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不知節制,解藥在自己身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Kinga Cichewicz on Unsplash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再怎麼嚴格、操勞的公司,可以透過溝通或是技巧性的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達到身體、心靈與經濟上的平衡;若是自己不夠了解自己,收到任務就死命的做,有幾顆健康的肝也不夠消耗,心情也不會美麗。
因為訂下了期限,看到了終點,所以我安心的盡全力的去完成討厭的事情,包括傳承。
多了一個俯視的角度,最後一次的不知節制似乎多了些溫柔,回頭看這幾年的忍耐,自問,是不是也是我習慣對待自己的方式?
看著小夥伴對待工作的態度:「我考慮一下要不要今天加班做。」是的,加班是一種選擇。對照一股腦想要在今天有個進度,甚至超越進度的我,我愣了一下,卻沒有一點生氣。反思,我是不是就是那個最後成功逼走自己的人?
再看看周圍欣賞的職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量,全攬在身上展現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最近也因緊急的健康問題開刀休養,我假裝看不到的是什麼?
  • 工作「不知節制」是一種習慣。
當你覺得工作時間過長,已持續一段時間,不工作的時候,還是持續掛心工作的事情,而且壓縮你對其他事物的興趣,感覺自己容易緊繃或是煩躁。請留意,你可能已經對工作不知節制。
  • 對工作不知節制,問題在自己身上,解藥也是。
幾份工作經驗累積下來,發現自己在哪個環境都容易過勞,除了不計較,多半是因為接到了不喜歡不適合的業務後,覺得自己要完成才有資格說不;因為有壓力,內心充滿趕快做完做好的急切,期待做完後壓力解除;也因為能夠做好,下一個燙手山芋又來,開始了另一個不知節制的循環。
  • 學會控制,才能真正擺脫「不知節制」。
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作息,累了就休息,不知所措就找援助,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挑戰未知是一種勇氣,不成功叫做暫時停止成功。讓身體心靈委屈的不知節制不應該存在,我選擇讓自己停留在不知節制的痛苦中,這像話嗎?
要不,就選擇讓自己停留在不知節制的快樂中,在真心喜愛的事物上不知節制,感受那專注的電流,使人忘記時間,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021.03.21
avatar-img
192會員
213內容數
2021年開始接觸人類圖,仍記得自己一開始聽到的喜悅,還有剛接觸的困惑,化作一張張的圖,內心疑惑「我是這樣的人嗎?」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渴望,藉由課程學到了滿滿的知識,經過時間的沉澱,終於等到情緒清明,薦骨有回應,是時候可以慢慢寫出屬於自己的感受,我的探索人類圖之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光福利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i~ Miss Sorry~ Bye~Never see you again. 我「曾」是個非常習慣說對不起的Miss Sorry,從習慣成自然,到有國外友人提醒,最近,有內在抗拒,漸漸意識到這一段奇妙的心理歷程。 自
當生命中重要的抉擇來臨時,你可能會感到坐立難安,舉棋不定,又或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基本上你會在一瞬間知道,但,也只能自己作決定,因為那是自己的人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是一個相信靈魂的人,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靈魂導師
從自我療癒的角度,是一個勵志的創業故事。 作者財鼠以自身經驗分享,在體認到非理財不可的迫切性後,先從發現自己的興趣著手,為了實現為自己工作的夢想,斜槓了幾年準備自己,為了增加創業的成功機率,創業之前的準備與嘗試不可少,主業的掌握與支
不跑,走也可以~ 我曾參加過2015年富邦馬拉松的的10公里組,之後因為上班路上小跑步左踝骨折後,就沒有再挑戰任何跑步運動。 記得第一次早起參加路跑,緊張的不敢停下來,怕停下來就再也跑不動。70分鐘的慢慢跑,衝過終點後從跑到走的
剛追完陸劇「三十而已」,對應這本書的副標,覺得特別有感覺。 「30 歲後,我反而更喜歡自己。」 讀起來非常舒服的一本書,有一種迷濛中,自己彷彿幻化成程又青,一路跟著文字,感受初老,越來越理解自己與家庭、工作和社會的關係,盤點自己的成長,進而越來越喜歡自己。這是一本2017年的書,相見恨晚。 作者柚
一個嚮往偶像劇裡,個性單純、善良但是能力不足、長相一般、家世普通的女孩,在異鄉遇到真愛。 而所謂的真愛,是典型的高富帥,富家第一代,靠自己的能力與超乎常人的努力,有眼界有智慧,為人正直又孝順。兩人相遇,天雷勾動地火,如同榮格闡述的共時性這麼剛好。又剛好,愛神的箭再射偏了一點,這個男人也許考慮過,但
Hi~ Miss Sorry~ Bye~Never see you again. 我「曾」是個非常習慣說對不起的Miss Sorry,從習慣成自然,到有國外友人提醒,最近,有內在抗拒,漸漸意識到這一段奇妙的心理歷程。 自
當生命中重要的抉擇來臨時,你可能會感到坐立難安,舉棋不定,又或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基本上你會在一瞬間知道,但,也只能自己作決定,因為那是自己的人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是一個相信靈魂的人,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靈魂導師
從自我療癒的角度,是一個勵志的創業故事。 作者財鼠以自身經驗分享,在體認到非理財不可的迫切性後,先從發現自己的興趣著手,為了實現為自己工作的夢想,斜槓了幾年準備自己,為了增加創業的成功機率,創業之前的準備與嘗試不可少,主業的掌握與支
不跑,走也可以~ 我曾參加過2015年富邦馬拉松的的10公里組,之後因為上班路上小跑步左踝骨折後,就沒有再挑戰任何跑步運動。 記得第一次早起參加路跑,緊張的不敢停下來,怕停下來就再也跑不動。70分鐘的慢慢跑,衝過終點後從跑到走的
剛追完陸劇「三十而已」,對應這本書的副標,覺得特別有感覺。 「30 歲後,我反而更喜歡自己。」 讀起來非常舒服的一本書,有一種迷濛中,自己彷彿幻化成程又青,一路跟著文字,感受初老,越來越理解自己與家庭、工作和社會的關係,盤點自己的成長,進而越來越喜歡自己。這是一本2017年的書,相見恨晚。 作者柚
一個嚮往偶像劇裡,個性單純、善良但是能力不足、長相一般、家世普通的女孩,在異鄉遇到真愛。 而所謂的真愛,是典型的高富帥,富家第一代,靠自己的能力與超乎常人的努力,有眼界有智慧,為人正直又孝順。兩人相遇,天雷勾動地火,如同榮格闡述的共時性這麼剛好。又剛好,愛神的箭再射偏了一點,這個男人也許考慮過,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曾經以為工作這件事情 就算不是全力以赴 也是至少要做到75分? 但換了幾份工作 每次都只有想逃避而已 今天又超級不想上班了 認真兩天,像是認真了兩個禮拜或兩個月一樣 覺得已經很久了 等待再次離職的日期遙遙無期 卻希望這次要撐過 每天從這漫長的等待 在等待中尋找微弱能夠讓自己渡下
變化才是永恆,為收入而做的全職工作總有使人疲憊不堪的時候,殺那的衝動就是轉變的契機,幾行的離職通知書結束多年的付出,離開的一刻,如夢般似醒還睡。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並提出寬恕自己、放下焦慮、專注在未來成長的觀念,適合想要釋放職涯中不安情緒的人。作者分享了自身成長歷程,並勉勵讀者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受情緒左右,集中精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幾乎每次跟某個同事當班,我腦袋都會斷線。一來我覺得她很愛浪費我的時間,二來我覺得她很不負責任,三來她很喜歡提供一些錯誤的指示。四來她不會主動認錯。五她很喜歡打斷我正在進行中的事情,要別人第一時間回覆她的需求。
Thumbnail
過去我堅持要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卻使自己筋疲力盡。慢慢地,我開始放下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請人協助,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休息。事情仍然能順利完成,我感到輕鬆自在。放下執念,是鬆綁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每個人在特定行業、領域上從事進行各項工事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曾經以為工作這件事情 就算不是全力以赴 也是至少要做到75分? 但換了幾份工作 每次都只有想逃避而已 今天又超級不想上班了 認真兩天,像是認真了兩個禮拜或兩個月一樣 覺得已經很久了 等待再次離職的日期遙遙無期 卻希望這次要撐過 每天從這漫長的等待 在等待中尋找微弱能夠讓自己渡下
變化才是永恆,為收入而做的全職工作總有使人疲憊不堪的時候,殺那的衝動就是轉變的契機,幾行的離職通知書結束多年的付出,離開的一刻,如夢般似醒還睡。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並提出寬恕自己、放下焦慮、專注在未來成長的觀念,適合想要釋放職涯中不安情緒的人。作者分享了自身成長歷程,並勉勵讀者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受情緒左右,集中精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幾乎每次跟某個同事當班,我腦袋都會斷線。一來我覺得她很愛浪費我的時間,二來我覺得她很不負責任,三來她很喜歡提供一些錯誤的指示。四來她不會主動認錯。五她很喜歡打斷我正在進行中的事情,要別人第一時間回覆她的需求。
Thumbnail
過去我堅持要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卻使自己筋疲力盡。慢慢地,我開始放下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請人協助,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休息。事情仍然能順利完成,我感到輕鬆自在。放下執念,是鬆綁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每個人在特定行業、領域上從事進行各項工事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