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談教養]禮輕情意重

#教師節

教師節到了,我們從小強調尊師重道,而且在我們的文化中會提到「禮多人不怪」,所以在教師節要送點什麼,送什麼好,便成為一種課題。
感覺要送,表示感謝,畢竟老師花了不少時間心力。但感覺送太貴,會怕顯得張揚,而送太便宜,似乎又沒誠意。
到底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感謝呢?

#所謂感謝

人家說「禮輕情意重」,或許我們可以把感謝的定義,拆分成為「禮物」+「情意」。
感謝=禮物+情意
所以禮物不足的,用情義來補,小小禮物也能有大大誠意。
然而分開來看,禮物的價值雖然有客觀的價格,但是在每個人的眼中,因為價值觀跟財力的差別,其實感受是不等的。我們很難左右他人的感受或者立場,所以這個部份其實無法控制。
我們可以決定的是自己的情意大小,知道自己感謝的程度,以及為了什麼感謝。

#機會教育

其實教師節選擇怎麼表示(感謝)因人而異,也因家庭而異。我們這一行也會收到一些家長的感謝小禮物,有小卡片、小糖果、水果等等。當然價值不一,也不是每個家長都會如此。有人遵從禮多人不怪的家訓,有人誠意的感謝,沒有人有資格做批判或比較。
就跟上面的公式一樣,你的感謝要由什麼組成,想要付出多少的感謝,這是由自己所決定。身為家長,雖說言教不如身教,但在生活中若要上那麼一課,我們該好好談談的其實是 「情意」有多少,是因為什麼而感謝。並非是因為什麼教條或者習俗,而是認真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同樣身為老師,也不免會分出認真的老師跟只是想當份工作度日的老師。從小能夠好好分辨以及獨立思考,才能有後面的衷心感謝,也才符合我們的初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
▉非典型臨床心理師,現為沛智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中山企管畢業後前往澳洲、日本渡假打工,回台工作後發現自己想要做「適合自己的工作」而轉職臨床心理師。現在專長是早期療育與親職教育,讓我一起陪你和孩子一起面對人生的煩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