待混為一談。我對生命無所期待。我沒有預先想過要什麼。生活本身就夠激動人心的了。
莎岡出生在很富裕的家庭,年輕時的她不用為錢煩惱,年老時卻嚐到之前揮霍無度的苦頭。我是過三十歲還沒有存款的人,雖然以前薪水比起同齡人不少,但一直養成及時行樂的態度,活著也不想管這麼多,人終究只有一死,但我又剛好在二十五歲時遇到馬歇爾,至少我不會因為貧窮而死吧!
不可否認的是我少年時期讀了莎岡的書也多少染了一下她的生活、戀愛態度⋯⋯在淺移默化當中。之所以想成為莎岡也是因為我已經被saganesque影響了。
照這個邏輯,我不想改變自己的人生或體驗誰的一天,莎岡的同義詞就是「忠於自己的活」,因此也想不起第二個我想成為的人。
莎岡曾說
所有漂泊的人生都夢想着平靜、童年、杜鵑花,正如所有平靜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樂隊和醉生夢死。
她還說過一句常被拜金女拿來用的名言,但別忘了她的Jaguar是自己買的,如果她能好好的控制花費和癮頭,她的收入是夠她揮霍的。
金錢未必能買到幸福,但我寧願在捷豹車里哭,也不願在公交車上哭
而你想選擇的是怎樣的人生?
如果命題是,「我變成莎岡的”某“一天」那我選擇莎岡得到「文評人獎」(Prix des Critiques)並拿到稿費的十九歲的某一天下午;如果命題是「我變成莎岡的一天」,我依然願意體驗她的每一段人生段落,我想寫出一本受到認可的小說、我想和不同類型、性別的人談戀愛、我想有屬於自己的財富,我甚至也不確定自己在她的環境下能夠克制對毒品或藥物的吸引⋯⋯也許我會死於病痛中,但至少留下了某些東西,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