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你還會想出國工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你身邊有朋友在國外工作嗎? 還是你自己也嚮往去國外工作呢?


圖片來源: Unsplash.com

圖片來源: Unsplash.com

2020年之前,許多的媒體跟研究機構都紛紛預測了台灣人才外流的狀況會日益嚴重。尤其根據2015年牛津經濟研究所的全球人才流動預測,2021 年台灣將會是全球人才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但預測畢竟是根據統計數字模型,而現實生活充斥了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誰曉得2020年會來一場全球的疫情,暫時緩解了這個流出的現象。

疫情停擺的兩年,全世界彷彿進入凍結,停止了所有一切。仔細想想,你還記得在那兩年,除了口罩、隔離、疫苗、居家上班這些以外,還剩下什麼? 似乎好像也不多。但我身邊本來在國外的人,反而疫情的時候回來的不少。在這之前,他們大多都是去了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地方工作如中國、香港等地工作,但受不了的疫情封鎖,寧願辭去工作也要回到家鄉,因此這兩年似乎人才外流的議題也就慢慢又淡了下來。

但隨著疫情退去,慢慢的,本來因為疫情回來的朋友們似乎也按耐不住,最近又陸陸續續聽到誰誰誰又離開了,誰誰誰去了哪裡這些消息,連我自己也因為台灣的機會日益緊縮,去談新工作的時候,因為曾經有過不同市場案例的研究經驗,被詢問有無意願前往他們在香港或新加坡的分支單位。

平心而論,對於是否應該要出國工作這件事我個人是不太有什麼支持或反對意見的,畢竟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考量的因素可能也無法一概而論。但我自己在考慮的時候主要有以下因素,重要性也依我自己覺得的重要性排序。

  • 家庭 : 不管你成家與否,是否出國工作這件事情會影響你的親子/夫妻/父母關係,是否有能夠維繫的方式? 以我所在的金融行業為例,最多朋友所在的地點就是香港,因為兩地的距離較近,飛行時間大約一小時多左右,在考量薪資等差異後,很多人就乾脆把台港飛機當成公車或高鐵在坐了,每每到了周五就準時下班,因為有了快速通關,算準最小花費時間,加上飛行時間,大約晚上九點多就可在台北的家裡一起跟家人朋友一起享受周末,然後一路待到禮拜一一早第一班飛機回香港,辛苦,但為了平衡家庭關係跟薪資收入,還是只能堅持下去。但這種情況也只限於台港兩地的工作以及距離,疫情之後,許多本來在香港的金融機會移去了新加坡,飛行時間從1小時多變成了4小時,每周來回幾乎已變成不可能,因此許多人也只好把老婆小孩帶去新加坡,這除了要做好家庭會議的討論外,生活成本也大幅的上升。
  • 人際關係 : 其實離開一個市場影響不光只是離開工作崗位這麼簡單,更多的是脫離本來的人際關係,這裡面包含了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和私人的朋友圈。人脈關係的存在除了是人類存在於社會的重要元素外,支持這自己的生活情感,甚至職涯發展都是非常大的必須,比方說,過去你是個業務,離開了國內就是放棄了自己本身熟悉的人脈網路,也許迎向的是更大的市場,但是對於就有關係的經營可能就會相對少了,而這都會是在未來衡量去留風險時候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過了40歲之後,大概率上的工作機會都是透過人脈關係上得來的。
  • 待遇: 以我個人而言,我其實是把待遇這項因素並未擺在最前面。原因很簡單,出國的待遇肯定是要高過於在國內的,否則出國的意義何在? 但盲目地相比待遇收入其實並無意義,因為隱性的考量有時難以比較。舉例而言,新的工作地點的生活成本可能遠高於在台灣的生活成本,因此賺得多花的也多,而且以近年的情勢發展來看,除非是特殊的產業,否則要拿到高過當地市場非常多的薪資待遇都是不容易的事,因此我覺得在考慮是否出國的時候,待遇反而不會是決定性的因素,而是個輔助上的因素,因為你應該而且本來就必須拿到一個相對高的行情。
  • 人生規劃 : 坦白而言,離開自己的家鄉去了新地方工作,日子久了,總是會需要開始考慮是否要繼續留下或離開的問題,落下的地方可能就是昔日異鄉便今日家鄉了。你是否能接受未來能在這個地方長久的待下去呢? 如果不是,也許在整體計畫後你還是決定應該前往,但最好設定一個時間點後能夠急流勇退,否則日子久了,要離開與否又變成一次難以抉擇的事了。

說實在的,考慮的再多,這個問題都是難以一刀劃盡。有的人什麼都沒考慮,一股腦就是想要往國外走,結果在國外摔得遍體鱗傷,回頭來覺得懊悔自己未能做足功課。有的人左顧右盼,擔心害怕的事情結果到了當地都並未發生,這樣的事情常有所聞。有時候還是覺得自己身為台灣人挺幸福的,因為也就是台灣是個相對溫暖舒適的環境,才能讓我們有想要留下來的考慮,否則如果在自己家鄉連生存都是問題了,就算是偷渡黑工都要冒險前去,就好比新聞上時常看到的拉丁美洲人民前仆後進的前去美國一樣。總體而言,如果是35歲以前的朋友,如果有機會,我都會非常鼓勵前去"先進試場"體驗一下不同國家的工作,學習一下經驗。畢竟相對年輕的時候,若發現不適合自己,回國仍有許多的空間,且這時候父母年紀也普遍還算年輕,牽掛不會這麼的大。至於超過這個年齡段的朋友,若是思考過上面的因素後,出國工作有助於解決現在你的問題,那就不仿嘗試看看吧,若不然,保守一點,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不用擔心別人嘲笑你,畢竟只有你知道自己的未來方向,至於其他人說什麼的,重要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爾 WillC 資本市場打工仔的沙龍
13會員
12內容數
2024/01/29
台股一月初經歷大驚奇上沖下洗,歷史上賣超前三跟買超前二都在一周以內發生,接下來是會要崩了嗎?
Thumbnail
2024/01/29
台股一月初經歷大驚奇上沖下洗,歷史上賣超前三跟買超前二都在一周以內發生,接下來是會要崩了嗎?
Thumbnail
2023/11/13
白領工作,是最危險的工作
Thumbnail
2023/11/13
白領工作,是最危險的工作
Thumbnail
2023/11/01
2023年全球金融城市排名台北在哪裡你知道嗎
Thumbnail
2023/11/01
2023年全球金融城市排名台北在哪裡你知道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在海外工作的好處,包括擴大心態視野、體驗不同文化及提高人生可能性。不論是個人成長還是職涯發展,海外工作經驗能夠提升跨文化溝通、適應力及領導力,並讓你在新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如果你考慮海外工作,這裡提供了一些實用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在海外工作的好處,包括擴大心態視野、體驗不同文化及提高人生可能性。不論是個人成長還是職涯發展,海外工作經驗能夠提升跨文化溝通、適應力及領導力,並讓你在新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如果你考慮海外工作,這裡提供了一些實用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關於打工度假的分享滿坑滿谷(特別是澳洲打工度假),但打工度假結束後的人生又是怎麼樣呢? 有人想盡辦法留下來,有人如願留下來,有人放棄離去;有人繼續往下一個國家出發;也許多數人回台灣。然而,回台灣之後呢? 2020年初回來台灣後,即使一開始想再啟程到別的地方探索,碰上武漢肺炎肆虐了兩年,後來遇
Thumbnail
關於打工度假的分享滿坑滿谷(特別是澳洲打工度假),但打工度假結束後的人生又是怎麼樣呢? 有人想盡辦法留下來,有人如願留下來,有人放棄離去;有人繼續往下一個國家出發;也許多數人回台灣。然而,回台灣之後呢? 2020年初回來台灣後,即使一開始想再啟程到別的地方探索,碰上武漢肺炎肆虐了兩年,後來遇
Thumbnail
你身邊有朋友在國外工作嗎? 還是你自己也嚮往去國外工作呢?
Thumbnail
你身邊有朋友在國外工作嗎? 還是你自己也嚮往去國外工作呢?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決定要回臺灣的時候,內心是充滿著希望。 生活總是這個樣子,在移動的過程中才感覺到自己,究竟為什麼老是無法在同一個地方好好待著呢?當他們問我最近都在做什麼時,我也想問問他們,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待在國外的時候,有時很忙碌,有時很悠哉,但我無論做什麼都不上心,一想到自己已經二十五歲卻沒有一份職業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決定要回臺灣的時候,內心是充滿著希望。 生活總是這個樣子,在移動的過程中才感覺到自己,究竟為什麼老是無法在同一個地方好好待著呢?當他們問我最近都在做什麼時,我也想問問他們,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待在國外的時候,有時很忙碌,有時很悠哉,但我無論做什麼都不上心,一想到自己已經二十五歲卻沒有一份職業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話說,雖然我去過美國、北海道、馬來西亞,但完全都是跟著家人出去的啊!也就是說我獨自出國的經歷是0!很棒,除了自己膽子很小之外,還有就是我身邊非常多嘴巴很厲害的朋友!這幾年我身邊的朋友都被我問遍,但差不多都以下這幾種答案……
Thumbnail
話說,雖然我去過美國、北海道、馬來西亞,但完全都是跟著家人出去的啊!也就是說我獨自出國的經歷是0!很棒,除了自己膽子很小之外,還有就是我身邊非常多嘴巴很厲害的朋友!這幾年我身邊的朋友都被我問遍,但差不多都以下這幾種答案……
Thumbnail
當你生命中已經出現需要跨出舒適圈的訊號時,彷彿又再次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對於被動獲取外派指令的你,也許只需要答Yes or No就可以。但我想更多人可能面臨的是想出走,卻不確定該往哪裡走。我們該著眼的方向遠至全球局勢、產業分佈與前景,近至個人未來展望和薪資,加上主觀和客觀條件都是你該考量的範圍。
Thumbnail
當你生命中已經出現需要跨出舒適圈的訊號時,彷彿又再次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對於被動獲取外派指令的你,也許只需要答Yes or No就可以。但我想更多人可能面臨的是想出走,卻不確定該往哪裡走。我們該著眼的方向遠至全球局勢、產業分佈與前景,近至個人未來展望和薪資,加上主觀和客觀條件都是你該考量的範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