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是大學部的行事曆上的第五週,也是教育部通知各大學恢復實體上課的第一週,但有個特殊規定,容納限制是每2.25平方公尺一人,然後學生固定座位,堂堂必須點名,上課全都戴口罩。
原則上我是不清楚每間教室的空間是多少平方公尺,照道理,學校應該知道。我在台中市西山大學這一班是50人,我試著按照梅花座的編排,竟然有好幾個學生無法上課,這時候,我到底要如何決定哪些學生應該離開呢?畢竟,早已過了加退選的期間,這一班竟然從20人一路膨脹到50人一班,足足變成2.5倍。
最後,我決定依學號排序入座。這時候我想到一件事,固定座位事件有意義的防疫措施嗎?前一堂課到底是誰坐過?後來,我只想到一個道理,如果全部的課程在教室裡大家都是案固定座位入座,萬一,我是說萬一,某個學生染疫了,馬上就可以透過座位表進行疫調。
但外面的餐廳、電影院位置都是隨機,在教室裡按固定座位,究竟有何意義嗎?
上課的時候我公布座位表,請學生開始大風吹,而不是玩「魷魚遊戲」123木頭人。這一整班戴口罩的學生一陣騷動之後,竟然沒有人抱怨?這大概是疫情下,我見過的第一個奇觀了!
這一學期開課,會不會大家就一路戴口罩,萬一,就這樣一路畢業,到時候,誰能認識誰?某個高中的畢業同學錄,竟然是全校戴口罩拍照,幾年後,彼此相認,可能還得戴個口罩才能彼此相認。
點名時,幾個熟悉的外系學生的名字出現,我打趣的說,這般是企管系開的課,怎麼竟然超過一半不是該班的學生?超過分三之一還是外系學生。這一排幾個女生一起呼口號,我們太想念老師了,我只能瞇著眼睛回答......少來這一套,哈哈!只不過,這幾個外系女生一連來了十個,這難道是「老鼠會」組織嗎?
我第一次和學生隔著口罩打情罵俏,打錯了,這叫做口語溝通。
這疫情下,生活產生了重大變化,移動的方式,不外乎是辦公室-學校-家-賣場的移動,連好友聚餐吃飯喝咖啡聊是非都省了。前幾個月教學活動全都是遠距教學,面對筆電自己自導自演、自言自語,連瞎話與笑話都講不出來。忙完之後,趁下線趕緊擦一擦螢幕上口沫橫飛的殘跡。那時候想,如果再一路遠距教學下去,大概很多老師會先被搞垮。第一個垮的是大學兼任老師,因為不同學校有不同的遠距教學方案與指定軟體。結果,不是老師先垮,是網路先掛,而且還天天掛,學校網管人員實在太堅強,光是應付這群數位能力實在有限的大學老師,能不瘋掉,算是體質強硬之人!
點完名,有點意外,到課率既然都超過九成,不輸線上教學的比率,正常時候到課有七成都算高了,難不成,學生都變得比較用功了?這是第二個奇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