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秋季的養生預防醫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黃帝內經》秋季節氣養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萬物生長的現象,也是人體陽氣生發斂藏的規律,夏暑若不能發汗散熱,或者貪涼受寒,到秋天,陽氣內收,就容易發生風瘧病。

        所以,秋季開始,身心宜放鬆、平和、早睡早起,符合秋「收」的特性,就是養生之道。

        在初秋氣候較濕時,也要注意脾胃功能,不要傷於濕邪,簡單以不吃過飽、選擇平性食材(避開性味太過寒涼或燥熱的飲食),吃些四神湯、小米粥來顧護脾胃。才不會導致咳嗽氣逆、筋脈痿弱的現象。

        同時,肺主皮毛,應注意日漸變涼的氣候,早晚留意不受涼。

《黃帝內經》秋季的養生預防醫學

《黃帝內經》秋季的養生預防醫學


avatar-img
27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八月初,學生們都還在放暑假,節氣方面卻已經走到「立秋」了,從中醫方面來看,則屬於「長夏」,長夏主要為小暑、大暑,到立秋、處暑這幾個節氣期間,天氣依然炎熱、濕氣重;相應在人體為 “脾胃”。          許多人對於中醫很強調的脾胃功能、濕氣問題,很陌生,今年長夏雨量豐沛,容易...
酸菜白肉鍋(古法&創新)  秋日,五行相應肺金,肺金克肝木,所以,在味道的選擇方面,入肝的酸味,便成了秋日怡人的風味 ...... 酸菜白肉鍋,是深秋好味,近幾年來流行的益生菌酸白菜(白菜發酵而來)...... 等清血與整腸的食材 ......
    中醫本草裡,有許多“消食藥”,運用在日常飲食、食療方面,益處很多。     其中有一類都是發酵過的,例如:神麴(保和丸)、紅麴(心血管)、鹽麴&味噌、酸白菜(自然發酵,豐富乳酸菌)......等。     古法醃酸白菜,在過程中產生發酵,加入一點白米湯產生乳酸菌,中醫稱為...
 秋季飲食味道(二) 〝秋天,吃 酸 養 肺 護 肝 〞         秋季,肺氣旺,氣候乾燥,並且相應自然〝生長收藏〞規律中的〝收〞,五行方面,肺(金)能克肝(木)。中醫看五味〝酸〞味能〝收斂生津〞,〝辛〞味卻〝發散傷陰〞。所以,秋季乾燥的天氣,宜〝增酸減辛〞,〝酸〞味斂肺養肝,避免〝辛 ...
秋季飲食味道的養生原則(一)〝秋天,吃 苦 養 肺 〞         八月份,時常因颱風影響,帶來豐沛雨量,氣候上也仍屬於「長夏」,濕熱天氣依舊。但是,秋季的主氣「燥」,在過處暑(8/23)、白露(9/7)後,將慢慢明顯起來。         秋季,相應臟腑是〝肺〞臟 ...
        八月初,學生們都還在放暑假,節氣方面卻已經走到「立秋」了,從中醫方面來看,則屬於「長夏」,長夏主要為小暑、大暑,到立秋、處暑這幾個節氣期間,天氣依然炎熱、濕氣重;相應在人體為 “脾胃”。          許多人對於中醫很強調的脾胃功能、濕氣問題,很陌生,今年長夏雨量豐沛,容易...
酸菜白肉鍋(古法&創新)  秋日,五行相應肺金,肺金克肝木,所以,在味道的選擇方面,入肝的酸味,便成了秋日怡人的風味 ...... 酸菜白肉鍋,是深秋好味,近幾年來流行的益生菌酸白菜(白菜發酵而來)...... 等清血與整腸的食材 ......
    中醫本草裡,有許多“消食藥”,運用在日常飲食、食療方面,益處很多。     其中有一類都是發酵過的,例如:神麴(保和丸)、紅麴(心血管)、鹽麴&味噌、酸白菜(自然發酵,豐富乳酸菌)......等。     古法醃酸白菜,在過程中產生發酵,加入一點白米湯產生乳酸菌,中醫稱為...
 秋季飲食味道(二) 〝秋天,吃 酸 養 肺 護 肝 〞         秋季,肺氣旺,氣候乾燥,並且相應自然〝生長收藏〞規律中的〝收〞,五行方面,肺(金)能克肝(木)。中醫看五味〝酸〞味能〝收斂生津〞,〝辛〞味卻〝發散傷陰〞。所以,秋季乾燥的天氣,宜〝增酸減辛〞,〝酸〞味斂肺養肝,避免〝辛 ...
秋季飲食味道的養生原則(一)〝秋天,吃 苦 養 肺 〞         八月份,時常因颱風影響,帶來豐沛雨量,氣候上也仍屬於「長夏」,濕熱天氣依舊。但是,秋季的主氣「燥」,在過處暑(8/23)、白露(9/7)後,將慢慢明顯起來。         秋季,相應臟腑是〝肺〞臟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深冬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人體調養至關重要。根據《黃帝內經》,採取治未病的原則,強調飲食、作息與情緒調養。適時採用溫熱食物,注意加強陽氣,並根據個人的體質調整養生方法,以增強免疫力,保護腎臟。這段時期是為來年健康播下種子的黃金時間,讓我們一起溫暖度過寒冬,迎接春日的到來。
Thumbnail
《降與收◆滋陰潤肺◆祛溼養脾》 最近秋氣已出,暑氣降了些,乍暖還寒(初春)和忽冷還熱(入秋)的時節最難保養,這幾天已經可以開始使用秋收能量元素保養了。(夏長能量元素仍然可以繼續用到立秋後十天) ❇【秋收能量元素】為針對秋季的特性設計的配方,其調理重點在於: 🔶滋養夏季的能量消
Thumbnail
入秋養生攻略 在香港潮濕天氣,秋燥都好明顯,呼吸道過敏&皮膚過敏嘅朋友仔 一唔覺意就會咳嗽、感冒&過敏 中醫師表示「從處暑開始到秋天結束,都好適合進補養生,所以大加可以趁秋天時節吃!吃!!吃!!進補養生,為冬天做好準備」 建議現在立即收藏本post秋天養生指南⬇️ #雪梨:性涼味甘澀。具有清
Thumbnail
秋天在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自然界的陽氣由外散轉向內收,也是人體氣血向內收藏的季節,秋天五行屬金,對應的臟腑為肺。秋天是夏冬過渡的時節,天氣由熱轉涼,氣候上有燥、濕、寒等特性。 秋季養生的方法主要是養肺。肺主氣、司呼吸,大致可從飲食、運動、穴道、作息養生著手,從而輕鬆告別秋季種種症狀!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秋分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會在今年的9/22到來。俗語說「秋分瞑日對分」,指的是秋分和白天與晚上等長。在這天過後,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晝短夜長,天氣也漸涼。 隨著節氣漸漸入冬,氣溫下降,不難想見秋分在日常保養最重要的養生之道就是「薄衣禦寒」。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因日夜溫差大
Thumbnail
秋分是秋季的轉折點,白天與黑夜相等,而涼意與乾燥的氣候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身心健康。這篇文章討論了秋分的重要性,提供了適合這個時期的飲食建議,如梨子、蓮子、山藥等,並強調調整作息的重要性。透過適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我們能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與迎接冬天的到來。
Thumbnail
白露是秋季的標誌,隨著天氣變涼,適宜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成為調理身心的關鍵。此時,選擇「白色食物」如白木耳、山藥、蓮藕等可潤肺補養,搭配飲水和運動,能夠有效對抗秋燥。保持規律作息與心情放鬆,讓我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中,享受健康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深冬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人體調養至關重要。根據《黃帝內經》,採取治未病的原則,強調飲食、作息與情緒調養。適時採用溫熱食物,注意加強陽氣,並根據個人的體質調整養生方法,以增強免疫力,保護腎臟。這段時期是為來年健康播下種子的黃金時間,讓我們一起溫暖度過寒冬,迎接春日的到來。
Thumbnail
《降與收◆滋陰潤肺◆祛溼養脾》 最近秋氣已出,暑氣降了些,乍暖還寒(初春)和忽冷還熱(入秋)的時節最難保養,這幾天已經可以開始使用秋收能量元素保養了。(夏長能量元素仍然可以繼續用到立秋後十天) ❇【秋收能量元素】為針對秋季的特性設計的配方,其調理重點在於: 🔶滋養夏季的能量消
Thumbnail
入秋養生攻略 在香港潮濕天氣,秋燥都好明顯,呼吸道過敏&皮膚過敏嘅朋友仔 一唔覺意就會咳嗽、感冒&過敏 中醫師表示「從處暑開始到秋天結束,都好適合進補養生,所以大加可以趁秋天時節吃!吃!!吃!!進補養生,為冬天做好準備」 建議現在立即收藏本post秋天養生指南⬇️ #雪梨:性涼味甘澀。具有清
Thumbnail
秋天在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自然界的陽氣由外散轉向內收,也是人體氣血向內收藏的季節,秋天五行屬金,對應的臟腑為肺。秋天是夏冬過渡的時節,天氣由熱轉涼,氣候上有燥、濕、寒等特性。 秋季養生的方法主要是養肺。肺主氣、司呼吸,大致可從飲食、運動、穴道、作息養生著手,從而輕鬆告別秋季種種症狀!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秋分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會在今年的9/22到來。俗語說「秋分瞑日對分」,指的是秋分和白天與晚上等長。在這天過後,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晝短夜長,天氣也漸涼。 隨著節氣漸漸入冬,氣溫下降,不難想見秋分在日常保養最重要的養生之道就是「薄衣禦寒」。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因日夜溫差大
Thumbnail
秋分是秋季的轉折點,白天與黑夜相等,而涼意與乾燥的氣候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身心健康。這篇文章討論了秋分的重要性,提供了適合這個時期的飲食建議,如梨子、蓮子、山藥等,並強調調整作息的重要性。透過適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我們能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與迎接冬天的到來。
Thumbnail
白露是秋季的標誌,隨著天氣變涼,適宜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成為調理身心的關鍵。此時,選擇「白色食物」如白木耳、山藥、蓮藕等可潤肺補養,搭配飲水和運動,能夠有效對抗秋燥。保持規律作息與心情放鬆,讓我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中,享受健康與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