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當想要有新挑戰時,要脫離舒適圈

為什麼說當想要有新挑戰時,要脫離舒適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姊姊畢業前要去實習,我在網路上滑到一份關於兩廳院的實習計畫,問她有沒有興趣。

「我們可以去同一個地方實習阿」

「不要。」 我不只內心拒絕,也大聲的說出來了。

為甚麼不要?就像出外靠朋友,姊妹在同一間工作不僅可以互相照應,還能利用與身俱來的默契,提升工作的契合度。

但是,

實習的目的是什麼?從過程中累積實戰經驗,認識新朋友建立人脈關係。實戰經驗可以是硬實力技能型態的,像是學會新的軟體分析能力,也可能是人與人之間團體合作、溝通技巧等。若有一個熟悉的人在身旁,很容易有「我有靠山」的想法,在遇到問題時,自己會不自覺的去詢問對方。如此一來,便降低了凡是自立自強的機會。另外人際方面,你缺少向他人請教、互動,他人也會因為「你已經有伴了,便不好打擾」而放棄接近你。前者,獨立闖蕩精神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說到獨立闖蕩,我曾有一次被迫長大的經驗。

當時跟表姊兩人去東京自由行,其實也怪我沒跟她一同預先準備功課。下飛機的當晚,我滿心的期待的看著表姊「明天去哪裡呀?有什麼行程?」表姊卻回答我她要去沖繩,讓我自己想辦法。是的,我被放生了。對於一個未滿20,出國總是跟團的我來說,這訊息簡直晴天霹靂。好了,那麼接下來我該怎麼安排行程呢?隔天,在手機沒電亦沒行充的情況下,我拿著從服務站得的紙本地圖,沿著地鐵沿線體會穿和服、拜神社。在東京的一個禮拜,我體會「自由」行,無須也無法跟他人協調先去哪、做什麼cp值最高。一個人泡湯,一個人在大樓頂端俯瞰東京車站夜景,一個人夜闖歌舞伎廳(我以為那是民族藝術嘛)。

一個人很棒,能體會到當有人在身邊,我一定不會做的事情。

我用破破的日文點餐;在零下三度的街道上看雪化成雨絲;悠閒散步到公園後發現藏在裡面的小動物園。一個人,多了自己的空間,多了些勇敢跟無所謂。不再去計較淺草神社還沒有拜,要去新宿買吹風機更便宜。

當時滿滿的負能量,也發誓再也不要跟表姊一起「自由行」,但事後想起卻是滿滿感謝。

avatar-img
Ruby Cheng的沙龍
60會員
38內容數
台大心理系學生,在腦神經文獻、fMRI影像中心流轉後,覺得離「人」越來越疏遠。從新定位自己喜歡心理的原因後,以更貼近人性的UX為自學目標,此專題整理我在YouTube、edX、coursera上的課程,以及過去大學課堂上的內容,希望透過輸出,更進一步參透這個結合設計、心理學、美學、統計學(?) 的神祕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uby C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這個問題,她考慮了很久,最後選擇跟一個看似發展前(錢)景較多的教授。 「好像每次最後我都會屈服在現實層面,太多因素去影響,而讓我不能乾脆的選擇想做(夢想)的事」她略帶失望的說。 這樣不好嗎? 在媒體中常看到的例子是那些不段追求夢想的人,最終成功的達到目標。可能一開始很苦,但是堅持
110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分享 有鑑於我在考試的時候,沒有找到太多分享台大碩班筆試的資訊,我發誓如果成功達到我的目標,我也要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方法以及可用的資源,希望對要準備超困難申論題的你們有所幫助。 人社組也有這一篇↓↓↓ 【109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心得】https://reurl.cc/R6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這個問題,她考慮了很久,最後選擇跟一個看似發展前(錢)景較多的教授。 「好像每次最後我都會屈服在現實層面,太多因素去影響,而讓我不能乾脆的選擇想做(夢想)的事」她略帶失望的說。 這樣不好嗎? 在媒體中常看到的例子是那些不段追求夢想的人,最終成功的達到目標。可能一開始很苦,但是堅持
110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分享 有鑑於我在考試的時候,沒有找到太多分享台大碩班筆試的資訊,我發誓如果成功達到我的目標,我也要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方法以及可用的資源,希望對要準備超困難申論題的你們有所幫助。 人社組也有這一篇↓↓↓ 【109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心得】https://reurl.cc/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