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鳳梨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大學時期,學校周遭不能說是一片荒地,但是可以說是偏遠鄉村。這樣的地方,缺乏都市的娛樂,也跟都市有著截然不同的鄰里關係。當時的我,因為不喜歡配合別人的生活作息,選擇在外租屋。房舍就直接在鄰近的村子裡。我每天出門回家,要遇見的是住在對面的鄰居、柑仔店的老闆娘、便當店的一家人、路邊擺攤的農夫、便利商店的店員。我的生活圈,如果沒有汽機車一類的交通工具,大致如此。

學生們對於這樣的求學環境,褒貶不一。有人放假直接回到大城市,反正有直達車。有人則選擇去打工,有不同交友圈。有人,或許像我,慢慢認識生活周遭的人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圈所做出的選擇不同,各有所好。我因為受到鄰里許多親切的照顧,認為假日在村子裡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這直接影響了我後來的處世態度:我不害怕認識人。我一次又一次,打招呼、笑著說話、聽別人說話,去認識其他人。我後來的社區經驗裡頭,有一些奇妙的經歷。例如我住在青潭一帶時,每天去爬後面的小山丘。每天都跟人彼此問好。有一天,一位大姊開始跟我聊天,再有一天,他推薦我去認識里長。直接把我帶去裡長面前那種認識。我後來發現,我不害怕進入社區,很大一部分是我很知道怎麼去認識別人、或者是,快速給出資訊,讓他們認識我。

我當時每次看到社團文宣上,說因為大學學校地處偏僻,造成學生對地方事務冷漠,都有種怪怪的感覺。直到無意中去爬了BBS舊站,找到很久以前的文章,發現有個東西叫鳳梨節以後,才清楚怪的點在哪裡。實際上,近年來看到學生對地方事務的冷漠,不只是因為地處偏僻留不住人這樣的理由,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交通比以前方便。

從BBS舊站留下來的文章,大致可以知道鳳梨節是學校和地方居民合辦的活動。早期學生熱烈參與,因為他們並不像近年來的學生一樣,幾乎每個人都有機車。或是縣公車的班次沒這麼多(其實縣公車站班次跟路線都有變更過),那時候似乎也沒有可以一直加速的快速道路。休假無處可去(回老家太貴,想就近玩樂也無法),所以跟豐收村還有陳厝寮的居民相處比現在熱絡很多。尤其是鳳梨節,幾乎是學生與居民共同投入的歡樂節日。比較明顯可以找出蛛絲馬跡的,是居民的談話中透漏:早期的大吃比較好做,現在難了,現在學生有機車以後要吃都去市區(民雄或嘉義市),要玩也去市區,沒有人要留在學校了。所以大吃逐漸沒落,鳳梨節也無法再現。

這些也對應我的鄰里經驗:在我剛到時,沒有機車,暑假公車也不方便。所以我認識的第一個嘉義人,其實是舜泰柑仔店的老闆娘。跟老闆娘一家就在兩個月內建立了某種程度的連結,那家柑仔店就開在我租屋處隔壁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作為一位對人文學深感興趣的學生,我深知討論對概念釐清的重要。身為一個推動審議式民主的成員,也作為一位對教育深感興趣的助教。我嘗試將各種議題用淺顯的語言寫成一篇篇故事,我很希望大家不只是看文章,也透過討論來理解公民社會的運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朋友群,近幾年正好有人結婚也有人離婚。 要結婚的如果是男性,我就跟著朋友一起獻上祝福。但是要結婚的是女性、是很熟的朋友,我會約出來吃飯逛街聊天,問他:「你為什麼願意跟這個人結婚?你可以接受你以後的生活失去一部分的自由嗎?你想像的婚後生活跟那個人一樣嗎?」 J結婚前,我們在高雄亂晃。我在深夜抵
每當我們講到食農議題,大多從食安入手。這的確有其脈絡,台灣在發展工業的時代,由於不重視環保,因而造成許多以前未曾想過的病症。從而人們提出吃健康的訴求,由食安開始關注環境議題。進而提倡重新建立人與環境的連結。人因為鑲嵌在環境中,所食衣住行皆與環境息息相關,也因此形塑了文化。文化就是日常生活的集合。
新年整理自己
請認明分析哲學,因為中國哲學跟印度哲學跟中世紀哲學的思辨方式不是這樣。
我走在我過往的上下班路上,我很喜歡這裡的夕陽──倒映在田水裡時,總是與天空中交織出一片繽紛綺麗。有著最淡的粉紅色,蘊染著亮黃色,於是濃膠厚彩的橘色便出現了。總是在發光的灰白色,硬生生被寶藍色、淺藍色至深藍色擋著,其下又有各種翠綠與慘綠,山稜穩厚地用它的身軀把天空與水面劃成兩個世界。而傍晚時帶著灰褐與
我記得我在嘉義第一次吃到南部粽的感受。
我的朋友群,近幾年正好有人結婚也有人離婚。 要結婚的如果是男性,我就跟著朋友一起獻上祝福。但是要結婚的是女性、是很熟的朋友,我會約出來吃飯逛街聊天,問他:「你為什麼願意跟這個人結婚?你可以接受你以後的生活失去一部分的自由嗎?你想像的婚後生活跟那個人一樣嗎?」 J結婚前,我們在高雄亂晃。我在深夜抵
每當我們講到食農議題,大多從食安入手。這的確有其脈絡,台灣在發展工業的時代,由於不重視環保,因而造成許多以前未曾想過的病症。從而人們提出吃健康的訴求,由食安開始關注環境議題。進而提倡重新建立人與環境的連結。人因為鑲嵌在環境中,所食衣住行皆與環境息息相關,也因此形塑了文化。文化就是日常生活的集合。
新年整理自己
請認明分析哲學,因為中國哲學跟印度哲學跟中世紀哲學的思辨方式不是這樣。
我走在我過往的上下班路上,我很喜歡這裡的夕陽──倒映在田水裡時,總是與天空中交織出一片繽紛綺麗。有著最淡的粉紅色,蘊染著亮黃色,於是濃膠厚彩的橘色便出現了。總是在發光的灰白色,硬生生被寶藍色、淺藍色至深藍色擋著,其下又有各種翠綠與慘綠,山稜穩厚地用它的身軀把天空與水面劃成兩個世界。而傍晚時帶著灰褐與
我記得我在嘉義第一次吃到南部粽的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作於2022/12/13,上班路上。 關於我在小漁村成長的童年,一些莫名其妙佔據記憶的事情。
Thumbnail
和歌山縣南部町的三週生活,沒有任何預想,無比精彩。 梅園的工作之餘還經歷了些什麼事呢?
Thumbnail
但他們同時透過各種紀錄,以技術之暴力試圖延長「真實」的存有,何其矛盾地,當社會以為記憶即將因速度而凋萎的時刻,一切仍在生長、仍在盛開。 ...... 我感覺自己總在散步,漫不經心地走過一片又一片的田,只為尋找一朵出其不意的野花,得以採摘些值得凝神的片刻。
Thumbnail
在那個大約二十幾年前的夏天,剛從國中畢業的我帶著一股青澀的興奮與期待,踏入了某專科學校的大門。作為一名專一新生,校園的每個角落對我來說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很快,我和幾個新認識的朋友決定加入電影欣賞社——一個名副其實的耍廢社團。這個社團的日常活動不外乎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點零食、看幾部電影,無所事事地消磨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和小女孩做朋友:我的夏令營故事。 50年的距離,如何跟小女孩做朋友?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作於2022/12/13,上班路上。 關於我在小漁村成長的童年,一些莫名其妙佔據記憶的事情。
Thumbnail
和歌山縣南部町的三週生活,沒有任何預想,無比精彩。 梅園的工作之餘還經歷了些什麼事呢?
Thumbnail
但他們同時透過各種紀錄,以技術之暴力試圖延長「真實」的存有,何其矛盾地,當社會以為記憶即將因速度而凋萎的時刻,一切仍在生長、仍在盛開。 ...... 我感覺自己總在散步,漫不經心地走過一片又一片的田,只為尋找一朵出其不意的野花,得以採摘些值得凝神的片刻。
Thumbnail
在那個大約二十幾年前的夏天,剛從國中畢業的我帶著一股青澀的興奮與期待,踏入了某專科學校的大門。作為一名專一新生,校園的每個角落對我來說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很快,我和幾個新認識的朋友決定加入電影欣賞社——一個名副其實的耍廢社團。這個社團的日常活動不外乎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點零食、看幾部電影,無所事事地消磨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和小女孩做朋友:我的夏令營故事。 50年的距離,如何跟小女孩做朋友?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