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格類型與MBTI的差異
榮格的人格類型與美國心理學家凱薩琳·布里格斯及其女兒伊莎貝爾·邁爾斯所創造上的MBTI有很大的不同(以上簡稱麥氏),榮格是精神分析的心理醫生,對於潛意識是很深的理解的,但麥氏則以行為表現來推斷類別,進而推展成商業管理做為將人做出職業配對使用,與榮格發展的意義則有極大差異。
MBTI有個很明顯被心理學界詬病的問題,測量結果不可靠,而且同一個人不同時候測量的結果也不同,因為他們忽略了每個人在行為決策時,心理牽扯的很多複雜機制,過度簡單武斷的判斷是MBTI很大的問題。
雖然網路上很多資料都說MBTI是源自於榮格的心理類型的基礎,但麥氏對於榮格的意識的理解缺乏理解,他們所做的是將八個功能做出排列,成為16型人格,榮格則沒有做出那麼細的解說,而是把八個功能放在主導功能所展現出的差異,優點與盲點都有深入的解釋,而非像16型人格所呈現的如此雞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性格測試結果就像是一碗心靈雞湯 ,並告訴你:「不論你是怎樣的人,不論你的行為如何不被人理解,你都是一個正常的人。」,但發展到後期,它卻逐漸變了調。二戰時期,戰略情報局拿這套系統評判特工,到後來通用電氣、標準石油公司、紐約人壽保險公司也拿MBTI篩選員工,讓這項測試沾染上越來越多評判他人的意味。引自为什么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性格测试?-虎嗅网 (huxiu.com)
MBTI初衷是好的,但對於真正能夠幫助自己的程度依舊有限,過度相信,甚至成為一種定型人的工具,反而是非常有害。
榮格也警告他的讀者:
「雖然有些人的類型確實可以一眼就辨認出來,但絕不會總是如此簡單。通常只要仔細觀察,並衡量證據,就可以得到確定的分類。可是,不論對反的傾向和功能的基本原則可能有多麼簡單明瞭,在實際的現實中,卻是複雜且難以分辨的,因為每個人都是規則的例外」。
二、榮格的研究起初
榮格作為心理醫生,他在眾多個案裡慢慢觀察到人性的端倪,他探索人格類型的最初動機是因為,他想要明白佛洛伊德與阿德勒在精神官能症的看法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兩人的論點都非常精彩也有邏輯,但卻只有一個面向,並堅持己見,榮格認為他們只看見了人性的其中一面,雖然是同一個世界,但卻捕捉到不同的資訊,是否是因為個人特質讓他們看世界的角度而有所不同?
榮格開始了文學、神話、藝術、哲學和精神疾病的歷史回顧,歸納出兩種人傾向:內傾向與外傾向;四種功能:思考型、情感情、感官型和直覺型,也開始了內向心理學和MBTI,儘管研究方式及推廣方式都不同,但榮格開創了人們對於人性新的檢視角度。
榮格認為人格類型並不是把人作為分類及標籤化,成為一種片面的瞭解,而是理解自己的工具,尤其當我們陷入精神風暴或是低谷,它就像一種明燈告訴你,你的優勢與盲點,而我們如何學會尊重自己的特質,以及學會欣賞他人的特質。
類型無法解釋個別的心靈。然而,了解心理類型可以讓我們對普遍人性心理有更佳的認識。卡爾榮格。
如果你對於內向、外向與16型人格有更多興趣,這本書由榮格分析師的達瑞爾夏普所寫的榮格人格類型會是你的最佳入門寶藏,相較於MBTI來說,我們可以藉由達瑞爾整理出最還原榮格觀察到的世界,對人性更深層的理解。
下篇介紹〈基本模型〉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
我的精神分析專題,也歡迎來
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找到完整的自我。昆陽 Peace 20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