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宸中醫講時節|秋季潤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何秋季要進補?
  黃帝內經有言:「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五臟中的肺,對應自然界的秋季。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而秋季的外邪屬性是「燥」,燥邪的特性是大多從肌膚、口鼻入侵身體。
  所以秋季的常見病症常常都從肺,也就是上呼吸道、耳鼻喉等部位開始發作。  
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顯出秋天食補的重要性。
至於該如何進補才正確呢?
首先要了解秋燥的特色是:乾燥與虛熱。
-秋燥的特性:「乾燥」
  因鼻腔黏膜乾燥導致的過敏;因眼睛黏膜過乾產生的乾眼症;口乾舌燥導致的乾咳……等等,因為「乾燥」而導致的症狀,在秋天都會變得特別明顯,因此建議在病症發生之前,可以先做好保養以免病症反覆發作。

-面對「乾燥」,應對方法為「滋潤」
  食物或藥物本身若帶有一些清爽的油脂,或是黏液的成分時,就可以達到緩解乾燥的效果,例如:「杏仁、白果、百合、山藥、秋葵……等等」,而其中許多的食材的顏色剛好都是「白色」,因此古代的中醫醫家便說秋天的主色是白色,但是這畢竟是附會,不可盡信,大原則還是以「滋潤」的前提去尋找適合的食物或藥材才是正解。
-秋燥的特性:「虛熱」
  「虛熱」乍聽之下較為抽象,以下敘述的任何一點都是「虛熱」的症狀:
  (1)以手觸摸身體,最初身體不會有滾燙的感覺,但隨著時間進行,漸漸會感受到身體內部除了慢慢的熱起來,最後甚至覺得這個熱會燙燙的,而且感到不適。
  (2)入睡時,感覺身體內有莫名的一股熱氣,疲勞的身體可能會因為這股熱氣而無法入睡,甚至還有輕微的出汗。
  (3)鼻腔黏膜乾燥:呼出來的氣異常灼熱,熱氣足以讓人中感受到不適。
  (4)眼睛黏膜乾澀:閉眼時眼皮有灼熱感、
  (5)口乾舌燥且帶有苦味,甚至出現口臭的現象。

-面對「虛熱」,應對方法為「清熱」
  燒得紅通的鍋子要冷卻時,最合適的方法並非丟進冰水裡,而是靜置待其自然降溫,同樣的道理,若想要「清熱」時,會建議避開寒涼的食物及藥材。
  若此時想要進行食補或是藥補時,一般會選擇菊花、生地黃、麥門冬、天花粉、淡竹葉……等等。
緻宸中醫診所特製「護眼潤肺飲」
是預防及治療「秋燥」的最佳解,
讓古老的智慧在生活中信手拈來,
在秋天時達到滋潤及清熱的效果!
  依照現代人的體質,緻宸中醫改良了菊花枸杞茶,命名為「護眼潤肺飲」。
  飲品內容除了一般菊花枸杞茶會有的菊花、枸杞、紅棗之外,還加入了洋甘菊、決明子、麥門冬、羅漢果、陳皮、山藥……等等中藥材,其中菊花、枸杞、決明子、紅棗、洋甘菊是經典組合,可以清除秋天特有的「燥邪之氣」,除了能疏散風熱、明目護眼之外,洋甘菊更有舒緩心神、幫助睡眠的效果;麥門冬、羅漢果可以滋陰化燥、潤肺開嗓、保養上呼吸道。
  菊花、洋甘菊屬性偏涼,且枸杞、決明子吃多了可能會有滑腸腹瀉的現象,因此特別加入了陳皮、山藥以減緩副作用,完全不用擔心飲用後會有腸胃不適的症狀,絕對能安心飲用!
  味道的部分,除了加入些許的天然甜菊葉粉提味之外,完全無加入任何甜味劑,皆以中藥材本身烹煮後的原味呈現,口感清爽、芳香、甘甜,不須擔心有「良藥苦口」的問題。
  緻宸中醫診所特製的護眼潤肺飲,以專業的高壓烹煮爐熬製、提煉,並以無菌的鋁箔包裝成適合攜帶的大小,因此不管居家或出遊都能輕鬆飲用。
  但是如果已經發燒超過37.5度、正在咳嗽或帶有黃色甚至綠色痰的症狀時,就是已經進入感染的狀況,這時不建議繼續飲用作為保養,而是需要進行治療,飲用之前也建議先諮詢過醫師較為妥當。
文章內容希望能分享常見的疾病醫理,
有任何問題也都歡迎留言詢問!
緻宸中醫誠摯關心與您有關的「秋季潤肺」!

文章撰寫:緻宸中醫診所-高羿宸醫師
編輯統整:緻宸中醫診所

緻宸中醫診所 (04)2560-6565
台中市大雅區雅環路一段340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腦中風若不即時接受有效的醫治,可能造成永久失能甚至死亡。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民國109年「腦血管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中排名第4位,而在腦血管疾病中,「腦中風」最為人所知。
  「更年期」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時期,不管男女都有更年期,有些人渾然不覺,但有更多的人卻感到明顯不適。
  白帶是什麼?有哪些狀況應該就醫呢?「白帶」是由陰道口、陰道、子宮頸管……等女性生殖器官各部位,所分泌的黏液及滲出物混合而成的白色黏稠物質。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疾病。氣喘可分為外因性、內因性兩大類:外因性氣喘及內因性氣喘。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的一整片筋膜組織,分別附著在足跟,和五個腳蹠骨的根部。
  在門診中,有很多家長都會問:「我們家的小朋友活動力沒什麼問題,甚至還非常旺盛,但為什麼都吃不多呢?」在中醫裡「小兒厭食」或是「不思食」、「不嗜食」都算是常見的兒科疾病。
  腦中風若不即時接受有效的醫治,可能造成永久失能甚至死亡。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民國109年「腦血管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中排名第4位,而在腦血管疾病中,「腦中風」最為人所知。
  「更年期」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時期,不管男女都有更年期,有些人渾然不覺,但有更多的人卻感到明顯不適。
  白帶是什麼?有哪些狀況應該就醫呢?「白帶」是由陰道口、陰道、子宮頸管……等女性生殖器官各部位,所分泌的黏液及滲出物混合而成的白色黏稠物質。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疾病。氣喘可分為外因性、內因性兩大類:外因性氣喘及內因性氣喘。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的一整片筋膜組織,分別附著在足跟,和五個腳蹠骨的根部。
  在門診中,有很多家長都會問:「我們家的小朋友活動力沒什麼問題,甚至還非常旺盛,但為什麼都吃不多呢?」在中醫裡「小兒厭食」或是「不思食」、「不嗜食」都算是常見的兒科疾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序入秋,白天還是常有炙熱高溫,夜晚微涼的時間慢慢增加,早晚溫差變得更加明顯,空氣中的溼悶感降低了,出現了乾燥訊號,開始有了秋天的味道。 空間中的溼度開始下降,我們的肌膚感到乾癢不適,喉嚨會發癢乾咳,鼻腔、嘴唇及口內也會因為水分不足而感覺乾燥,容易口乾舌燥。乾燥的狀況也連帶影響到消化道,讓排便乾結
Thumbnail
接近冬至,大家關心的都是如何補冬,但有許多丹粉反應最近老是有口乾舌燥,舌尖泛紅但舌苔白膩,痰多黏稠的狀態。 ❇這有可能是因為今年的夏季炎熱之氣過盛,冷氣吹多了,暑濕熱留存體內,到了秋季天氣仍然悶熱,肺氣該降卻沒辦法順利收斂,兩季之熱傷了身體津液,顯現出乾燥的體感,所以即使入冬,卻還有著燥熱上火之感
Thumbnail
入秋養生攻略 在香港潮濕天氣,秋燥都好明顯,呼吸道過敏&皮膚過敏嘅朋友仔 一唔覺意就會咳嗽、感冒&過敏 中醫師表示「從處暑開始到秋天結束,都好適合進補養生,所以大加可以趁秋天時節吃!吃!!吃!!進補養生,為冬天做好準備」 建議現在立即收藏本post秋天養生指南⬇️ #雪梨:性涼味甘澀。具有清
Thumbnail
金秋時節,涼風吹拂而來,空氣中開始帶著微微乾燥的氣息,讓人心生舒適的同時,肌膚和身心也悄悄發出需求信號:保濕、溫暖、穩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利用精油芳療,輕鬆打造適合秋季的自我照護儀式,迎接這個滿載溫暖的季節吧! 🍁 為什麼秋天需要特別保養? 🍁 秋天是由暑熱轉向寒涼的過渡期,人體
Thumbnail
秋天在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自然界的陽氣由外散轉向內收,也是人體氣血向內收藏的季節,秋天五行屬金,對應的臟腑為肺。秋天是夏冬過渡的時節,天氣由熱轉涼,氣候上有燥、濕、寒等特性。 秋季養生的方法主要是養肺。肺主氣、司呼吸,大致可從飲食、運動、穴道、作息養生著手,從而輕鬆告別秋季種種症狀!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霜降,氣候正值秋冬交替之時,也是萬物儲備冬天糧食的季節,濕氣重體質虛的人正是好好滋補的時侯,中醫建議此時可以開始每天ㄧ杯「枸杞薑茶」,驅寒保暖排除濕邪;體質燥熱者用嫩薑,體質虛者適合用老薑,最好再配合腰背及伸展俯仰相關運動有助增補腎氣。 「秋收、冬藏」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有想打的架冒的險衝動的
Thumbnail
白露是秋季的標誌,隨著天氣變涼,適宜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成為調理身心的關鍵。此時,選擇「白色食物」如白木耳、山藥、蓮藕等可潤肺補養,搭配飲水和運動,能夠有效對抗秋燥。保持規律作息與心情放鬆,讓我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中,享受健康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清明時節,春風拂面,萬物生機盎然。在這個美好的節氣裡,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過一個健康愉悅的清明。 在中醫的理論中,清明時節宜溫食,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以幫助身體調整和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山藥、薺菜、菠菜等食物被認為具有「柔肝養肺」的功效,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春季容易出現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序入秋,白天還是常有炙熱高溫,夜晚微涼的時間慢慢增加,早晚溫差變得更加明顯,空氣中的溼悶感降低了,出現了乾燥訊號,開始有了秋天的味道。 空間中的溼度開始下降,我們的肌膚感到乾癢不適,喉嚨會發癢乾咳,鼻腔、嘴唇及口內也會因為水分不足而感覺乾燥,容易口乾舌燥。乾燥的狀況也連帶影響到消化道,讓排便乾結
Thumbnail
接近冬至,大家關心的都是如何補冬,但有許多丹粉反應最近老是有口乾舌燥,舌尖泛紅但舌苔白膩,痰多黏稠的狀態。 ❇這有可能是因為今年的夏季炎熱之氣過盛,冷氣吹多了,暑濕熱留存體內,到了秋季天氣仍然悶熱,肺氣該降卻沒辦法順利收斂,兩季之熱傷了身體津液,顯現出乾燥的體感,所以即使入冬,卻還有著燥熱上火之感
Thumbnail
入秋養生攻略 在香港潮濕天氣,秋燥都好明顯,呼吸道過敏&皮膚過敏嘅朋友仔 一唔覺意就會咳嗽、感冒&過敏 中醫師表示「從處暑開始到秋天結束,都好適合進補養生,所以大加可以趁秋天時節吃!吃!!吃!!進補養生,為冬天做好準備」 建議現在立即收藏本post秋天養生指南⬇️ #雪梨:性涼味甘澀。具有清
Thumbnail
金秋時節,涼風吹拂而來,空氣中開始帶著微微乾燥的氣息,讓人心生舒適的同時,肌膚和身心也悄悄發出需求信號:保濕、溫暖、穩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利用精油芳療,輕鬆打造適合秋季的自我照護儀式,迎接這個滿載溫暖的季節吧! 🍁 為什麼秋天需要特別保養? 🍁 秋天是由暑熱轉向寒涼的過渡期,人體
Thumbnail
秋天在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自然界的陽氣由外散轉向內收,也是人體氣血向內收藏的季節,秋天五行屬金,對應的臟腑為肺。秋天是夏冬過渡的時節,天氣由熱轉涼,氣候上有燥、濕、寒等特性。 秋季養生的方法主要是養肺。肺主氣、司呼吸,大致可從飲食、運動、穴道、作息養生著手,從而輕鬆告別秋季種種症狀!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霜降,氣候正值秋冬交替之時,也是萬物儲備冬天糧食的季節,濕氣重體質虛的人正是好好滋補的時侯,中醫建議此時可以開始每天ㄧ杯「枸杞薑茶」,驅寒保暖排除濕邪;體質燥熱者用嫩薑,體質虛者適合用老薑,最好再配合腰背及伸展俯仰相關運動有助增補腎氣。 「秋收、冬藏」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有想打的架冒的險衝動的
Thumbnail
白露是秋季的標誌,隨著天氣變涼,適宜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成為調理身心的關鍵。此時,選擇「白色食物」如白木耳、山藥、蓮藕等可潤肺補養,搭配飲水和運動,能夠有效對抗秋燥。保持規律作息與心情放鬆,讓我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中,享受健康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清明時節,春風拂面,萬物生機盎然。在這個美好的節氣裡,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過一個健康愉悅的清明。 在中醫的理論中,清明時節宜溫食,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以幫助身體調整和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山藥、薺菜、菠菜等食物被認為具有「柔肝養肺」的功效,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春季容易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